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祷告     
王勇 《天风》2002,(3):26-26
我曾听一位牧师这样说: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你就一定常常祷告,如果你要做一个基督徒,你就应当祷告。这话说得很实在,祷告是神给我们信徒的权柄,离开了祷告,我们将一事无成。一个祷告的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大布道家司布真每天祷告两个小时,他讲道大有能力;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每天祷告3个小时,神与他同在,就连德国皇帝查理五世也惊讶他的刚毅。但是许多信徒却将祷告当作一种重担、负担,所以在祷告时只了了数语以贿赂他们自己的良心,求得是否祷告让内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小小祷告本     
武清泉 《天风》1995,(12):40-40
小小祷告本已伴我走过几个寒暑。翻开它,神的眷颐、安慰和赏赐,一幕幕浮现住眼前,清晰可见,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亦更增加了我不断祷告的信心。 记得还是几年前,—位老牧人问我:“神答应你的祷告吗?”我竟一时茫然……我倒也常常地祷告,至于神听了没有,怎样结果。却好像从来没有留意过。他听了摇摇头,说:“主的应许是祈求的就得着’,是你自己对祷告这件事太不认真了吧?  相似文献   

3.
微小 《天风》1996,(6):7-7
“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来10:5—7)这段经文,是基督关于他道成肉身的一个祷告;这个祷告,说出了基督到世上来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成全神的旨意。基督到世上来有一个目标,我们生活在世上,也都应该确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一旦我们有了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4.
1999年10月28日,马利亚从埃及开罗打一个长途电话到昆明家,并哭着说:“妈妈,明天就正式比赛了,我很想家也很着急。”因为这是马利亚11年来第一次离开妈妈出远门。她妈妈立即就发电报:“马利亚,无论在哪里,碰到什么都要祷告,因神无所不在,主耶稣与你同在,爸妈恳切为你祷告。”我们教会的弟兄姊妹也为她代  相似文献   

5.
不记得是哪一位传道人在讲道时提到这样一件事。有兄弟两人吵架,彼此不肯饶恕。牧师得知后,到他们家劝勉兄弟俩要和睦,于是三人一同跪下祷告。老大祷告说:“主啊,今天我不应与兄弟吵架,这都是我的错,求你饶恕我。”牧师对老二说:“现在你应该祷告认错。”不料,老二却回答:“牧师,刚才我哥祷告说,今天吵架都是他的错,那我还有什么错?我不必祷告  相似文献   

6.
陈霖锦 《天风》2002,(6):44-44
我每次向神祷告时,总想从神那里得到什么,哪怕这次祷告神能实现我一个小小的愿望,也就心满意足了。当蓦然回首时,才发觉我之所以想祷告,是因为老是想着从主那里得到什么,以至有时祷告变成一种交易。当主满足了我的需要时,主才能听到我感恩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发自内心深处的祷告 “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太6:6) 祷告不等于祈求。然而,在许多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只要一开口,就免不了要祈求。换句话说,我们生活中所作的大多是祈求,并非耶稣所要求的祷靠。 那么,什么是祷告呢?祷告实际上是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神,体会神的心意。同时,也是神在感受我们,体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微小得像一滴水珠,而神  相似文献   

8.
求雨与带伞 一位女信徒见天已经两个多月没下雨了,就学着以利亚先知的祷告,跪在那里向神求雨:“神啊!我求你今天中午降下大雨……我信你能。” 祷告完了,临近中午,她起身要外出办事。走到门口,她的女儿喊着:“妈,你出门忘带东西了。”  相似文献   

9.
丰盛的人生     
杨志璜 《天风》2004,(12):i002-i002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日,上帝来到了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这时,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看到了上帝,便趋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向你祈祷,今天你终于来了。我一直向你祷告,祈求风调雨顺,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可为何我无论怎么祈祷,  相似文献   

10.
盛规吾 《天风》1994,(1):40-42
你若信靠救主,认罪悔改,我恭喜你,你成了神的儿女,现在让我们一起走上灵命成长的道路吧! 生命从第一天出生就要透气,滋养生命活力的第一需要也是呼吸,即生命的新陈代谢。灵命的呼吸就是祷告。呼吸也是交通,祷告是我们与父神讲话,读经是神与我们讲话,互相对话、认识,孩子就渐渐懂事,不断长进。讲到祷告,圣经上有关祷告的真理。  相似文献   

11.
史爱军 《天风》2017,(2):12-13
禁食祈祷不是向神绝食抗争从而获益,也不是标榜自己属灵的范式近期热播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当世界上你所珍惜的一切正在饱受摧残,你该怎么做?”我想基督徒能够条件反射地想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答案就是两个字——祷告。在圣经所涉及的诸多种类与方法的祷告中,我要谈谈对于禁食祈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渊声 《天风》2015,(3):36
<正>问:我是一名刚从神学院出来的传道,教会最近安排我带领信徒祷告会。但由于我缺乏经验,时常觉得自己把祷告会带得死气沉沉,参加的人越来越少。为此,我也受到一些长者的批评。事实上神学院里没有学过类似的教牧实践课程,我急切希望有人指教我,如何带领信徒祷告会?何赐聪同工答:赐聪同工,你好!你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在各地教会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少教会祷告会开始时礼拜人数不少,但随后却人数骤减,死板沉闷、千篇一律、不易投入。经过一天工作劳碌,  相似文献   

13.
祷告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做,有的教友一天要做几次。但祷告的效果不尽相同,有时刚祷告就得到了天主的应许,心中的疑虑和惊恐顿时就烟消云散了;有时祷告许多次,甚至几周的时间都在为一个难题而祷告,但一点回音也没有。有时我们就困惑了,为什么同样做功课,成绩却往往不同?甚至比别人多做了几十遍功课,而效果竟往往不如只做一次的?近期经历的一件小事启发了我:我居住的这个小区,在美化城区环境中栽植了花草,小区的形象马上亮丽许多,我很兴奋,就祷告,愿天主时时以甘霖养育这美丽的花坛,保护我们  相似文献   

14.
农夫的故事     
一个贫穷的农夫绝望地向上帝祷告:“我的生活为什么如此艰难?我为什么每天辛苦地劳作还是养活不了自己和家人?万能的上帝啊,请你把我变成一个富人吧。让我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吧。让我的妻子和孩子吃饱穿暖吧.”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20,(3)
正千万别把"许愿"当儿戏,因为你的誓言是在上帝面前立的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奇怪的题目呢?这还要从我上次出国旅行的经历说起:那是一次跟团游,团友大多是基督徒。那天游览到一座著名的教堂,大家四散开来自由活动,三三两两或参观、或合影、或祈祷……这时,教堂圣台旁一位姊妹的行动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她点燃一支蜡烛祷告一下,然后再点一支再祷告一下……就这样一口气点了好几支蜡烛。我上前善意地提醒她:"点这些蜡烛是需要付钱的!"  相似文献   

16.
黄广尧 《天风》1995,(3):6-7
顺服神的旨意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8—9) 我们明白了神的旨意,就要顺从神的旨意,不要偏行己路。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旨意成全。”对于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相似文献   

17.
当我谦卑下来,主就把恩赐给了我。噢,骄傲人的所得是何等的少!谦卑人的祝福却何其丰盛!从此,我明白了这句话的奥妙。你若能真正做到,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主耶稣就得到了当得的荣耀;而你祈求就必得着,天父将把福气,天天往你怀里倒!噢,若你说:“我祈求也没有得  相似文献   

18.
除垢     
从乡下调到县上工作,一时找不到住房,住在一个朋友家里。他的房子很小,也是个单身汉,两个人挤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但几天后,朋友就把做饭、洗碗、扫地等家务事全推给我,而且一副颐指气使的口气:“嘿,肥碗洗了,地板那么脏,也不扫一扫,邋里邋遢的!” “为什么该我扫?你自己咋不扫?” “当然该你做嘛!你想唐僧取经时,先是孙悟空挑行李,猪八戒来后,孙悟空就不用管了,这多明显的道理!”朋友半认真地说。 我心里很不舒服,气鼓鼓地回答:“别狂,我人在矮檐下,就是不低头,我又不是来当佣人的!”我只是忍着没说“你以前下…  相似文献   

19.
雪峰 《天风》2013,(5):63-63
某年高考前的一天,我在教会里接待了一位专程前来找我的老姊妹。她对我说:"请为我的孙子祷告,他要参加高考,祈求上帝帮助他考上好的大学。"我问:"平时成绩怎么样?"她答道:"很差,靠着他自己,根本没有考上的可能,所以才要求主帮助,因为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姊妹的话语中,流露着真情,也充满了信心,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盼望没有实力的孩子考上大学,在感情上是没有问题的,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可是,因此祈求上帝施行"神迹",在信仰上是存在问题的。于是,我委婉地对她说:"我可以为你的孙子祷告,但只能求主帮助他正常发挥,而不能要求上帝必须使他考上好的大学。"姊妹不太情愿地点了点头,我们一起做了祷告。结束后,我送她走,她再次叮咛我,他们全家都非常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就这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丁施恩 《天风》2009,(9):8-9
经文:出8:-10: 基督徒需要明确祷告的对象,就是上帝.让我们一起思考祷告的几个"度": 一、祷告的角度 <出埃及记>10章16至17节记载:法老急忙召了摩西、亚伦来,说:"我得罪耶和华你们的神,又得罪了你们.现在求你,只这一次,饶恕我的罪,求耶和华你们的神,使我脱离这一次的死亡."请注意,法老请求摩西赦免他的罪,他求的对象错了,祷告的角度偏了,因为我们乃是向上帝祷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