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答:兔肉是可以吃的。根据:艾奈斯·伊本·馬立克說:“我們在麦尔·宰海兰的时候,激起了一只兔子,大家就急起直追,他們跑乏了,我終于抓住了它,我把它拿列艾卜·太勒哈面前,他宰了它,他使人把两个腰部或者说两只后腿送給先知,他接受了这份礼物。”(布哈里圣訓实录) 这章圣訓可以証明,兔子是可以吃的,这是全体学者的主张,圣门弟子中只有阿卜杜拉·伊本·歐默尔,再传弟子中只有仪克里麦,教律学家中只有穆罕默德·伊本·艾此·萊以拉等三人认为兔子是可嫌的(麦克鲁海)。  相似文献   

2.
1945年,一位21岁的匈牙利青年,身上只带了5美元到美国闯天下,20年后,他成为百万富翁。他最擅长的就是“点金术”,一个人人都认为无可救药的企业,到他手里,不出几年必定会转亏为盈。 他曾经非常自豪地说:“我没有做过一笔赔钱的交易,也没有一次失败的经营。”他,就是鲍罗·道密  相似文献   

3.
浅显的道理     
乔治·居维叶是法国博物学家,是比较解剖学的奠基人,在古生物学方面颇有造诣。一天夜里,乔治·居维叶工作室的门被两只大犄角顶开了,一个“怪兽”冲了进来。一身猛兽的皮毛,巨齿獠牙,看上去十分可怕。冲进屋后,他张开血盆大口,用极其恐怖的声音大喊:“我要吃掉你!”乔治·居维叶正伏案工作,听到喊声,他抬起头扫了一眼来者。一看到“怪兽”的四只蹄子,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哪里冒出来的大怪兽?你是吃不掉我的———自然法则告诉我,一切带蹄子的动物都是吃草的。”化装成怪兽的学生一看恶作剧被识破,只得解开兽皮,摘下面具,望着自己的“蹄…  相似文献   

4.
强迫自己     
美国著名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成名前曾经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从小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名真正有实力的专业作家。一天,他接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他一生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曾经借过15块钱给他。 “亚历克斯,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那15块钱?” “我下次卖出稿子的时候。” “我有个好主意,”他说,“我们这里需要一个公关职员,年薪6000美元。如果你愿意,可以立即来上班。” 6000美元!在60年代,那是很高的薪水了。这预示着亚历克斯可以找间好的公寓,买辆旧车,把债还清……就在他满脑想着钱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一天,电话里传来了陌生而熟悉声音:“老师,我是你的学生×××,今天和你通话,是想告诉你我考研落榜了。”很快想起了这位学生,自信、进取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马上问为什么,原来这位学生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录取分数线,但是在面试后被淘汰,连排队的资格都没有。对他无疑是一个打击,我知道他对这次的考试很有把握,投入也很多。他说我很沮丧,老师你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聊聊。我说可以。安慰他后,请他分析一下原因,通过他的自述,我和他有了共同的结  相似文献   

6.
周航 《思维与智慧》2001,(2):26-26,31
您或许不知道美国的沃尔特·迪斯尼是何许人,但您肯定知道他创造的动物卡通形象——风靡全球的米老鼠,米老鼠足迹所至之处,所受到的欢迎让许多明星望尘莫及。米老鼠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沃尔特·迪斯尼先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只说了一句话:“它是冥思苦想的产物。”年轻的沃尔特·迪斯尼是一位画家,除了梦想,他一无所有。为了梦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起初他到一家报社应征。但主编看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而不予录用。这使他感到万分失望和颓丧。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份工作,替教堂作…  相似文献   

7.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 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冒,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您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  相似文献   

8.
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义利问题多有论述且影响深远。孔子说 :“礼以行义 ,义以生利 ,利以平民 ,政之大节也。” (《左传·成公二年》)因此 ,孔子主张见到利的时候 ,首先要想一想是否合乎义 ,要做到“见利思义” ,如果符合义 ,那就可以获取 ,“义然后取” (《论语·宪问》)。如果不合义 ,即使能使人富贵的大利 ,也不应要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当然 ,人不能不要利 ,但手段要合于义。他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相似文献   

9.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人的病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冒,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您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待您呢?’加果要显得对国王无限景仰,无比忠诚,你还可以说:“是的,仁德的国工,您想的正是找…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内华达州沙漠的中央,有个叫麦尔宾·达玛的年轻人正在公路上驾驶着他新买的法拉利汽车兜风。这时候,他看到公路边上有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可能是长途的跋涉使得这位老人显得疲惫不堪。因此他走起路来非常地艰难。麦尔宾·达玛将车停在了路边,走到老人身边问道:“先生,您要到哪里去呀,我想我可以载您一程。”老人说:“我要到拉斯维加斯去,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看着老人一身破旧的打扮,把他当成了流浪汉,于是在老人下车的时候,给了他二十五美分让他坐公交车。老人很有礼貌地接过麦尔宾·达玛递过来的二十五美分的…  相似文献   

11.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总书记艾·恩佐率领代表团一行四人,5月20日抵泉州市参观访问。艾·恩佐总书记于21日下午,在市有关领导人陈肇胜陪同下,参观了清净寺,福建省伊协主任黄秋润热情接待并同贵宾进行了友好交谈。艾·恩佐总书记说:“南非有不少穆斯林参加反对南非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斗争。我作为南非人民的代表,第一个到清净寺参观访问,感到非常荣幸。”他说:“图图主教前些时候到中国访问,我想,南非伊斯兰教的领导人也应该来中国访问,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黄秋润表示,我国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始终认为,人“无德不贵”,换言之,人之所以可贵则在于“德”。有德,不仅能使“天下亲之”,而且又可以“化育万物”.他说:圣人之为人所仰慕就因为他“有天德、有地德、有人德”(《礼记·四代》),能够“以德服人”.所以他提出,政治家要“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以下引语,凡出此书者只注篇名),教育家要“道(导)之以德”,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树德”(《韩非子·外储》).这又是因为人对人所称道的不是“力”而是“德”,所谓“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所以说,道德教育不论在学校或在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末,如何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呢?在这方面,孔子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撮其要者有二:(一)道德意志的训练。对于这种品质的培  相似文献   

13.
高尔夫球“击落”战斗机的故事发生在1988年。当时在贝宁共和国首都波多若夫的空军机场对面有一个高尔夫球场。一天,高尔夫球场临时工马蒂厄·博尹正在球场上练习打高尔夫球。几乎与此同时,对面机场的跑道上,空军机械师龙宁·艾拉德伊驾驶一架战斗机拔地而起。马蒂厄·博尹“啪”地一棒把高尔夫球击向天空,谁知这只高尔夫球竟击中了一只飞行中的麻雀。这只被击中的麻雀落下来时正好撞在了刚刚起飞的战斗机的挡风玻璃上。龙宁·艾拉德伊看到这突然飞来的“天外来客”大吃一惊。慌乱之中,他将这只被高尔夫球击落的死麻雀当成了“炮弹”或…  相似文献   

14.
原谅别人     
乔治·罗拉在维也纳当了多年律师,但在二战期间,他逃到瑞典,无所事事,很需要找份工作。他精通好几国语言,希望能够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谋一份秘书工作。绝大多数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不需要这一类人才,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唯有一家公司在给乔治·罗拉的回信中写道:“你对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你既错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甚至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误。”当乔治·罗拉看到这封信时,气得简直要发疯。于是乔治·罗拉也写了一封信,目的是想使那个人大发脾气。但接…  相似文献   

15.
美国阿肯色大学哲学系教授托马斯·S·弗农在《语言哲学入门》一书中,提出了可接受性真理论(acceptability theory of truth)。弗农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或许可以说是为了澄清由于对真理意义和标准的不加区分的混用,而造成的对真理的误解。尽管弗农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匡正关于真理的说话方式(manner of speaking),但他的可接受性真理论并没有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对传统真理论的批评更显得缺乏根据。他的可接受性真理论,从总体上说,是“不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6.
按是篇大旨务在裒多益寡,均剂盈虚,所谓“夺余满,补不足,以通政事,以赡民常”是也。《说文》“侈”与“奢”互训(人部378页);《尔雅·释言》:“侈、多也”。“靡”,有“靡散”之义。《易·中孚》:“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注:“靡、散也,分散而共之。”《礼记·少仪》:“国家靡敝。”《正义》亦有“靡散”一训。《荀子·富国》篇:“有倚契伺诈权谋倾覆颠倒以靡散之。”侈靡者,有饶多之财必使散于众之谓。《管子·霸言》  相似文献   

17.
古人相信桃能驱鬼避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为装饰。先秦时期已有在门前设立桃人的习俗。《战国策·齐策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又见《史记·孟尝君列传》、《说苑·正谏》):说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想到秦国去游说,数千人前来劝阻,希望他不要前往,因为会有生命危险,但孟尝君执意要去。能言善辩的苏秦也来劝阻。孟尝君说:“人间的事我全都知道了,不用你说。我不了解的只是鬼神方面的事了。”苏秦说:“我来自然不会谈人间的事,我就是来跟您谈鬼神之事的。我来的时候经过淄河,看见一个土偶跟一个桃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逻辑著作总结了许多有关“说”(推理论证)的方法,这里介绍其中的“譬”(类比推理)、“侔”(附性法直接推理)、“援”(援例直接证明)、“推”(归谬式间接反驳)和“诺”(讲授科学时的问答法)五种。一、譬《墨子·小取》说:“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即列举那个事物而说明这个事物。这是给“譬”式推理下的一个功用定义。“譬”式推理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的推理方法。《说苑·善说》  相似文献   

19.
<正> 对于《周易》的“易”字,各家解说不一:《易纬·乾凿度》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系辞传》说:“易者象也”;“生生之谓易”,韩注:“阴阳转易,以成化生”;《礼记·祭义》以为“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疏》谓“立此阴阳以作易”;《说文》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所以,《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这些解说,都说出了“易”含阴阳转变化生的哲理。至于分歧之处,一是说“易”是“不易也”,即变易之道和贞正的原则是始终不变的。另一是秘书说:“日月为易”。  相似文献   

20.
美国职业演说家马克·桑布恩在丹佛的华盛顿公园附近一个小区买了一套房子,搬入几天后,有人敲开了他的房门。来人微笑着向他介绍自己:“我的名字叫弗雷德,是这里的邮差。我顺道来看看,向您表示欢迎,同时也希望对您有所了解,比如你所从事的行业。”马克·桑布恩感到很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