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找伯乐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凡高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富翁吗?他的画那么值钱!”“不是,凡高是住连妻子都没有娶上的穷人,他的一生都要靠别人来接济,最后也是自杀而死。”父亲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道。  相似文献   

2.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3.
卑微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  相似文献   

4.
聪慧四法     
美国有个资本家请一位著名的画家为他画一幅肖像。肖像画好以后,资本家却拒绝交付原来议定的5000美元的报酬。他的理由是:“画的根本不是我。”怎么办呢?画家很不痛快,因为他确是花了不少精力才画成这幅画,而且肖像和资本家本人也确实很像。资本家说不像,只是一种无理的挑剔。画家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  相似文献   

5.
富贵之心     
从小我就比较好胜,但资质平庸,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取得第一。 父亲发现我总是郁郁寡欢,追问原因。我信任父亲,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不快乐告诉了他。父亲抚摸着我的头,慈爱地说:“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而且你确实努力了。但是得不得第一又有什么关系呢?第三名也很好呀!”“什么呀?得第三,多丢人!”我还是哭丧着脸,心里很不理解父亲的话。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这样一句话吗?——“要想对方成为怎样的人,就评价他是怎样的人。”这句话是有心理学方面的依据的。还是让我们引用下述两个实例来说明有关现象吧。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温叙述说:一个大家都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被带到他那儿去治疗。这个孩子刚到那儿时,似乎很不高兴,一句话也不说。但他从孩子父亲不经意地说出的一句话中找到了病因。孩子父亲对他说:“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优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糟糕的孩子。”于是,他努力去  相似文献   

7.
正威廉·亨利·布拉格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珍藏着一双破旧的皮鞋,这双鞋来自他的父亲老布拉格,是鼓舞他拼搏奋斗的力量源泉。1862年,威廉出生于威格顿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父母都未上过学,但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希望儿子因为没有文化,一辈子只能受苦受累。老两口起早贪黑地劳动,省吃俭用将布拉格送进学校,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懂事的布拉格见父母累得疲惫不堪,便在课余时间,  相似文献   

8.
元旦。我收到父亲寄来的380元汇款,“汇款人简短附言”栏里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这个冬天你要回家。”父亲一辈子认不了几个字,写起来肯定不如他儿子写诗那样轻松自然。但这简单的字里又包含了多少他对儿子殷殷的期待啊!那天,我对自己说:“这个冬天我一定回家。”  相似文献   

9.
偏见     
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大卫发现坐在身边的白人老先生是位盲人。 老先生很健谈,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卫,是因为失去了视力,他才抛弃了偏见。 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有时碰到黑人店员收钱的时候,总是将钱放在柜台上,让黑人去拿,不肯与黑人的手有任何接触。 后来,他到了北方念书。有一次班上的一些同学们让他操办一  相似文献   

10.
好多年前,美国有一个黑人小男孩,在他10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和身为赛车手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从此,生活里没有了温存和慈爱,有的是难吃的早点和父亲的严厉。小男孩读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每天父亲开车送他到学校。一天,父亲开车送他去上学,走到  相似文献   

11.
《北京晚报》载有一则幽默:一牧师问一黑人领袖:“先生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黑人领袖反问:“阁下有志于灵魂解放,地狱里灵魂多。何不下地狱?”牧师哑口无言。这里黑人领袖运用的就是归谬论证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暴露对方的荒谬之处,并且富有幽默感,讽刺意味强,古人们早已运用得驾轻就熟了。南朝文学理论家刘滚,笃志好学,长于佛理,关于他,曾有“程是燃触”的故事。一道学家说:“天不生什尼,万古如长夜。”刘验据此讲“怪得庆皇以上人,尽燃烛而行。”他根据渔家的说法推出结论,既然什尼出生以前万古都…  相似文献   

12.
周航 《思维与智慧》2001,(2):26-26,31
您或许不知道美国的沃尔特·迪斯尼是何许人,但您肯定知道他创造的动物卡通形象——风靡全球的米老鼠,米老鼠足迹所至之处,所受到的欢迎让许多明星望尘莫及。米老鼠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沃尔特·迪斯尼先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只说了一句话:“它是冥思苦想的产物。”年轻的沃尔特·迪斯尼是一位画家,除了梦想,他一无所有。为了梦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起初他到一家报社应征。但主编看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而不予录用。这使他感到万分失望和颓丧。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份工作,替教堂作…  相似文献   

13.
朋友是位自学成才的青年画家。不仅多次在大展上获奖,还屡赴国外参展。然而他也为此吃尽了苦头。当初,父亲对他没有一点信心,力主他做个油漆工来挣钱养家;老师更是直白,谁能当画家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永远倒数第一的学生当不了;  相似文献   

14.
慈父恩师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小学的时候教过我。所以,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在他教我之前,我的成绩很一般,那时的我特别淘,贪玩,不爱学习。可是等到父亲教我后,我的成绩便直线上蹿,他并没有特别的“关照”我,待我和别的学生一样。因为怕他,所以认真学,凡是他的课,我都不敢有小动作。虽然那时,我不愿意在父亲的班里,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实在是一件好事。如果父亲能一直教我,我肯定会顺利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15.
年少时,他听父亲说起弹,很高深、很神奇的样子,且一副敬畏的神态。他问父亲:“什么是禅?”父亲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说:“禅,在禅师那里。”  相似文献   

16.
德君兄是我众多艺术家朋友中很有特点的一位。他不似前卫艺术家那样装疯卖傻,装神弄鬼;也不像某些画家动辄以画家自居,吹牛摆谱。他说话不紧不慢,办事从容不迫,一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表情。可以说,喜欢他的画是从欣赏这个人的性格开始的。对我这个非专业的、不写不画的业余艺术评论者来说,喜欢读画就如同在街头欣赏美女一样,纯碎是心灵向往真善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相似文献   

18.
我6岁丧父,母亲哭得很伤心,而我却不知道伤心。不久,家里送我进私塾,读《四书》、《五经》,学生中有大的,有小的,大的带着小的,老师很严,动不动就打学生。我很怕,想到父亲曾教我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使我读错了,他也不打?..  相似文献   

19.
猜疑是人际交往中的大敌。具有浓烈猜疑心的人,客身陷入惶惑不安、糊涂迷惘之中;往往颠倒真假,不辨是非,化友为敌。猜疑,轻则伤害人际间的各睦,重则铸成终生大憾。猜疑,常发生在恋人,夫妻等过于亲密的人之间。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美丽纯情的白人姑娘苔丝德蒙娜,不顾父亲反对,嫁给了心爱的黑人将军奥赛罗。舆霞罗手不清两个军官凯西奥、伊阿啬。伊阿啬炉火中烧,诬陷凯西奥与苦丝困嘉用有不正当关系。他还叫他著绘偷来苦丝格贝娜的手绢。伊河古捣甩使手绢落在凯西实手上。国赢罗据此认定他妻子与凯西安和通…  相似文献   

20.
易只是主动找到记者希望发表作品的,这在10年记者经历里可以称为“家”的采访对象中还是第一位,因而在最初见面时还曾怀疑过他的动机,但当他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摆在记者面前时才发现,他是一位真正的画家——他的画来自于民族乡村山寨,笔下的少数民族朴实而生动,每一幅画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正是迷人的民族文化。“外省的报刊登了我的画,我想我们贵州的报纸也需要。”易只这样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