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巨大 的转折。这一转折对各种宗教都是严峻的考验,传统宗教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改善自身,否则很难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急速转型的时代中发展和立足。2002年11月5日至7日,“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举行,传统道教的现代转型,成为与会的道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古老宗教,其教义思想有很多合理、积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道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于维系民族精神,稳定民众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深入人心,许多人对古老的道教越来越不屑一顾。道教主张以"清静无为"教化天下,而现在的人们对于"清静无为"如何能产生教化作用产生了疑惑,这种疑惑不仅普遍出现在一般社会民众和学术界,在道教界人士和道教文化爱好者中也广泛存在。这种疑惑的存在加剧了道教日渐衰微的形势。道教界人  相似文献   

3.
道教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理、教义体系。“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之一,对这一教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现代价值进行探索,有助于21世纪的道教教义思想发展与建设。人生变幻莫测,在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古老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不啻为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道门中人以“天道自然,人道自己”的“道理”来衡量、透视宇宙自然、人生社会,响亮地提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口号。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蕴含着道门中人强烈的生命自主精神,认为通过…  相似文献   

4.
宗善 《中国道教》2000,(1):19-21
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是道教孕育生长的土壤,道教在这块宝地上历经了坎坷沉浮而又漫长的演化进程。道教精神思想曾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今道教所倡导“尊道贵德”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仍可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更好的服务作用。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崇信“黄老之道”,道家是道教前身,二者一脉相承。道教尊黄帝为仙宗,奉老子为教祖,“黄老道”是道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以“道”设教,遵循“道法自然”的基本规律,追求修炼得道成仙…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23,(9):4-5
<正>一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9月24日在中国江苏茅山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发来贺信,向论坛召开和世界道教联合会成立表示祝贺,向出席论坛和世界道教联合会成立大会的嘉宾致以问候。王沪宁表示,道教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道教植根中华文化沃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凝结着古老的东方智慧,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上善若水、为而不争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6.
正古老的道教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道教必须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发挥应有的时代价值,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亦是道教自身发展的必然归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古老的华夏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内蕴博大精深.道教文化因其特有的思想性和民族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载体.道教的思想及思维方式,更是中国传统哲学形成发展的精神源泉.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与时俱进的现代道教以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圆满的生存智慧,不断完善自我演进和传播,展示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理解和诠释,倡导对完美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8.
正道教历史表明,古老的道教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甚至在世界文明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业绩。道教文化根植于中国民众生活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天文、地理、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族习俗、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古老的道教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道教必须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发挥应有的时代价值,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亦是道教自身发展的必然归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10.
卿希泰先生晚年十分重视道教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力主从现代社会生活这一新视角来研究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先生生前编辑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内容宏富,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道教研究理路,启迪后学,是我们研究先生晚年道教学术思想的一部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1.
<正>董沛文:道教原生态生活是解决现代健康危机的有效途径古老的道教文化、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必然会成为解决现代生态危机、健康危机的有效途径。做为道教信众,必须严格按照道教的智慧去精行,恪守戒律,尊生、贵生、乐生,守其一,处其和,通过"身心和谐"的修炼,促进"家庭和谐、与人和谐"的和谐关系,"天人和谐"的环保观、生态观,慈心于物,乐善好施,扶危济困,  相似文献   

12.
10月23日至25日,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南衡阳南岳衡山隆重举行。短短的3天时间里,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道大德、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500余人齐聚一堂、谈玄论道,从道教文化内涵、当代功用、发展愿景等视角,交流切磋,阐释道教基本教义在新时代的应用和价值,彰显道教古老而又现代的哲思与智慧,为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一批充满活力的古老道观,一个见证爱心的慈善基金,一台荡气回肠的《钧天玉音》音乐会,一本颇受关注的再版图书《道风集》……上海道教界在弘扬文化、净化心灵、服务社会、传播爱心的同时,也彰显了古老道教的时代风貌。吴纪慰/摄钧天玉音 道教新貌@吴纪慰  相似文献   

14.
正绵延数千年的古老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与目前社会需要多有契合。因此,这正是我们举办国际道教论坛的方向和机遇。2007年和2011年,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了国际道德经论坛和国际道教论坛。今年,我们在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江西龙虎山举办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其意义不仅在于深化与巩固前两届论坛的成果,更  相似文献   

15.
50年前,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由道教界著名人士倡议的全国性爱国道教团体——中国道教协会宣告成立。中国道教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古老道教的新生。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道教协会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道教徒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道教事业健康发展,道教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道教文化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文化概览刘仲宇道教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仅对道教文化的各个侧面稍作巡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道教与儒学及佛教一起合称三教。其中儒学是一种社会政治和哲学学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宗教,道教和佛教才是宗教。而佛教是外来的,道教才是本土的。道教在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一、“道教中国化”的概念及其内涵考察近年道教界与学界对道教中国化的理解与实践探索,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对“道教中国化”的认知是逐步深入的,呈现多元化理解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与界定:一是强调“当代化”,即道教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相结合,使道教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贡献的“道教当代化”理论——宗教政治纬度;二是立足“现代化”,致力于运用现代知识体系推进道教组织管理规范化与形象重塑,引导道教适应现代社会的“道教现代化”理论——宗教现代化维度;  相似文献   

18.
江西道教概说郭树森道教是在我国流传已久的古老宗教之一。它是以道的信仰为核心,融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种成分,不断吸取佛教的宗教形式,逐步发展而成的具有民众文化特色的宗教。道教自东汉以来,历代均拥有众多的信徒,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广泛的影响。而...  相似文献   

19.
试论生态女权主义与道教思想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危机"这一共同的背景下,诞生于现代西方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潮与东方古老的道教思想发生了碰撞,显示出令人惊异的相似性.论证二者思想的相似性,可以拓展道教关注现实的视角,并希望有益于当前的环保事业.  相似文献   

20.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道教得到恢复与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道教宫观得到修复,道教人才得到培养,道教文化得到弘扬。40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古老的道教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笔者深感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后道教的发展历程,参与了道教的恢复与发展工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道教的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尤其是道教文化建设的空前繁荣,促进了道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和总结我国宗教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