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永慈 《天风》2022,(5):17-21
崇拜礼仪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礼仪不是在文化的真空中进行,而是在敬拜群体活生生的文化表达中得以实现.这就促使我们去发掘文化中的元素,并将其融入基督教的崇拜中.中国传统节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且塑造着我们的民族身份.因此论到基督教崇拜礼仪中国化,其中一个必然要面对和探讨的课题就是如何将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礼仪年.相较于其他传统节日而言(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若想将清明节纳入基督教礼仪年,要处理的问题较多,特别是有关祭祖的问题——它是最有争议性的课题之一.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带领读者一同去寻找解决和实践之道.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对清明节的简介,以及梳理近现代有关祭祖问题的讨论;接着是神学的探索,我们将使用亚洲礼仪神学家安鹏浩(Anscar J.Chupungco)提出的"创造性同化"(Creative Assimilation)的方法,应用圣经预表论来重新诠释和净化"祭祖"的意义,以及有关"死后的问题";最后,我们才进入礼仪实践的部分——调和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儒家倡导的五礼中,理雅各最重视祭祀礼,其中,他又特别关注祭天礼。《诗经》里有许多诗篇涉及祭祀礼仪,虽然这些祭祀礼仪并未表明是敬拜上帝,但是,理雅各坚持认为与上帝有关。在他看来,儒教和基督教敬拜上帝的方式不同,而儒教祭天与以色列人祭拜上帝的仪式却相似。他知道,在古代,以色列敬拜上帝是真正的举国全民参与,而在中国只有天子可以祭天,普通民众不能参与其中,全民皆可参与的是祭祖。理雅各对中国人的祭祖持批评态度,但又承认祭祖具有社会意义,并在祭祖礼中看到了上帝的存在,从而将中国传统宗教纳入一神教模式中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3.
正各位神昆弟兄、修士、修女、各位主内兄弟姐妹:根据圣教会礼仪年安排,圣周四结束逾越节的准备期——四旬期,并开始了逾越节的三日庆典。在圣周四,教会有两个主要的礼仪行动:祝圣圣油弥撒和主的晚餐弥撒。在祝圣圣油弥撒中,主教联同教区内的司铎们共祭,并祝圣圣油,表达整个教区在基督内的团结一致,服务信友(因为这些圣油正是为服务信友而准备和祝圣的,主教将这些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分析了明末清初罗马天主教对祭祖从宽容到禁止的过程;阐述了1939年罗马教廷取消禁令的复杂原因和政治背景,说明禁令之取消与日本军事政治压力密切相关;最后扼要说明今天中国天主教徒祭祖礼仪的变化是教会礼仪本地化的要素之一,有利于天主教在文化传统层面上与中国传统习俗的融合,有利于中国教徒与其他信仰的人们的交往与和谐。  相似文献   

5.
潘斌 《宗教学研究》2022,(2):249-255
关于“中国礼仪之争”,学术界比较重视对利玛窦等传教士及其文献的研究,而于中国奉教士大夫及其文献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本文以夏大常所撰祭礼文献为考察对象,以见夏氏的祭礼观,进而管窥“中国礼仪之争”中的奉教士大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做的努力及其局限。夏大常因阎当在福建挑起的争论而卷入对中国礼仪的研究。他试图通过论证祭祖祀孔礼仪的非宗教性,从而让祭祖祀孔等中国礼仪成为天主教的同盟。研究中国典籍所载的祭礼,是夏大常传教的策略之举。他对中国的典籍进行诠释时,在内容方面是有选择的。夏大常与耶稣会士对于典籍的处理方式比较接近,然而在深层的理念上却存在差异。夏大常对中国祭礼性质的辨析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6.
一、弥撒的意义弥撒(Missa)一词在西方指弥撒圣祭。该词来自弥撒结束时遣散教友所用的一句话,即ite,missa est。弥撒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称为望教者弥撒,第二部分称为教友弥撒.在某些东方礼仪中,在教友弥撒开始前,至今还包含有遣散望教者的话。教友弥撒主要是感恩祭(eucharistia),但是在此以前的望教者弥撒部分中,所念的经文和天主的圣言,与后者却是密切相连的。在旧约时代,天主的子民举行集会时,总是先宣读天主的圣言,然后举行圣祭、该圣祭既宣告了天主圣言所带来的救恩,又表达了全体子民恭聆圣  相似文献   

7.
在弥撒礼仪中,天主借着司祭的服务和爱的圣事,与共聚一堂、围绕一桌的子民相遇;又借圣言的宣讲亲口向我们说话并倾听我们的祈祷。无论是衪的言语还是圣事,都是衪爱我们的标记,并要我们本着信德衷心地接受。在弥撒中,天主已向我们敞开衪的心胸,衪的逾越奥迹深深地溶化在礼仪行动所表达的救恩中。因此,信  相似文献   

8.
海外信息     
韩国:逐渐多的天主教徒举行一度遭禁制的祭祖仪式? 【天亚社·南韩仁川讯】敬天祭祖曾经引起韩国教会出现“礼仪之争”,但是今日南韩的天主教徒已较接受这些祭祀,有些教友甚至参与这些一度遭排斥并引致血腥迫害的仪式。 李东奎表示:“我全家都是教友。虽然我们不举行传统的儒家祭祖仪式,但我个人对敬拜祖先并无偏见。” 他指出,弥撒中也有类似祭祖的环节,为祖先奉献和祈祷。 在韩国,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秋夕,孝子贤孙都会祭祀祖先。 今年的秋夕是西历十月一日。当日李氏为三个月前逝世的父亲和其他先人奉献追思弥撒。他身为长子,…  相似文献   

9.
一、邪恶的“圣色伽利“基督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仪式早已制度化、规范化。但是由于基督教的礼仪在形成过程中曾兼收并蓄了大量异教文化因子,因而基督教的礼仪不可避免地染上种种本不属于自己的内容。比如说,弥撒本是天主教在主日举行的宗教仪式,信徒把担任主礼的神职人员看作是自己与上帝交通的枢纽,但在弥撒礼仪中,欧洲的一些农村教区曾出现过非基督教倾向,文化层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10日,四川省宜宾教区陈适中主教在王希林神父陪同下,不辞劳苦,来叙永县视察教务,受到当地有关领导和神长教友的热烈欢迎。第二天早晨,本堂张方济神父和王希林神父做了两台弥撒后,陈主教做了大礼弥撒,并在弥撒前讲了道理,望弥撒的教友有200多人。下午,主教察看了教会房产,看望了教友,并给两名教友放了临终大赦。 12日圣灰礼仪,弥撒中有100多教友  相似文献   

11.
天主教的礼仪□勒依●天主教的礼仪以“弥撒”为中心。教会认为这是一种感恩的祭典,奉献耶稣的圣体圣血,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行基督在十字架上对天主的祭献礼。弥撒都在教堂举行,教堂被视为天主的圣殿。每座教堂建成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祝圣礼仪,教堂从此成为举行礼仪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17日将临期第三主日,北京教区西什库天主教堂(北堂)8点弥撒中124住慕道者领洗入教。整个弥撒和领洗圣事礼仪庄严神圣,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利玛窦等传教士为了传教而采取的尊重中国文化的做法,引起了方济各会、多明我会传教士的反对,由此爆发了著名的“礼仪之争”。这场争论进行了半个世纪,最后导致了中国清政府的“百年禁教”。其起因主要是: (一)利玛窦传教思想引起的争论“礼仪之争”的导因是从对“尊孔祭祖”和对中国文化中的“天主”与“上帝”等问题的争论开始的。但是,在当时的传教士中,并不是都如利玛窦那样对中国文化习俗给予应有的尊重,且一些人不愿下功夫学习中国文化,又带着欧洲文化至上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及习俗采取轻率否定的态度,对利玛窦…  相似文献   

14.
梵蒂冈最近的`封圣'是破坏中国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与中国人民为敌.出于义愤,为正视听,为明是非特对中国教会独立自主的来由与意义作一论述.景教在唐代将基督福音传入中国,基督福音以`爱'为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极为融洽,为什么销声匿迹?孟高维诺东来,在元代北京建立中国第一个教区,为什么后继无人?其主要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地化、民族化.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以介绍西洋科学技术为切入口,引导人们认识天主教;以祭祖祀孔为结合点与中国人民和睦相处.这是一条广扬福音的适应当时国情的道路,竟遭到反对,引起漫长的礼仪之争.礼仪之争…  相似文献   

15.
教堂中的声学现象主要表现在弥撒礼仪中的布道与唱诗。理想的听音效果自然是语言清晰,音乐丰满。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堂的音质与其外观同等重要,因为音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礼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呼和特教区德兰修女会于2006年10月1日在呼市总堂为李春利、杨雅茹、李凤莲三位修女举行矢发终身圣愿礼,并有5位修女续发一年圣愿。礼仪特别邀请乌盟教区刘世功主教主礼,23位神父共祭、26位修女及700多位教友参礼。弥撒礼仪结束时由杨雅茹修女代表发终身圣愿的修女致答谢辞。弥撒后修女院与总堂歌咏团、乐队联合举行了庆祝会。  相似文献   

17.
自从“梵二”会议之后,教会在礼仪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以能适应时代、社会之需要。让天主的子民用本地化,民族化的方式,藉着各种圣事生活在天主的爱中,充分地享用、发挥天主的爱,使大家从圣事中得到滋养、在生活中得到圣化。现代弥撒礼仪充分表现了用本地语言行礼这一点。神职者带领大家共同举行弥撒圣祭,  相似文献   

18.
天主教会的礼仪是比较繁多的,其中惟独弥撒圣祭最隆重,最尊贵,最庄严,最普遍。弥撒是天主教一切活动的中心。弥撒圣祭一般是在圣堂内的祭坛(俗称祭台)上举行,上面竖有十字苦像,台后墙壁上挂有圣像,正中有供放圣体的圣体柜,柜的两旁摆着瓶花和蜡台。台上铺着洁白的  相似文献   

19.
迟若瑟 《福建宗教》2000,(5):19-20,26
礼仪之争,是中西交往史上由在华西方传教士挑起的一场关于中国祀孔祭祖礼仪问题的大争论。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在华耶稣会内部就能否用“上帝”与“天”称呼基督真神发生争论开始,到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教皇本笃十四世颁布《自上主圣意)通谕对礼仪之争作出最终裁决即”不准中国天主教徒祀孔祭祖”为止,这场争论整整持续了一百多年,对中西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最终结果是直接导致清政府全面禁止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弥撒又称感恩祭,是人类敬礼天父的最高礼仪,也是基督徒宗教生活的源泉和高峰,因此,作为天父的儿女,我们理应虔敬地参与弥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