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复用兵,历来为兵家之大忌。《孙子兵法》强调:“战胜不复”。就是说,切不可在同一地点运用同一战法来对付同一敌人,尤其是以奇制胜的伏击战,更不宜在同一地点重复设伏。而善于冲破心理定势的军事家,却能通过逆向思维,寻找到以奇制胜的战法。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  相似文献   

2.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是反方向的,不同于人们的常规思维进程的。大致说来,它有如下一些特点:①背逆性:与常规的看法、习惯定势相反,体现出对已有理论、规律或已被确认的事实的背逆,换个方向看问题,倒着来。②新颖性:因为它改变了思维方向,把思维引向一个新领域,自然会碰上许多与常规不同的新问题,提出一些与常规事实或观点相反的假设和看法,这就极大调动了思维者的思维能力,拓宽了思维空间,必然景色一新。③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这里的逻辑性措的是人们的习惯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倒着来,自然是反习惯的,反逻辑的,但它又…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批判了“熟知当真知”的习惯思维定势,这种定势表现在临床诊断中,为第一印象所迷惑,以强掩弱,以偏盖全,只触及事物外表,不能触及事物本质,求全责备只有克服了这些方面,才能把“真知”成了“熟知”。  相似文献   

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能自觉突破常规思维的樊篱,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反弹琵琶”,往往也能“曲径通的”,甚至可收顺向思维难以达到的奇特效果.从经营实践看,市场竞争中的逆向思维有三种主要类型。一、目标逆向型目标逆向型思维是指经营者在选择经营目标时有意识地逆“热”而求“冷”,在人们不屑一项或意想不到的行业和产品上一试身手的思维方法。40年代,日本尼西奇公司董事长多川博在确定经营方向时,就运用了目标逆向思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很快,当时很多公司都以人们急需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作为开发对象,许多经营…  相似文献   

5.
有人戏称:创造学将把人们引入一个“三无世界”,即:无中生有;无奇不有;无所不能。这些观念对于“定势思维或思维定势”是一种挑战。正由于此.百花才能争艳,视野才能开阔,创造思维才能穿廊八厅,登上财代的舞台.一展她的风采。一日:无中生有。例士。教学上的“黑洞”。我们随意取一个数.如9288759,经过扫描得到其中有偶数3个,奇教4个,总数为人这347中,再找出偶数1个,奇效2个.总数为3。依d巴共推。仍为123,4已即为一个数学上的黑洞。人们可以以任何一个数学上的数列.无论这个数列如何巨大,最后一次重复程序得到的仍是”12…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常常因为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如一个高中毕业生一心想升大学,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有个人前途”。但是,考试结果却名落孙山,因而心灰意冷,消极悲观,认为一生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殊不知,没有上大学而前途光明甚至辉煌的人,多得很。这位高中毕业生“只有上大学才有前途”的思想形成了思维定势,而没有想到或认识到“不上大学同样是有前途的”。这说明,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对一个人作出正确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思维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项活动时的一种预备心理状态,它影响着后续思维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它的形成一般受有意注  相似文献   

7.
超脱羁绊     
《空战在朝鲜》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掌故:东北老航校毕业生组成的志愿军空军第四师10团28大队召开誓师大会,队长李汉对着队员喊:“有决心没有?”“有!”队员的回答气势如排山倒海。李汉接着吼道:“有孬种没有?”“有!”声音洪亮整齐,礼堂内轰地爆发出笑声。其实,这完全是思维定势在作祟!一旦你“着”了思维定势的“道儿”,任你是多么有学问的人也要栽跟头。若谓不信,请看: 即便智慧如苏东坡也难脱思维定势的羁绊,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苏东坡一“叹郦元之简”,一“笑李渤之陋”,进而提出关于石钟山得名的新说,但并…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而只要提及创造思维,无不批判定势思维在创造思维形成过程中的阻碍作用,而忽略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对加强双基的教学有一定的危害性。究其原因,是对定势思维的内涵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9.
一提及“空虚残败”的意境,世人就容易将其与“悲凉凄惨”划等号。这就如同“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样,已成为人的思维定势。在经历了时间的洗涤后,成为一种深深根植于人心的固定意境。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势有权威定势、从众定势、经验定势、唯书本定势、情感定势。思维定势制约我们创新思想的发展,要更好实践临床工作,必须客观评价各种思维定势,主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本文分别对各种思维定势在临床工作中的体现、优劣进行表述,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有权威定势、从众定势、经验定势、唯书本定势、情感定势.思维定势制约我们创新思想的发展,要更好实践临床工作,必须客观评价各种思维定势,主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本文分别对各种思维定势在临床工作中的体现、优劣进行表述,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大多数学者在对孔子的认识与评价上,存在着一个“共时性”的逻辑思维定势:将孔子原生儒家与后世儒家相混同,“诠释暴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四川省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就是当时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我们今天拂去历史的尘埃,小心翼翼地从“符号化的孔子”中剥离出“历史的孔子”,不仅具有“求真”层面的学术意义,也具有“求实”层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习惯、反传统、反常规的思维方式,它与一般的、传统的或群体的思维方式相区别而独具特色。逆向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道家文化中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论为出发点。这种思想,就是逆向思维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一、发散思维 广阔的军事领域为指挥员思维的发散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和机遇。 发散思维以“流畅性”的特点使指挥员的思维活动灵敏迅速。拿破仑曾说过:“一个司令官每日自问几回,如果敌军在我前方或后方、右方出现,我该如何处置?”就是告诫人们要时时锻炼思维的流畅性,以应付连续不断的意外情况。 发散思维以变通性的特点使指挥员的思维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从而打破武器上“功能固着”和战术上的“固定模式”。隆美尔把高射炮变成英军坦克的“克星”,以色列人用飞机机翼割断埃军通讯线路,伍德沃德让反潜飞机在空战中出尽风头,都是他们的发散思维在起作用。 发散思维以“独特性”特点使指挥员能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认识事物,产生独树一帜的见解。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杜黑的“制空权”理论,毛泽东同志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都是通过突破陈旧的思想约束,让思维发散到一个崭新的境地,产生独特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有些问题非常棘手,百思不得其解。如何从思维的“死胡同”里,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闯出一条新的思维方法,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顺利解决呢?一、暂时放下暂时放下并不是放弃,而是另辟便径,暂时绕过问题的障碍,在思维的潜意识内继续酝酿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俗话说:“碰鼻子转弯”。为了防止钻“牛角尖”,对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转弯并不妨碍大局。士、有考试经验的人都知道,做试题时应先易后难,防止钻“牛角尖”,以保持大脑精力的旺盛。把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16.
定势初探     
一个有趣的,小小的心理学实验,竟能紧扣大学生们的心弦,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和我一起在做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当我们共同做完陆钦斯的定势实验之后,许多同学发现自己在解决前五个问题时很顺利,并自然地得出了“B-A-2C”的定势公式,而后三个题若仍按这个公式来做,不仅速度慢,而且问题也更复杂化了。大家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我们真是太笨了,为什么放在自己面前的捷径不走,而偏偏要绕道前行呢?!”啊!原来是思维定势对我们在思考后面问题时产生了消极的阻碍作用,而影响  相似文献   

17.
齐侯盘     
时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考》) 出土:“以光绪十八年(壬辰),出土于河北易县”《山东》 收藏:“盛伯羲器”(《奇觚》)“齐侯新出四器,鼎盘匜盂,皆为簠斋晚岁所得,故各目不之及,余亦于编定簠斋吉金录后,始获全形拓轴”(《周存》)。现在收藏于美国首都美术馆。 著录:  相似文献   

18.
“法有定论,兵无常形一”在纷繁复杂的战场上,若能灵活、恰当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上苍生,出现个别非同寻常的奇人,原本也并不出人意料。但“奇”也要“奇”得有道理,不能“奇”得与真理相悖。 最近。北方某晚报刊载了一则名为《大连一女子三年不食人间烟火每天仅喝一杯冷水》的新闻,实属“奇”而无理的类型。新闻中提及的大连女子只喝不会给人带来任何能量的水,就“精神”地活了三年多,而且连身上的疾病都“不治而愈”了。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生物永动机”了! 为此,我们特地请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刘思纯教授,剥开“不食人间烟火者”的神秘外衣。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或创造性思维,象智力一样,是人类一种高度综合的能力。由于它广泛存在于人类全部活动之中,至今尚没有一个能概括出真正实质、特点、公认而满意的定义。许多研究者是用“倒转法”即从古今众多创造性的业绩成果(又多偏重于科学及艺术成果)中概括出特性、因素、和方法,以对创造力或创造性思维加深认识理解,并指导培养工作。本文式图直接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原型进行分析、认识,进一步摸索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