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们海峡两岸的信徒,云集在您的真身舍利座前,向您礼拜,向您赞颂。您融合了我们两岸信徒的心,在您的慈威庇佑之下,我们感受到您的光明,照耀着我们;我们体验到您的慈悲,护持着我们。慈悲伟大的佛陀!我们要诚恳的告诉您:人际间的浩劫,祈盼您来拯救;世界上的和平,祈盼您来维护。我们人间的苦难:刀兵凶杀、天灾人祸;人类心灵的险恶:贪愚痴、欺瞒诈骗。祈求您给我们力量———让我们能够净化世道人心,让我们能够改善社会风气。慈悲伟大的佛陀!摩揭陀国和越癨国的纠纷,不就是靠您化干戈为玉帛吗?您的祖国迦毗…  相似文献   

2.
正曹操以唯才是举、知人善任著称于世。他胸怀宏大的政治抱负,在为官用人上,气量很大,是一个后人无法绕过的标签。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出兵讨伐曹操,后来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人陈琳奉命起草檄文,将曹操骂了个狗血喷头。后来,曹操抓住了陈琳,问他为什么起草檄文骂他?陈琳不卑不亢:"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3.
马老师: 您好!看了杂志上您的心理咨询文章,我迫切地向您求救了。马老师,我快要崩溃了,您救救我! 我是一个初三女孩,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班上的女同学都有了“月经”,而我至今还没有。不知是什么原因?是生理的影响,还是别的……在这里,我向您吐露我藏在心中七八年的秘密,这个秘密多年缠绕着我,让我睡不安、吃不香。那是七、  相似文献   

4.
不提旧日恩     
正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打到河南睢州。清初理学名臣汤斌时年只有十五岁,他的母亲赵氏在战乱中身亡,他不得不暂时到外地躲避战乱。不幸的是,他们半路遇到劫匪,被抢光了盘缠,只好向路过的人家求助。主人是个善良之人,听了他们的情况便答应让他们留宿一晚。第二天,汤斌向主人告辞,带着仆人离开。仆人捧着临行前主人送的食物,愁眉苦  相似文献   

5.
正夫概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弟弟,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春秋后期,楚国作为一个大国,迫害忠良,欺凌小国,致使伍子胥等人才流失,树敌颇多,吴王阖闾、蔡昭候与唐成公达成协议,共同攻楚。公元506年,楚国围攻吴国的归附国蔡国,蔡国在危急中向吴国求救,吴国以"兴师救蔡"为名,由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任命夫概为先锋,率3万水陆之师,准备攻打楚国。  相似文献   

6.
正当年,孙策临死前对其弟孙权有一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很快到了赤壁之战之际,面对曹操大兵压境,张昭直言相谏:"曹操其势正大,恐难抵挡,一旦硬战,恐怕凶多吉少,不如先送人质给他,以息战火,来日再战!"对于张昭的投降主张,周瑜却坚决反对,痛斥为"迂儒之论",并在分析了曹操用兵的四大忌之后,十分坚定地对孙权说:"江东拒险,交通便利,兵精粮多,能割据,不必向曹操低头。送人质反而会陷入被动,受到曹操的钳制。将军擒操,正在今日!"一时间,张  相似文献   

7.
喜讯     
他来到了纳匝肋,自己曾受教养的地方;按他的习惯,就在安息日那天进了会堂,并站起来要诵读。有人把依撒意亚先知书递给他;他遂展开书卷,找到了一处;上边写说:“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他把书卷卷起来,交给传役,就坐下了。会堂内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他。他便开始对他们说:“你们刚才听过的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路416-21)喜讯  相似文献   

8.
活力秘笈     
意大利青年罗尼问他的爷爷格拉:"您90岁高龄了,为什么还乐观向上、活力四射呢?我虽然很年轻,但却感到了身心疲惫。爷爷您有活力秘笈吗?我能像您一样充满乐观与活力吗?"罗尼问这句话,是有缘由的。要知道他的爷爷格拉是意大利赫赫有名的剧作家,已经编写了100多部剧本。早在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便向他颁发了终身  相似文献   

9.
美国职业演说家马克·桑布恩在丹佛的华盛顿公园附近一个小区买了一套房子,搬入几天后,有人敲开了他的房门。来人微笑着向他介绍自己:“我的名字叫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同时也希望对您有所了解,比如你所从事的行业。”马克·桑布恩感到很惊  相似文献   

10.
一生的祝福     
<正>看到世代之间以感恩相传承,真是最美的画面……最近,我常被在半夜起身工作的先生惊醒。一天,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时,我便忍不住向先生抱怨:"最近你都会在半夜起床,吵得我都睡不好!"没想到刚说完,小女儿加加就接着说:"妈妈,您应该要高兴啊!因为这表示您的身边还有人陪伴,如果有人陪在我们身边,会很有安全感啊!"听了加加的话,大家都笑了起来。相同事情不同眼光  相似文献   

11.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我是个高中生,读理科。现在,我有问题向您求救。我在平时练习、考试中常常很粗心,因此,在大考中常常总分丢掉五六十分。这分数太可怕了,也太可惜了。我归纳了粗心的几种形式:一是审题不  相似文献   

12.
爱的划分     
有一位单身汉过腻了独身生活,决定娶一个老婆。于是来到婚姻介绍所,想选择一位如意伴侣。介绍所位于市中心。一位穿戴雅致的女士在门口迎接了他,并深深鞠了一躬,说:“请您到隔壁房间去,那里有许多门,每扇门上都写着您所需要的对象的资料,供您选择。亲爱的先生,您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谢过了姑娘,单身汉向隔壁房间走去。房间里有两个门,第一个门上写着“终生的伴侣”,另一个写的是“至死不变心”。他忌讳那个“死”字,便迈进了第一个门。接着,又看见两个门,右侧写的是“淡黄的头发”,左侧写的是“乌黑的头发”。…  相似文献   

13.
职业演说家马克·桑布恩在佛的华盛顿公园附近一个小区买一套房子,迁入几天后,有人敲开他的房门。来人微笑着向他介绍己:“我的名字叫弗雷德,是这里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迎,同时也希望对您有所了解,比您所从事的行业。”马克·桑布恩感到很惊讶,他了一辈子的邮件,还是第一次碰邮差做这样的自我介绍,但这确使他心中一暖。他很配合地告诉差:“我是个职业演说家,这算不真正的工作。”“那么,您肯定要经常出差旅了?”邮差问道,脸上始终浮着真的微笑。“是的,的确如此。我一年总有160天到200天出门在外。”演说如实回答。邮差点点头,继续…  相似文献   

14.
水的姿态     
水是柔软的,水是剔透的,水是缠绵的。柔软的水一旦变得泠冽,便会有棱有角,坚硬成冰;剔透的水一旦对环境有所反应,便会行为异样,姿态混浊;缠绵的水一旦勃发狂怒,便会汹涌澎湃,卷泥带沙,酿造灾难。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把曹操塑造成阴险多疑、手段毒辣、诡计多端的卑鄙小人,但并没掩蔽了他是一位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才气过人的枭雄形象。古往今来,英雄大多冷血已是不争的事实,曹操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就是这个为排除异已不惜杀死亲人的所谓的英雄,却为一个女人平生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也是最后一次流下了眼泪。这个女人是谁?她凭什么会让曹操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6.
正拒绝是一门艺术,不要随便地拒绝,不要无情地拒绝,不要傲慢地拒绝;要能委婉地拒绝,要有笑容地拒绝,要有代替地拒绝,要有出路地拒绝。有一个意志消沉的年轻人,去向一位禅师请教从痛苦中解脱的方法。禅师说,你自己去悟一下,便会明白了。一天以后,禅师问他是否有所悟,他摇头,禅师便举起戒尺打了他一下。第二天,禅师又问,年轻人仍然不知,禅师又用戒尺打了他一下。第三天,他再次向禅师表示没有收获,当禅师举起戒尺打过  相似文献   

17.
在穷人的集会前,你应表示和气;在长老前,你应谦抑你的心灵;在官长 前,你应低首下心。你要高兴倾耳垂听穷人,并归还你的债务,又要和颜悦色地向他答礼。应从压迫着的手中,拯救被压迫的人;在宣判时,不应畏缩。对待 孤儿应如慈父;扶助他们的母亲,应如丈夫。如此,你才算是至高者听命的儿 子,他必要比你的母亲更爱你。(德4:7-11)如何对待各级人士  相似文献   

18.
曹操与道教     
曹操与道教,有政治军事的关系,有养生的关系,也有文学的关系。探究曹操与道教的政治军事关系,可以更清楚地揭示东汉末及三国的政治史页中一个较晦暗的篇章。而对于曹操与道教养生术的寻踪,也可展现我国古代养生术发展到三国时的水平,有助于对道教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至于说曹操的文学创作受道教意象之刺激,更可循此而发见道教与我国古代文学的瓜葛;这正是从前治文学史者所忽略之处。一言以蔽之,从曹操与道教关系之个案的研究切入,可追寻汉末魏初道教与政治军事、科技、文学之一般风貌。  相似文献   

19.
笑话三则     
中国太奇妙了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将永远属于你们”。成语妙用宋君平时常喜欢用成语,一天,他去祝贺用友结婚,新娘向他致酒,宋君见新娘俏丽异常,便赞美说;“你今天真是‘面目全非’”。接着新郎向敬酒,他举杯道:“让我们‘同归于尽’吧!”。连带关系老赵来第一天,王先生就“耳提面命”教训他一番;凡事须听命于我,我要你做的就做,没叫你做的就别动,好,现在开饭。”…  相似文献   

20.
徐勇 《管子学刊》2001,(3):53-57
田单是战国后期齐国最优秀的军事家,他坚守孤城和成功复齐在军事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复齐之后,田单力图改革,政绩不俗。攻打聊城和攻打狄人是他指挥的两次重要战役,在鲁仲连的帮助下,这两次行动都获得胜利。但是田单等人的努力毕竟不能彻底扭转齐国的危局,以齐襄王为首的统治集团贪图享乐,不愿改革,迫使田单不得不挂冠而去,离齐赴赵。田单在赵国受到了重用,而田单离开后的齐国则乏善可陈、继续衰败下去。田单复齐后的曲折经历至少可以从十个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