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是一种建立在某种信仰基础上的文化体系,而信仰的最大特性在于其相对稳定而深刻的心理属性。”(李利安《宗教心理与社会和谐》)宗教有特殊的心理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宗教神圣性功能分析入手,揭示宗教社会作用的复杂性,进而就如何发挥宗教有益于社会的积极方面,提出一些理念和原则。一、宗教神圣性功能及其特点宗教神圣性功能是指与对神的信仰、崇拜有内在联系的,并通过宗教经典、教规、教义和宗教教职人员、宗教组织把“神”神圣化而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功能。主要包括信仰认同功能、信众牵引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调适功能等。1、信仰认同功能。宗教是以对神的信仰为前提的。信仰认同首先要求信徒对教规、教义的认同,特别是对创造、操控自然、社会及人的命运的神或被神化了的人的认同,认同神的…  相似文献   

3.
宗教心理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一种建立在某种信仰基础上的文化体系,而信仰的最大特性在于其相对稳定而深刻的心理属性。这种心理属性一旦形成便充当起宗教  相似文献   

4.
民间信仰与宗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学术上讲,民间信仰与宗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宗教是一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民间信仰则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民间信仰和宗教有着很多的关联。在我国,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原因,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徒在人口中的比例并不高,而更多的是将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相混,有时甚至很难区别哪种是纯粹民间信仰,哪种是宗教信仰。民间信仰的善男信女其信仰心理、信仰习惯、信仰感情与真正的宗教徒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但在数量分布上,…  相似文献   

5.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向文化认同的层面深化和扩展.其核心内涵就是要求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都要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从文化上来谈宗教中国化,至少包括信仰价值中国化、信仰符号中国化和信仰实践中国化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在道教信仰中 ,神仙信仰是其核心内容。因为修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目标 ,神仙是道教徒修道成仙的榜样 ,神仙事迹是道教徒实现成仙的楷模。由此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有利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劝善、济世、稳定社会、民俗文化等方面。一、道教神仙信仰的劝善功能劝善是一切宗教的积极因素之一 ,它广泛而深入地融汇在神仙信仰之中。在道教神仙信仰里 ,劝善始终是其重要内容和精神旨趣。如果我们对由神仙信仰而引起的神话进行根本剖析 ,便会发现其真正的内在价值———社会伦理教化功能。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 ,…  相似文献   

7.
钟晓樱在《福建宗教》2004年第1期撰写文章指出,我国是多宗教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并从各个层面长久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社会思想文化。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文化现象,在各种社会形态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既影响组成社会结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同时又通过其社会功能对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主要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来产生作用,其基本社会功能有: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调节功能等。调动宗教积极的社会功能,正确…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理所当然也包括宗教界在内。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和社会现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宗教关系作为社会政治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关系,在广大民族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如何深刻把握并努力实践宗教工作基本原则、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何挖掘教义教规中积极的思想资源,调动宗教界的积极性,发挥宗教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建设新农村(牧区)服务?这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向宗教界提出的崭新课题,也是各级…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就要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下功夫。 一、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其坚实的政治基础 宗教作为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信仰,其世界观是有神论,这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同的。强调世界观的差异必然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很难找到共同点,“相适应”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宗教有其自身发展、消亡的规律,还要长期存在不可能使其立即消亡,这是客观存在的,只能是存信仰之异,求政治之同。这个“同”就是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人士现实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怎样“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下从指导方针和当前的工作重点两个方面来探讨。坚持以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为指导“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要以正确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六中全会决定中有一段完整的阐述:“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既尊重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群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论述和分析了藏传佛教的心理调节功能,并以震后的相关调查为据,进一步探讨了宗教与心理健康、宗教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从时机、内容以及方法上分析了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在危机干预中的具体应用。文章指出,作为一种理念文化的宗教,事实上是信仰主体与环境压力之间的一个缓冲器,也是特定族群对待环境变化的传统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如果能够正视并且有效利用宗教的这种积极作用,那么在灾后群众的心理重建上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宗教是一种超世的信仰 ,是人类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压迫下 ,把这种现实的力量外化为超人间的力量 ,并从其中吸取生存的信心的表现 ,也是人类对社会人生奥秘所作的一种超乎理性的探讨 ,是人类由于现实生活的巨大欠缺而在精神生活领域里所作的补偿。从社会史上看 ,宗教是一种普遍而持久的文化现象 ,也就是说它并不限定于某个时代某个地区 ,从原始社会直到今天现代社会 ,始终都有宗教相伴随 ,因此宗教的长期存在是必然的 ,不以人们的意志和好恶为转移 ,问题只在于如何处理好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宗教虽然以超世的信仰为其教义宗旨 ,而宗教人士…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宗教信仰来从事或掩饰民族分裂主义和反社会、反人类的恐怖行为,是对宗教信仰及其核心价值的背叛和亵渎,是妄以宗教之名来敌视宗教、反对其纯真信仰,也是对宗教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的伤害和摧残,而这恰恰就是宗教极端思想的本来面目。宗教极端思潮所反映的不是宗教信仰所追求的本真,不能代表宗教信仰的基本思想,而是对宗教信仰的巨大歪曲和根本背离。在反对暴恐活动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时,我们必须标本兼治,既要打下暴恐分子的嚣张气焰,又要从根本上正本清源,进入宗教信仰体系内进行积极引导,让主张正义、和平的宗教教义占据主流,使那些极端思想在宗教内部也没有市场。反对宗教极端思潮的法宝和根本有效的举措,就是坚持正确认识宗教和对宗教的积极引导,只有把宗教看作我们社会的正常存在、把宗教信众视为我们的基本群众,才可能真正深入信教群众,达到以"攻心"而得以"同心"之效。所以,对待宗教的正确方法就是"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独立自办"。  相似文献   

1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处理宗教问题、指导宗教工作,总结出来的一项重要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学习、理解和贯彻这一方针,对于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是一种出世性的宗教,其终极目标是要达到解脱。因此从表面上看,佛教与现实社会似乎没有多少直接联系,这也是造成许多信仰佛教的群众不太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原因。殊不知,佛教的解脱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佛教为案例,对"5·12"四川大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安县等地受灾人群信仰状况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自由座谈等社会学实证考察方式进行了调研.调查表明:佛教界闻灾而动,寻声救苦,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赏佛教界在赈灾中的积极作用;佛教在赈灾中所发挥的心理安定、心理救援、生死安顿、生活充实、慈善公益等功能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秩序稳定功不可没;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度最高,92.8%的佛教信众认为"信宗教与信党和政府无冲突",佛教信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率是97.3%,高于普通民众;调查表明:正信宗教尤其佛教的适度发展,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有益无害.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大宗教在赈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外部看,政府和社会对宗教的知晓度、认同度及宗教参与救援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从内部看,佛教自身存在寺庙引导力薄弱、僧尼老龄化、低素质化,部分寺庙僵滞于农耕社会的民俗信仰型态.必须痛下决心推动佛教向文化型、法治型、慈善型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宗教作为精神世界的一种希望与寄托,有着超性的因素和高尚的价值。信仰生活若在正常的范围内运行,将对时代的文明、进步,社会的稳定、发展,人类的道德建设、法治的健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如果信仰生活脱离了法律的约束、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信仰者将会走上极端,成为人类社会动荡的根源。比如宗教极端主义者、宗教战争贩子,他们歪曲信仰实质,断章取意,篡改教义、教规、利用圣战,为世界制造着恐怖和灾难。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就非常具有远见卓识,高度重视宗教工作的开展,制定出了适应国情发展的宗教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宗教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处理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关系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对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族社会民间信仰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民间信仰实践者在宗教活动中呈现出的性别差异入手,对贵州北部群乐人的祖先信仰、冲傩和神庙信仰近几十年的演变进行了细致梳理,认为群乐人宗教实践的重要特点是:男人倾向于家内的祖先信仰,而女人却倾向于家外的神、鬼信仰。而这种性别差异现象是传统汉人社会性别结构在宗教领域的一种投射,其后具有一定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9.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核心精神,对这一精神的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机。本文就这种积极引导的现实意义加以阐述,从习近平主席论对宗教积极引导的系列讲话、对宗教积极引导的政治意义和认知意义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旨在努力促成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适应。  相似文献   

20.
宗教观教育的基本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倡导性 的命题,既包含着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的差异,同时也意味着宗教作为现实的信仰群体与社会发展相融的可能性。其根本的精神,是求同存异,即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持在“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的前提下,将人们在信仰上的分歧,限制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之内。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这一命题的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承认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与合法性,落实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就不是一项权宜之计。它不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