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出生在纽约,一家人住在布鲁克林的林登小区,那里是纽约最糟糕的廉租房区,是人们眼中的贫民窟。他的父亲是邮件分拣员,母亲是一家防盗警报公司的接待员,全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作为长子,他7岁开始帮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13岁时,他开始想办法赚钱。那年,纽约举办全美篮球赛,他到现场卖苏打饮料。虽然每杯饮料只能赚75美分,且又累又热,但他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近期关于咀嚼口香糖对负性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咀嚼口香糖的脑机制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咀嚼口香糖对人们的负性情绪调节,注意、记忆、学习等认知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咀嚼口香糖所激活的脑区与负责运动、记忆、注意和情绪等高级功能的脑区有一定的重叠.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运动员咀嚼口香糖行为与竞赛焦虑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自编《咀嚼口香糖与竞赛焦虑问卷CGSCA》与《运动竞赛焦虑测验SCAT》,调查了457名运动员。结果发现,SCAT表明,运动员在竞赛情景下普遍处于应激状态并容易体验到焦虑;CGSCA表明,竞赛咀嚼行为与竞赛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竞赛焦虑高的个体拥有更多的竞赛咀嚼行为,并更多地采用咀嚼口香糖的方式来缓解竞赛焦虑。本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可以缓解运动员的竞赛焦虑。  相似文献   

4.
口香糖咀嚼的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珍珠  黄立  周晓林 《心理科学》2006,29(5):1153-1156
该研究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技术,考察了咀嚼口香糖时大脑的活动。结果发现,与休息相比,口香糖咀嚼显著增加了脑的BOLD(血氧依赖水平)信号;与口香糖咀嚼相关的脑区有初级运动皮层,右侧后顶叶,双侧小脑,以及双侧前额叶的部分区域。ROI(感兴趣区域)分析发现,咀嚼时不同脑区的对血氧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中央前回的血氧依赖水平信号变化量高达46.3%,说明口香糖咀嚼增强了某些脑区的活动,显著提高了这些脑区的血流和供氧水平。  相似文献   

5.
学会分享     
一个少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鲜花店,生意还不错。 可是后来,他的花店旁边又出现一家花店,他很紧张。正在他想办法挤走对方时,这家花店的旁边又新开一家花店,他急得眼睛都红了,邀来几个热血少年,准备干出格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第二张名片     
威廉是硅谷一家著名IT公司的业务经理。2002年年初,他受命去纽约的一家知名企业集团,找那里的董事长谈一笔150万美金的大业务。他在前台被客服小姐拦下了,客服小姐告诉他董事长正忙,无法召见,礼貌地把他领进会客厅。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成功致富者中,沃伦·巴菲特可能是最成功的了。他白手起家,在40多年的时间里,积聚了约15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美国巨富之一。更难得的是,他做到这一点不是靠投机,而是靠稳扎稳打的长期投资;他的理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优秀的个人品质:耐心、自律、睿智和果断。巴菲特一贯认为,当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并不需要超人的智商。巴菲特生于奥马哈市一个保险推销员之家,这使他很早就悟到了挣钱的窍门。五岁时,他就在家门口摆了一个小摊,向路人销售口香糖,后来,他又把小摊摆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卖起了柠檬水。你如果认为幼年的巴菲特是为了挣…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里,杰姆看起来象一个典型的容易成功的人。他不用费什么精力,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的同学们一致推举他为“最有可能成功的人”。读高年级时,许多公司到学校来纳贤,他选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 杰姆进了东海岸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销售部,最初干得不错。然而,不久,他就停滞不前了;于是,转到了一家小一些的公司,在那里他还是停滞不前。厌倦了销售,他开始尝试销售管理。同样的局面又一次出现了:最初受人欢迎,被当作是容易快速成功的人。但不久,他就像一个潮湿的爆竹没了生气。今天,他仍然在为一家公司卖保险,并时常纳闷…  相似文献   

9.
正他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裔家庭,从青少年时代起,创业的冲动就在他脑海里涌动。14岁时,他在一家饮食服务公司做兼职。中学及大学时代,他先后跟人合伙开办过服装生产企业、担任过百货公司经理。1980年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做了管理顾问,然而却受到了老员工的质疑和排挤。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美国一家钢铁公司的经理,30出头的他擅长经营管理。公司下设了一家暖气机工厂,最近经济效益下滑,工人们都怨声载道。他想了解一下原因,把工厂厂长叫到办公室。他还未发问,厂长就开始吐槽:"我们这个工厂的效率实在太低,工人总是磨磨蹭蹭,每个月都无法完成工作任务。"他问:"你作为厂长,想过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吗?"  相似文献   

11.
少年时代的他,因为有着独特明亮的嗓门,被一家音乐学校的校长看中了。这是一家专门招收富家子弟的贵族学校,校长力排众议,破格让出身卑微的他在这里学习,而且免除一切学杂费。作为回报,他每天最早到学校为同学们烧开水,下午打扫完全校的卫生才最后一个离开。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天,在美国佛蒙特溜冰场的座位席上坐着一个年轻人,他静静地坐着,看着在眼前不时闪过的那些溜冰人,此时溜冰场上空的温暖阳光可以让他很享受着这种美好的时光。自从他卖掉了家传的卷烟纸厂后,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他正琢磨着如何借着这笔钱再发一次横财。在溜冰场旁边有一家咖啡店,每次他到溜冰场的时候,都会在这个咖啡店里喝上一杯。这家店的咖啡很合他的口味,最后他把这家小店买了下来,自己卖咖啡。一年后,他成立了一家咖啡  相似文献   

13.
磨难如金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帕瓦洛蒂出生在意大利摩德纳小城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位面包师,每天都在面包房里辛苦操持;他的母亲则在一家雪茄厂上班,收入相当微薄。因此,帕瓦洛蒂一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礼物     
有一个年轻人,很快就要大学毕业了。他在几个月前就在一家车行里看中了一辆漂亮的跑车,他知道他的父亲完全有能力为他买下这辆跑车。于是,他就告诉父亲,那辆跑车是他唯一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在美丽的沙加缅度,有一个叫瑞恩的男人,他在一家小电器公司当推销员,他的爱人多米莲在一家服装公司做流水线工人,显然他们在加州属于最底层的工人家庭。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终于拥有了爱情的结晶——女儿小莎丽。  相似文献   

16.
在帝国主义、反动阶级利用天主教散布的一系列反动谬论中,“天下教徒是一家”这个反动观点,对教徒群众的危害,可谓最大了。为了使天主教徒种下“天下教徒是一家”的毒根,他们把这个谬论定为“教义”,向教徒反复灌输。在天主教徒过去经常念育的《要理问答》中就曾经这样写着:“普天下奉教人,共成一会,犹如一身。”人们知道这句话的通俗说法,就是“天下教徒是一家”。具体地讲,就是只要信天主教,不管他是帝国主义分子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受压迫的人民,就成了一家;只要信天主教,不管他是地主、资本家或是农民、工人群众就成了一家。  相似文献   

17.
认识一位朋友,他在大学毕业之后,跟几位同学创办了一家小型电子商品销售公司。可是因为初涉商场,缺乏经验,他们的公司在一年之后,便被迫宣布了破产。因此,朋友背负了几万元的债务。无奈,他只好暂时进入一家船舶公司,做了一名线路检修员。可是,工作了还不到两个月,他的右脚就被船甲板上的铆钉扎伤了。他只有一瘸一拐地离开那家公司,待在家里疗伤。那个时候,他的情绪消沉极了。我每次去探望他,总会见到他床头的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在此之前,他从来不吸烟。我与其他一些去探望他的朋友,鼓励他应该振作起来,从头开始。然而,听了之后,他只是苦涩…  相似文献   

18.
克尔的坚持     
克尔曾经是一位不错的新闻记者,他在一家知名的报社当记者,但他觉得做记者体现不了他的人生价值,他需要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职业,于是,他选择了广告业务这么一个职业。而后,他辞去现有的工作,在同事和朋友诧异的目光中,来到另外一家报社,当了一个广告业务员。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向经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自己的业绩抽取佣金,经理当然乐意答应他的要求。他从经理手里要了一份客户名单,但这份名单比较奇怪,上面每一个企业都是有实力的企业,但是在这以前,报社去的每一个广告业务员都无功而返。所有的  相似文献   

19.
他从小就痴迷美术,尽管大学按父母的意愿念了土木工程专业,可大学毕业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毅然辞去工作要追逐自己的梦。  相似文献   

20.
吉姆是英国的渔业大王。然而在此之前,他是一个破产的千万富翁。他炒股,他与人合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他还投资数万开办金矿。但是他破产了,成了一文不名的破落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