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鸠     
中国人很喜欢狮子美丽的形态,因此常以狮子的雕塑摆放在大门口的两侧,实际上,“狮子是古东方许多宫殿及伟大建筑物的装饰品”(列上7——10章),直到现在,许多商厦和宾馆都立着两尊狮子,芦沟桥的狮子更闻名天下。圣经上提到的狮子,有百余处之多,几乎都称狮子是勇猛的兽。这可能是当时的狮子正处于繁殖极盛时期,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见到的缘故,经上常常出现“狮子的怒吼”(亚3:8),它“强大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民14:18)等句子。有时则将它设喻为人的勇猛善战的象征,如雅各伯说:“我儿犹大是只幼狮,当你屈身伏卧,有如雄狮,又如母狮,谁敢惊动?”(创…  相似文献   

2.
一提及“吃亏”两字,连邻家6岁小孩儿都会说“吃亏是福”,而在实际生活之中,真的把吃亏看成是福气的人却很少。懂得吃亏是职场道路上必修功课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相似文献   

3.
白理明  刘若民 《天风》2005,(12):38-39
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选自《使徒行传》。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使徒保罗在雅典遇到知识界人士,使徒保罗在向那些最富有怀疑精神的人解释自己的信仰。在雅典,保罗和以彼古罗、斯多亚派,以及城市里其他人辩论(徒17:18)。后来,他们就把他带到亚略巴古,又称“众星之山”的地方,此地是雅典人聆听和评论各种宗教与哲学观点之处。由于这一段经文的缘故,“雅典”已经变成“学术”或“大学”的象征——即哲学与科学知识的中心。雅典和象征信仰的“耶路撒冷”常常是相对立的。雅典和耶路撒冷都是象征。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  相似文献   

4.
孟子在道德上谈“仁”,在政治上谈“仁政”。但何以可能从道德层面的“仁”导出政治层面的“仁政”,却还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至少,对现代人来说,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还很难清晰地看出来。首先,孟子对“仁”的解释有许多种。他曾引用子贡的话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阳下凡引《孟子》只注篇名)这是把“仁”看成一种教学态度。有时,他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以离委下》)这就把“仁”看成是一种“孝”的表现。有时,他又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以公利、丑上》)这就把“仁”看成是连…  相似文献   

5.
快乐,人的思想处于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乐观的人常常热情洋溢、精力充沛,且人缘极佳。人们也常把快乐与健康相联:在二千多年前,所罗门就曾说过:“快乐的心犹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西方也流传着“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的谚语、因此,人们常把祝你快乐作为一种美好的祝愿送给亲朋好友.拥有快乐生活也是每个人内心最真诚的期盼,  相似文献   

6.
被拔高的羊     
正羊村里一只公羊在狼的一次袭击中,利用智慧成功地将狼击退,保全了羊村的羊,因此,它被羊村全体成员公推为英雄。成了英雄的羊,被各地羊村请去做巡回演讲,讲述自己智斗狼群的经历和防狼秘籍。所到之处,英雄羊得到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英雄羊的本领被不断地拔高、神化,简直成了羊群中威猛无比、百战百胜,让狼闻风丧胆的神。有一天,羊村的两只小羊外出吃草的时候,迷失在草原深处,被狼群追,两只小羊发  相似文献   

7.
论需要概念的理性实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确切地说是指人的需要)概念是哲学价值论的中心概念。无论把价值规定为“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或肯定”,还是规定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适应、接近或一致”,都把需要看成是建构价值论的立足点和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弄清需要概念的基本内涵对于正确理解哲学价值论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一)国内学术界尽管对需要问题有过各种研究和讨论,但纵观各种智智仁仁,笔者发现人们似乎更偏好于研究诸如:1.需要的性质(主要是说明需要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或是主客观统一的),进而论证其价值论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2.需要与“…  相似文献   

8.
一般人对移情现象这一事实并不完全否认,但对这个现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具体研究的工作却至今还无人来做。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移情说”与李普斯等人的唯心史观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致于一提到“移情说”几乎就把它看成“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我们这里所提到的“移情”,与过去的移情说根本不同。在我们看来,移情作用是现实人类的社会本质力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并且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中有其深刻的基础,而又反过  相似文献   

9.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象征”,无论就它的概念来说,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第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或说“艺术前的艺术”。他还指出:象征“主要起源于东方,经过许多转变、改革和调和,才达到理想的真正的实现,即古典型艺术”(黑格尔:《美学》第2卷序论·总论·“象征型艺术”。下引该书不再注明)。黑格尔把他的视线投向古代的埃及、波斯和印度,发现这些国家存在的是“不自觉”的象征。当他论及“自觉的象征”时,目光便转回了欧  相似文献   

10.
玄德的澄明     
澄清老子“玄德”的内涵,是把握近“道”之德的关键,也是理解重“德”的中国哲学的关键。如果我们重新审视老子的“道”与“玄”,把“道”看成是有无之间周行的“路径”,把“玄”看成是有与无的统称,那么,玄德的内涵将不再模糊——从根本上说,玄德不是幽隐深远之德,不是“水”德、“生”德、“损”德,而是兼通有无之德。兼通有无的“玄德”,是理解“常德”“孔德”“上德”“广德”“建德”的枢纽,也是理解中国传统伦理学之“德”范畴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把身边的每一位都当作朋友,你就会生活得幸福、快乐。在动物王国里,狮子病了,大家都去探望它,有一天,狼对狮子说:“狮王,以前您健壮的时候,狐狸不离您左右,而如今,它却离您远远的,一点儿也不关心您的健康……”恰恰在这时,狐狸来了,而且它听到了狼对狮子所说的话。狐狸就走过去,亲切地对狮子  相似文献   

12.
如同“历史主义”和“主观主义”等概念一样,在当前哲学用语中,“反理性主义”也是一个含义很不明确的概念。人们常常在许多不同的意义和场合使用它。因此,如果企图言简意赅地阐明它的含义,很快就会遇到重重困难。例如,人们可以说:把一个作者称为反理性主义者,也就是说他否认理性(Reason)的权威。但是,“理性主义”一词本身又该作怎样的理解呢?它的权威性又是在哪些方面才可  相似文献   

13.
人类是万物之灵。数千年来,人类不仅驯服和学会了饲养牛羊,而且当年不可一世的毒蛇,猛兽也成了人类的盘中餐;人类不仅制造出了汽车、火车,如今甚至能乘坐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然而,人们在自身的研究方面,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成就,威胁着人类的诸多疾病至今仍然无法治愈,大到癌症、爱滋病,小到微不足道的斑秃、白癜风等皮肤疾患。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把医生当作驱除病魔的白衣天使,把行医看成一种高尚的职业。然而,目前却有不少庸医、“郎中”在金钱的驱使下,利用疑难杂症患者及其亲属的“病急乱投医”心理,打着“神医”的幌子,常常以“某某病患者的福音”、“某某病的克星”、“祖传秘方”、“有效率99%”等欺骗宣传,引诱欺骗患者及其亲属,大  相似文献   

14.
章国永 《天风》2013,(4):20-22
主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三次查问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之后,把牧养的责任托给彼得,“你喂养我的小羊”(参约21:15),“你牧养我的羊”(参约21:16),“你喂养我的羊”(参约21:17)。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象征”这种表现方法,人们就会想到“鸽子”与“和平”之间的关系。因此有人就认为“鸽子是和平的象征”或者“鸽子象征着和平”这两句话是用了象征方法。还有的人认为《白杨礼赞》这篇文章里在下面一段里有“象征”这个词,于是就断定这篇文章是采用了象征方法。这段话是: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他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阅读教学的任务而言,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最好契机。即达到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为了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且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就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心理的满足,而不是负担。  相似文献   

17.
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1) 复活的主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时,也把牧养群羊的工作托付给以彼得为首的门徒,“你喂养我的小羊……你牧养我的羊……你喂养我的羊。”(约21:15—17)  相似文献   

18.
乐观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这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充满激情的回答:“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相信人们普遍赞同这个并不抽象的观点,很多成功人士也用现身说法的方式透露给人们:是乐观造就了他们,乐观对彼时的他们意味着一切。他们的答  相似文献   

19.
一看待宗教需要一点超然的眼光。“超然”并非没有立场、脱离现实的超然物外,而是摆脱世俗偏见,避免就事论事。“超然”也非不讲政治或空谈政治,而是讲求辩证思维,获得卓越见解。比如恩格斯曾说“在我们时代能给神的唯一效劳,就是把无神论宣布为强制性的信仰象征”。...  相似文献   

20.
理论是什么     
什么是理论?这是一个复杂而牵连颇大的问题。因为人们常常是从理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来理解它的含义的。人们有时拿理论和实践或实用相对立。在这样的构想下,理论往往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根据,或者用来产生实际效果的指导原则。这是理论的一种重要类型。有时人们也拿理论和“事实”相对立,把理论看成是用来统摄事实的东西。在这样的构想下,理论不是具体的事实,而是用来组织或含盖事实的思想或说法。在这个意义底下,事实或许是天生、现成的,但是理论却是人为的,它是人们为了其些特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