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化的基督教堂装饰艺术的探讨,既有利于把握各种中式基督教堂当时的文化特点,也可以为今后基督教堂的建筑活动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一中国传统建筑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构架结构技术体系上,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空间的结构美,主要表现为建筑个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正中西合璧风格的基督教堂,是文明的交流互鉴的结果。中国文化的审美、风俗和建筑风格,渗入到了基督教堂的建筑外观、布局和装饰等方面。中西合璧风格基督教堂,是中西文明彼此认知、交流、整合的直观实例。一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各地建造了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基督教堂。在这些教堂中,中西合璧风格的基督教堂是极具特色的。西方的石质基督教堂以及山花、柱式、拱券等概念的引入,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中的屋檐、斗拱、山墙、牌坊等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些基督教  相似文献   

3.
正具有民族特色的基督教堂,既可以为"体现中国特色"提供借鉴,也可以为"教堂建筑的多样性"提供样本,值得深入研究、挖掘。基督教堂建筑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方面,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准确把握教堂建筑对宗教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堂建筑与传统建筑、民族建筑的关系。在我国现存很多具  相似文献   

4.
<正>现存长沙近代基督教堂体现了基督教堂建筑文化在中国的适应性转变:在建筑形式上通常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横向三段式构图;在空间布局上淡化了西方教堂的建筑色彩;在建筑装饰上更多的融合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5.
正在近代,上海基督教堂的建筑风格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大致说来,在19世纪后半期,上海的基督教堂还是以西式建筑风格为主,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提倡基督教建筑的中国化。尤其是在20年代末期,形成了中西建筑融合、成熟的新建筑体系。这个时期建造的一批中国化的基督教堂,为后人留下了中西建筑艺术融合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正>教堂建筑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武汉基督教堂建筑,是在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产物,结合了地方性的建筑元素,最终形成了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建筑形态。一湖北武汉的近代基督教堂建筑以风格多样而著称,被称为近代建筑中的“独特样本”。其中有很多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展示了近代以来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很高建筑技术和美学价值,在建筑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敏 《中国宗教》2023,(9):88-89
<正>浙江近代中国化的基督教堂中,有一些完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更多的则是呈现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或者由西方教堂建筑的外部造型搭配浙江传统民居的庭院式布局,或者在西式教堂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总体上而言,这些教堂建筑进行了中国化的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基督教合法后,源自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式建筑便成为教堂的主要形式,几乎欧洲的所有基督教堂都源自于巴西利卡并影响到中国的基督教堂建筑,譬如武汉的天主教堂大多是巴西利卡式建筑。如今的巴西利卡不仅是指它的形式功能更是被赋予了一种荣耀的宗教头衔。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近代中国化的基督教堂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产物:在建筑样式方面,有的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形式,有的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建筑布局方面,大多采用传统的庭院式布局;在建造技艺方面,大都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构建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这些兼顾中西文化的建筑作品,对于进一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鸿德堂     
<正>上海鸿德堂,建于1928年。教堂外部采用中国殿宇的风格,具有飞檐斗拱的传统结构;顶部是重檐灰筒瓦顶,局部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外墙以青砖砌筑,并有漆成红色的仿木结构混凝土圆柱,檐下绘有重彩画;入口处有重檐四方攒尖顶钟楼,是一座极具中国建筑特色的基督教堂。鸿德堂落成后,其建筑风格曾在当时的基督教界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1.
徐敏 《天风》2009,(3):38-40
通过对温州状元镇石坦基督教堂的建筑设计,收获很多,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基督教堂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现就设计方案中的一点感悟,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糯福基督教堂建筑艺术杜忠初黑格尔说过:“艺术到了最高阶段是与宗教直接相联系的。”建筑艺术是以空间结构的形式表现的,人们把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与人的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一种外部的艺术世界。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基督教堂是一座颇有艺术特...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6,(9)
正山东省莱芜市李条庄基督教堂,主殿具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大门门楼采用传统四泼水样式。这是当地教会自己动手建成的教堂,是基层教会福音扎根中国文化土壤的杰作,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经文 《天风》1996,(5):26-26
走进山西左云县基督教堂,发现这个教堂有些异样:既不是过去西方教堂的形式,也不是现代建筑模样,而是一座古老的民族建筑。粗大挺立的红柱,严整凌空的飞檐,虽经二百多年的沧桑,仍然雄伟壮观。若不是屋脊上高高耸立的十字架,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一座“基督教堂”。 原来这是清朝的官府衙门。解放后曾作为干部开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正>朴实无华的阆中三一堂,拥有不一样的韵味。徜徉在教堂里,依旧可以感受到弥漫于空气中特有的宁静和清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四川东北部的阆中拥有众多的文化景观。距离著名的旅游景点阆中古城不远的三一堂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川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经过百余年历史的风风雨雨,用中国建筑与基督教堂的  相似文献   

16.
广州锡安堂     
<正>广州基督教锡安堂创建于1936年,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基督教堂。外间以红墙围绕,内间则为岭南传统古典建筑。主堂采用哥特式风格,并配以岭南特色花窗装饰,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完美交融。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7)
<正>2015年5月26日,江苏省无锡市基督教堂文化展览馆,在中山路基督教堂副堂正式开馆。本堂教牧与信徒代表、省内外教会同工同道及嘉宾约300余人参加。无锡市基督教堂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竭尽人力、财力、物力,倾心打造这个文化展览馆,重视基督教文化建设,期许基督教堂可以成为传播基督教文化的博览园。展览馆将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景观与无锡著名景点清名桥微缩复制在展馆中,让人们在中国文化中领略基督教文化,颇有特色。文化展览馆分为三大展区,一是新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8.
教堂首先是精神上的蔽所,其次才是宗教仪式的场地.本着这种思想,笔者就温州柳市基督教堂建筑的设计方案,谈谈象征主义手法在现代基督教堂建筑设计中运用的一些体会,与主内弟兄姊妹交流.  相似文献   

19.
杨光 《中国宗教》2017,(2):48-49
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各地建造了数量众多、风格备异的基督教堂。在这些教堂中,中西合璧风格的基督教堂是极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德清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打造基督教中国化示范样本、构建和谐政教关系为抓手,积极推动基督教中国化在基层探索实践、落地生根。一、融合中国化元素,打造基督教中国化示范样本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德清县基督教堂标准化管理规范》,并在全县22处基督教堂全覆盖实施,着力打造基督教中国化示范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