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漫画真谛栏目, 为纪念弘一大师诞生一百一十五周年,我们选取弘一大师题诗,丰子恺作的八幅画,连载漫画《三个和尚新传》暂停一期。  相似文献   

2.
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是一部图文并茂、诗趣盎然的佳作,为佛教界、艺术界所珍爱。丰先生发大悲心,以艺术作方便,用生花之笔,作《护生画集》,深入浅出,妇孺皆晓,不仅对初接佛缘者以启蒙之钥,也给未信佛者以护惜物命的启示。其用心之苦,寓意之深,实为近世佛门之创举。一九二九年弘一法师五十寿诞时,作为法师归依弟子的丰子恺乃作护生画五十幅为晋寿礼,以报师恩。弘一法师见而喜之,并亲为题词,师生合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越十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5,(3)
位于浙江桐乡石门镇的“缘缘堂”,是漫画家丰子恺的故居,去年六月开始重建,目前已基本竣工。赵朴初是丰子恺的挚友,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即作贺诗一首,并挥毫写成条幅。诗云: 恺翁作画有殊征,笔下常存恻隐心。世界缘缘无有尽,三生松月庆堂成。赵朴初在题款中写道:“余曾向一呤同志(丰子恺先生之女)假得子恺先生所作《青松明月长如此》图,留观三年甫寄归;而喜得缘缘堂重建落成之讯,因拈一偈为  相似文献   

4.
为了宣扬护生劝善,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近年精心翻印了《护生画集》,流布人间,实在是一项有益众生的善举。《护生画集》始作于1928年,是丰子恺为老师弘一和尚(李叔同)50寿时,以漫画形式所绘制护生画50幅,弘一60岁时,依前例续绘护生画60幅。二集合订一册,共画110幅。每幅都配有弘一的墨书题画诗,意景深邃,图文并茂,堪称双绝。第二本画集问世后,弘一与子恺约,护生画当续绘;70岁绘70幅,刊第三集,……遗憾的是画未了,弘一竟在1942年(63岁)辞世! 这部漫画的宗旨就是“斥妄戒杀,显正护生”。  相似文献   

5.
正1927年,丰子恺请恩师弘一大师为自己第一本《护生画集》题字,画册收录了50幅作品,是献给弘一大师50寿辰的贺礼。弘一大师告诫丰子恺说,将来编二集时,拟多用优美柔和之作,及合于护生正面之意者。至残酷之作,依此次之删遗者,酌选三四幅已足,无须再多画也。弘一大师的殷诚之见,充分体现了他对众生的人文关怀,表达了他和谐世界的终极追求,也成为丰子恺一生绘画的创作理想。弘一大师60大寿时,丰子恺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2,(10)
最近在青岛湛山寺佛经流通处购得《护生画集》。《画集》始作于一九二八年,是丰子恺为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五十寿时以漫画形式绘制的五十幅护生画。弘一法师六十岁时,依前例续绘护生画六十幅。二集合订一册,共画一百一十幅。每幅都配有弘一法师的墨书题画诗,图文并茂,堪称双绝。第二本画集问世后,弘一法师与子恺约,护生画当续绘,七十岁绘七十幅,刊第三集,……遗憾的是画未了,弘一法师竟在一九四二年(六十三岁)辞世!  相似文献   

7.
空脸     
正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中有一个动漫人物,全身黑色,头戴一个白色面具,被称为"无脸男"。此经典形象由此成为一种象征,不特指某一人,也无好坏之分,泛指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总是空虚寂寞,阴郁地行走于人间。在中国,同样是漫画画人,从丰子恺开始,画一个空脸。20  相似文献   

8.
我喜欢丰子恺的漫画,尤其那一帧《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看画面上新月在天,而露台空寂,竹帘高卷,一缕“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伤感,自然而然地就在心中漂浮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丰子恺是以其漫画闻名于世的。他的漫画虽离今天的时代很远了,却依然常读常新。丰子恺本名丰润,字子恺。在家族同辈中,他是唯一的男孩。他从小喜欢绘画,尤爱临摹《芥子园画谱》,以至于成年后,进入创作期的丰子恺笔下总散发着平实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加之  相似文献   

10.
大师轶事     
正在松江人眼中,程十发先生之所以是大师,不仅在画上,更在画外。很多年前,我有位朋友以不菲之价买了十发先生的一幅画,如获至宝。但经识家看后,认为是假画,是有人仿十发先生之作。朋友大惊。趁十发先生回松江小憩之际,托关系带此画登门拜访,要十发先生亲辨真伪。把画缓缓展开后,十发先生笑眯眯端详。许久,才自言自语: 画得好,画得好!见那位朋友有些激动,十发先生轻轻叹气说: 可惜,还是露了马脚。朋友满脸沮丧,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5,(6)
在纪念丰子恺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浙江省于九月十七日在杭州隆重举行了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广洽法师捐赠丰子恺所绘《护生画集》原稿仪式。浙江省博物馆负责人代表省博物馆接受捐赠,并向广洽法师赠送了感谢信和礼品。广洽法师和丰子恺先生早年同是弘一法师的弟子。自二十年代起,为祝贺弘一法师五十寿辰,丰子恺作了《护生画集》单页五十幅。此后弘一法师每十年整寿,丰子恺就  相似文献   

12.
东方月 《天风》2012,(6):67
东方月漫画家、自由作家、节目策划人、时尚节目主持人、教会义工。她被誉为“中国的美女丰子恺”,出版多部散文漫画,曾与赵忠祥一起主持《家园》栏目,现居杭州,旅行并撰写旅行专栏。  相似文献   

13.
今年第4期《佛教文化》以三幅令人之作为引子.号召大家来评说“深山藏古寺”之画。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绘画也不例外,说得头头是道,恐怕拿起笔来就不知从何下手。但我们要坦率地说.这三幅画都不是成功之作。主题不鲜明、突出、意境模糊。看来这三幅画均没有创造出心灵中典型的东西.这种典型的东西在美术家来说就是意境。第一幅画意在藏.而体现深山不足,就藏而论也不足.尽管画讲究似与不似之间、但不能离开“寺”。同时又犯了作画十二忌中之“布置拍密.远近不分,山无气派”的三忌。第二幅画构图更糟,成了十字架,白云不…  相似文献   

14.
北京虽是首都,但还多少带有朴实的老传统,男人们在衣着上不大讲究。80岁的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就更随便了,左笑鸿用8个字为他画影图形:“咳嗽为记,破鞋商标。” 方成先生的家在京城金台路,三室一厅的房子像个大仓库,除了该“下岗”的家具、床铺,最占地方的全是书。那张拥挤的书案兼画案,大量的漫画佳作和探讨幽默理论的文字篇章,就是从那里走上画册、报端的。方成的漫画,一看就想乐,想想又觉得韵味隽永,寓意深长。是无声的相声,有形的杂文;是用画笔写的评论,也是幽默的银针;是艺术的新闻报道,又是含笑的社会批评。方成说:“漫画是幽默的艺术,又是一个社会舆论载体。读者欣赏它的艺术,又关心其中与大众痛痒相关的评  相似文献   

15.
苏渊雷先生曾谓杨廷福(士由)先生“为学多方,精进未已,偃蹇明时,困勉有加”。读先生所著《玄奘年谱》,寸知此言诚哉!杨先生于玄奘研究有年,曾著《玄奘论集》早有流传。今再读其《年谱》,诚如先生自谓,而恍惚可见谱主“乘危远迈,杖策孤征”之舍身求法精神,陈援庵(垣)先生曾引朱子“旧学商量增邃密”句相勉,亦见先生于学问于佛法精研求是的态度。《玄奘年谱》虽为年谱,却有着比年谱更为重要的意义,正如先生在凡例中略述撰述意旨时所说:“年谱之作,并不是孤立地按年代顺序表录式的记录谱主的生平”,而“最好能从以事系年月中,显示谱主理论活动  相似文献   

16.
“宰予昼寝”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NB648也;于予与何诛?’”中“昼寝”一语,古来注家多解为“白天睡觉”,但这样就发生一个问题,即如此小事,孔子的批评不就太过严厉了吗?所以,汉代王充《论衡·问孔篇》反孔,举此事指孔子“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此外,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繁体的“昼”与“画”形近而讹,“昼”当作“画”。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唐代韩愈、李翱的《论语笔解》。唐代李匡义作《资暇录》也说:“寝,梁武帝读为‘寝室’之‘寝’,‘昼’作胡挂反,且云当是‘画’字,言其画寝…  相似文献   

17.
当代诗书画大家王学仲先生说:“习艺一如持佛”,道出了艺术真谛。我想卢望明先生是深悟其道的艺术家,故其认定,画事正如修行,道由心悟,感应灵光处,方能画出自家面目。故其佛道同修,禅艺互参,于不二法得三味之境。  相似文献   

18.
自本刊90年1期刊登了邢运中的《我讲授〈形式逻辑〉的二难》一文后,陆续收到大量来稿,试图回答“二难”问题。有的是对答文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限于篇幅,本刊不能一一刊登.仅就其中部分观点作—介绍,与大家共同探讨。河北的张景岳认为:“二难”非难。他以邢文中第一个换质法的推理“正方形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正方形是非等边三角形”为例,说明问题所在,一是语法结构。即结论中“非等边三角形”是句子的合成谓语,而不是以“非等边”作定语以“三角形”作  相似文献   

19.
护生即护心     
介子平 《法音》2006,(10):27-28
1927年,弘一法师便开始与丰子恺商议编绘《护生画集》的计划。1929年2月,在法师五十岁生日时,《护生画集》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集子收画五十幅,适与大师的寿数相合。之后,每隔十年,丰子恺先生便要推出一集画册的续编,画幅也随之递增十幅,最后出版第六集时,弘一法师冥寿百岁。丰先生创作这些画幅时,可谓用尽了心思。他在画集子的第三册时,拟绘七十幅,但画至第六十九幅后,一时因想不出画材而辍笔有日。一天,广洽法师给他写信,说一次乘车途中,车内有一乘客带有捆绑得紧紧的五只鸡,据说这几只鸡是待宰的。有趣的是,这些鸡见到广洽后即哀鸣不止,…  相似文献   

20.
赵男 《中国宗教》2020,(4):66-67
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的绘画作品众多,尤以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最大,因此被誉为"中国漫画之父"。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是最为世人所知的漫画作品,这部佛教漫画集共6集450幅,凝聚了他大半生的心血,在佛教界、文化界、美术界广泛流传,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