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捉兔子的狼     
正狼山坐落于阴阴的大山深处,那里生活着数不尽的群狼。一天,狼王命令手下的黑狼和棕狼去捉兔子。黑狼选择离狼山不远的地方去捉兔子。棕狼选择离狼山很远地方去捉兔子。很快,黑狼和棕狼捉完兔子都回来了。可是,黑狼仅捉了一只,棕狼却捉了一群。狼王问黑狼:"你为什么仅捉了一只?"黑狼说:"我在狼山附近捉兔子,这里的兔子都很机警。"狼王又问棕狼:"你为什么可以捉到一群?"棕狼说:"我在离狼山很远的地方捉兔子,  相似文献   

2.
野猫的裁决     
从前,有一只鹧鸪,在一处山林的草丛里安了一个窝,它的窝不但能遮风挡雨,而且还舒适透气,是一个很不错的栖居之地。有一天,鹧鸪离开它的窝,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觅食。这一去就是好些日子。其间,一只兔子来到这里,发现了鹧鸪的窝,就住了进去。可是,过了几天,鹧鸪回来了,对兔子的行为十分生气。  相似文献   

3.
比的艺术     
正孔雀和兔子是好朋友。孔雀很奇怪,为什么兔子一天到晚闷闷不乐?兔子也很纳闷,为什么孔雀整天都乐滋滋的?有一次,它们聊天时向对方道出了心中的疑问。"唉,"兔子说,"老虎和狼比我跑得快,就连狐狸也总能跑在我前面。人们还拿我取  相似文献   

4.
正三只无辜的山羊被凶恶的豺狼追杀,它们一路狂奔逃命,逃到饲养场的牛棚,厚道善良的公牛大哥收留了它们,安排它们与绵羊同吃同住。说起豺狼的凶恶,山羊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绵羊却不以为然。绵羊不解地质问山羊,你们说的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了呢?你看看,你看看,  相似文献   

5.
成功秘诀     
正一群山羊组织爬山比赛。面对高耸入云的山峰,群羊跃跃欲试,信心满满。爬到三分之一时,一只山羊跪在地上气喘吁吁地说:"听说,至今也没有一只山羊能爬到这座山的山顶呢!我看还是算了……"说完,这只山羊掉头往山下走去,和它一样想法的山羊也跟着往山下走去。  相似文献   

6.
正智利大草原上有一种角山羊,它们性格温顺,也被叫作"傻羊"。而这个名字的得来,是因为它们平时经常犯低级的错误,让人哭笑不得。角山羊的低级错误主要有几种表现:一是不吃向阳一面的草,就算那里的草再茂盛,它们都不会跑到山的向阳一面吃草。二是只要刮风下雨,它们便几个堆在一起,头深深地埋在另一只的身  相似文献   

7.
分配     
有一回,狮子、狼和狐狸一块儿打猎。它们打到了牛、羊和兔子。狮子叫狼分配捕获物。狼说:  相似文献   

8.
猎狗与兔子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飞奔着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就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而回。猎人开始骂猎狗:“没用的东西,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上。”猎狗听了很不服气:“我尽力而为了呀。”兔子带伤终于跑回了洞里,它的同伴在庆幸的同时感到很惊讶:“那只猎狗那么凶,你还受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以赴的话,我就没命了。”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给自己找借口…  相似文献   

9.
她是汤普森夫人,第一天上课站在五年级学生面前时,她对孩子们撒了一个谎。像大多数老师一样,她看着学生说,她爱他们每一个人。但是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前排的一名叫特迪的小男孩,老是趴在桌子上。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会说谎。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说谎呢?从说谎被解释为“是一种故意的欺骗行为,是一种蓄意和深思熟虑地对真实情况加以歪曲的企图”来理解,说谎与个体认知发展、自我意识产生、道德概念的掌握有关。在这个意义上孩子大约是从3、4岁开始说谎的。 孩子说了谎话,父母会感到震惊,震惊之余应如何对待孩子说谎呢?  相似文献   

11.
沙光  天米 《天风》2011,(3):47-48
原文学:"谎言"一词的希伯来语原义为"说谎、不真实、虚假",相关译词为"谎诈、虚假、谎、假、谎话、虚谎、谎言的、哄人的",字源于"撒谎、欺骗"一希伯来语单词;而"谎言"希腊语原义为"撒谎、说假话、诈骗",  相似文献   

12.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翻新一下,就可以说明现代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道理:双赢。龟兔赛跑第一次,兔子输了,不服气.要求赛第二次。赛第二次的时候,兔子吸取经验.不睡觉,赢了。乌龟不服气了,咱们赛第三次吧,兔子说.反正我比你快,赛吧.乌龟说,前两次由你指定路线.这次由我来指定路线.兔子说好吧。第三次赛跑开始.兔子跑到前面,却被河挡住了去路.乌龟游过去了,兔子过不去了,所以第三次赛跑是乌龟赢了:于是它们就商量.再赛一次,后来感到,为什么赛个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13.
一天晚上,小刺猬正在悠哉游哉地走过一道桥。桥很窄,仅容两个身位。 这时,小刺猬借着月光,看见前方有一只兔子飞奔而来。  相似文献   

14.
幼儿面子谎行为与面子意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根跃  孙永珍 《心理科学》2003,26(6):1039-1042
本文研究了幼儿的面子谎行为和面子意识。被试为幼儿园大班幼儿60名(平均年龄5.72岁),中班60名(平均年龄4.74岁),小班40名(平均年龄3.75岁),面子谎行为通过幼儿评画行为测得,而面子意识则通过评价说面子谎故事获得。实验结果表明:大班、中班幼儿明显具有面子谎行为,但两年龄组的幼儿面子谎行为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小班幼儿没有面子谎行为;幼儿面子意识基本上不存在。说明幼儿面子谎行为的发展远远先于面子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职场寓言ABC     
A长臂猿与红毛猩猩树林里住着两个长臂猿兄弟,他们整天在树枝间荡来晃去。嬉戏玩乐的日子固然愉快,但对于每天只能找到一点点食物裹腹一事,它们一直耿耿于怀。有一次,长臂猿兄弟闲逛到山脚下的动物园,只见其中一个笼子里关着一只红毛猩猩。在红毛惺惺面前,摆了许许多多的水果和食物,令它们垂涎不已。长臂猿弟弟就对哥哥说:“老哥!我真羡慕那只红毛  相似文献   

16.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相似文献   

17.
6岁儿童面子谎及其熟悉度与权威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 85名大班 6岁儿童为被试 ,其中实验组 45人 ,采用 2× 2设计 (即熟悉度 (熟悉 ,陌生 )×权威性 (老师 ,同伴 ) ) ,以 7点量表评画为任务 ,考察了儿童在当事人是否在场情况下的评分改变问题。研究发现 :(1 ) 6岁儿童在 4位不同身份的人士面前均出现较高的说面子谎率。 (2 ) 6岁儿童在说面子谎上无性别差异。 (3) 6岁儿童在说面子谎上更倾向于给熟悉的人面子 ,而权威性则对儿童的说面子谎行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燕子将窝做在我家房檐下 这已经是第三年了,它们再一次回来了,我说的是那两只仓燕。每年的这一时刻,我都会站在房前,情绪复杂地看着它们。这是四月下旬一个明媚的日子,习惯每年飞去南方的燕子在春天又回到我们的农舍里,它们在我家的房檐下做窝,而我喜欢坐在门前的摇椅里,静静地欣赏着那一时光。  相似文献   

19.
寓言二则     
正猴王植树熊长官到各地考核植树造林实绩。他看了兔子的责任坡,山羊的责任堤,野猪的责任路。大家都栽了许多树,成绩都不小。最后,熊长官来到猴子的责任山。偌大的猴山,上上下下,栽满了树。哇,这成绩可是兔子、山羊和野猪比不上的!熊长官连声夸奖:"好,好,好,猴王领导有方,猴儿们积极能干。"并当场  相似文献   

20.
小品二则     
正鹰与兔只在云端盘旋的苍鹰,突然发现一只硕大的白兔,它收敛翅膀,直接从云端俯冲下来。可是,大白兔不慌不忙地钻进洞窟。苍鹰只好又返回云端。还没等苍鹰飞出多远,大白兔就爬出洞外,朝着苍鹰挑逗。苍鹰又是俯冲、兔子又是钻洞,如此反复了几个时辰。苍鹰越是抓不住兔子,越是觉得兔子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