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显示出很多进步,她却开始担心来访者不需要咨询了。当来访者开始好转时,就不需要咨询师了吗?被督:“在写逐字稿时,我发现我在咨询中曾主动转换了话题,因为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督导:“你能反思到自己对话题的转换,很好。我也注意到这里了:前面一直聚焦在工作的话题上,但你在这里用一个提问,突然转去讨论她和妈妈的关系。我想问一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重视直觉体悟式的思维。什么是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我们举一个例子:《庄子·秋水》篇记载,有一次庄子与惠施游玩于安徽凤阳县北的濠水边。庄子说:“惠施,你看鱼游的多么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呀。”惠施反问说:你不是鱼,你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能知道你;同样的道理,你不是鱼,你也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对此的回答是;“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时,你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发…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咨询近4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对咨询进行到40次会有一些不安和无措。咨询进入新阶段,咨询师没有用了?被督:“我们的咨询明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马上就40次了。我很迷茫:该怎么继续工作?前10次咨询我跟随她、回应她;后来她开始讲原生家庭,她有很多情绪,我们在情绪层面工作;目前这个阶段,我和她有些默契,彼此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但不知道这个阶段的意义,不清楚咨询是变好还是变坏了,也不知道我是否在工作?”  相似文献   

4.
《HealingConversation》作者南丝·格尔马丁,针对如何弥补人际沟通的鸿沟、适时适度表达关心,提供了“康复对话”的10项原则。所谓“康复对话”,是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对谈,让求援者获得适度纾解,进而自然地达到“治疗的效果”。当你不确定“说什么”和“如何说”的时候,本书可以提供许多实用的参考。聆听聆听不是保持沉默,而是仔细听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的涵义。聆听也不是指说话或发问;通常我们会急于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询问对方问题,以为这样就是聆听该有的姿态。然而,所谓康复对话的聆听,应该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室友是奇葩】小美坐在咨询室里,皱着眉头对我说:"老师,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你有没有遇到过奇葩的人?""当然,不过,听起来这事情让你觉得有些困扰,可以讲讲吗?"小美看着我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其实,我就是遇到奇葩室友了,但是我这么一说,你会不会觉得我也是个奇葩?怎么会这么在意这些小事情?""就像鞋子里的沙子,每天都见,你说是小事,但的确让人难以忍受唉。"我笑着对小美说,"也许你可以说说,看看我们怎么能更好的应对。"  相似文献   

6.
不妨结伴     
有个人在沙漠行走,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这时他遇见了另一个人,于是他问对方:“先生,我迷了路,你可以告诉我怎样走出这片沙漠吗?”“对不起。”这个陌生人对他说,“我也不知道怎样走出去。但也许我们可以结伴同行。一起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7.
看轻你自己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我怕得要死,”那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丢丑,我就心神不宁。”“呵呵,你不用害怕,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言论。”马克·吐温的话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对于年轻人来说,由于一直渴望充分展示才情,当机会突然降临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一下…  相似文献   

8.
人的感觉是一种“神秘”的东西,有时候它会牵着你的鼻子走,有时候它会被你领着走;有时候它与你又陌不相识。所以你可能疑惑,可能矛盾,可能有不同的感觉:自己是一个“女巫”,未卜先知;自己是上帝的仆人,由“缘分”主宰;自己是一个小人物,不知何去何从。这就是飘渺、神秘的第六感。究竟第六感觉在自己的身上是否“灵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9.
真爱无输赢     
多年以前,女友在给我做新娘的前夜,曾和我做了一次这样的爱情赌注。她在一张纸上分别写下了五个不同的字,然后交给我让我熟记。待我把几个字彻底地消化吸收于大脑后,女友一脸狡黠地对我说:“我们的爱情赌注,就是在各自的手心里写上字,然后摊开手;如果宇是相同的,就证明你我有缘,今生今世我会死死地跟着你。”“如果不同呢?”在赌注没有开始之前,我急切地想知道赌输的结果。女友满脸严肃,几乎是用不情愿的口气向我解释:“字不同心不同,我们就达不成默契,那只有……你就自己掂量着办吧。”女友在说最后一句话时支支吾吾,显得…  相似文献   

10.
之一:说出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老板赏识那些有头脑和主见的职员。如果经常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了,地位也不会很高。有头脑有主见的人,不管在公司的职位如何,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之二:不把同事当“对方辩友”,有话好好说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级别,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与别人说话。虽然有时候,大家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有意见可以保留,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如果一味好辩逞强,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之三:不…  相似文献   

11.
她心里很烦     
星期天我和丈夫、女儿到照相馆拍照片,服务员对我们上乘的服务,我很感动。第二天,她打电话让我去看样片,我如约到了上花轿影楼。选好了样片,她叹叹地说很羡慕我,我一惊:“不会吧。”我们没有过多的交流。她说是看到我女儿非常懂事乖巧的样子,让我感觉我对女儿的培养很成功。我很开心,别人夸自己的女儿好就是对妈妈的赞扬吗。 “大姐,你看起来很幸福。”她望着我的眼神有点犹豫。  相似文献   

12.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次感恩父母主题的心理课上,我和同学们分享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突然有位同学说:“他们才不爱我呢!”我循声望去,看到他严肃略带愠气的脸庞,我知道他不是故意捣乱。于是,我说:“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他有点拘谨地说:“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也很好,我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可是根本不顾及我的感受,尤其是我爸,每说一次话,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位母亲对她的女儿说的前半句话:“你可以不美丽。”后半句是什么呢? 那是我坐公共汽车去博物馆的路上,我旁边坐着母女两人,听说话知道那位女孩在读高中,她对妈妈抱怨自己长得不漂亮,身体不够修长,皮肤不够白暂。  相似文献   

15.
今晨让我们听主耶稣对我们每个人说:“我必帮助你。”“帮助你”,在我——你的神,实在是一件小事。你想想我已经为你所作的,还会不帮助你吗?我曾用自己的血把你买了来。为什么会不帮助你呢?我曾为你死,我曾为你完成了更大的事,还不为你作这小事,帮助你吗?  相似文献   

16.
电影的结局一位美国朋友商请萧伯纳和太太携手同行,让他为他们拍摄一组生活照。萧伯纳答应了,挽着太太一道漫步走,让那朋友开机摄影。当他们俩口走近镜头的时候,萧翁突然抱着太太亲吻起来。萧太太感觉丈夫的举动太奇怪,诧异地问:“这是什么意思?”萧翁微笑道:“你可知道,每部电影都用这一手作结局啊!” 双倍的学费有一个年轻人去向苏格拉底请教演讲术。他为了表白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话。苏格拉底要他缴纳双倍的学费。那个年轻人惊诧地问:“为什么要我缴双倍的学费呢?”苏格拉底说:“因为我得教你两门功课:一门是怎样学会闭…  相似文献   

17.
逼你成功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往前冲。”“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我看了,我看了,”他说,“里头全是我公司职员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为了他们,我想不干都不成,我是被逼得往前冲。”“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  相似文献   

18.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是我家花的名字,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是从单位同事那弄来种养的。我和同事聊天时,说自己不会养花,很好的花,让我一养就给养死了。她说你养“落地生根”吧,它极易活也好养。于是,她给我从落地生根的叶上取下一些带小细根的小叶朵(因是由四片小叶组成的一个像花一样的骨朵,故我叫它小叶朵),告诉我说:这就是它的花种,你回去撒在花盆里,不用管它,自己就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向别人提问和被别人提问是我们常常碰到的事。如果有人要你在人和东西之间选择一个答案,你将不可避免地被他愚弄。如果你回答“我不是人”,自己打了自己一记耳光;如果你回答“我不是东西”,自己给自己找来难堪;如果你回答“我是东西”,那么对方将会反洁“请问你是什么东西呢?”你还没来得及作任何回答,却早已招致一阵哄笑;如果你回答“我是人”,对方又会微笑地对你说:“唤,我明白了,原来你不是东西”,其结果让你哭笑不得。由此可见,只要你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上述的问题,毫无疑问,你必将陷入窘迫的境地和尴尬的场面。问…  相似文献   

20.
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闹钟“滴答滴答”走动声。听到这个声音,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又站在生命中一个新的渡口上了。记得席慕容写过这样一首诗:“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衣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