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童所具有的情绪能力在其以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儿童情绪表现的教师问卷,通过他评法对汕头市参与"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的四所幼儿园的277名儿童进行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做中学"科学教育课程对儿童在确信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儿童入园时间越长,代表他所接受的"做中学"课程培训的时甸也就越长,其确信度得分也越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测验法和问卷法,考察了150名3~5岁儿童的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3~4岁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变化,对积极情绪的理解要高于对消极情绪的理解,女孩推测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高于同龄男孩;(2)幼儿能够运用多种策略来应对同伴之间的冲突情境,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建构性策略,其次是回避和情绪释放策略,最后是破坏性策略;(3)幼儿的情绪观点采择能力能够预测情绪调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幼儿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83名4岁幼儿,探讨他们的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采用表情识别任务、情绪观点采择任务测查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采用教师评定问卷测查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照片社会评价法测查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结果表明:在总体上,情绪观点采择与情绪调节策略有关,情绪调节策略与同伴接纳有关,情绪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接纳的边缘正相关在控制年龄后消失了;年长组儿童的攻击策略能显著预测同伴接纳,年幼组儿童的情绪观点采择、攻击策略、建构性策略都与同伴接纳有关,但只有攻击策略、建构性策略能显著预测同伴接纳;年幼组儿童的情绪观点采择分别通过攻击策略、建构性策略两条路径间接影响了同伴接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学前儿童同伴接纳的个体差异来源提供了情绪能力方面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通过采用家庭情绪表露问卷、表情辨识程序和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对82名3~4岁幼儿的家庭情绪表露气氛、情绪认知和社会行为表现进行测查,并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的情绪认知与其亲社会行为和退缩行为显著相关;(2)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情绪认知发展显著相关;(3)家庭情绪表露可能通过影响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进而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5.
运用自编的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问卷和儿童气质问卷(PTQ)对幼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除自我安慰外,其它各种情绪调节策略都与气质的某些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在问题解决和被动应付这两种调节策略的运用中存在显著差异.此外,5岁的难养型幼儿对替代调节策略的运用显著多于同年龄的易养型幼儿.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可能影响他们面对挑战任务时的坚持性水平,而后者与其学校适应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91名6岁幼儿进行研究,主要探讨学前班儿童的坚持性与执行功能和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试图从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角度,为提高幼儿的任务坚持性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结果表明:(1)幼儿执行功能发展得越完备,其坚持性水平越高;(2)幼儿表露的负性情绪越少,其坚持性水平越高;(3)幼儿执行功能与坚持性的关系受到负性情绪的调节,对于负性情绪水平较低的幼儿,执行功能可以预测坚持性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选取北京、河南、重庆、浙江和新疆五个地区的 1 3所中学 ,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 1 1 855人作为被试 ,采用《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对我国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的状况和发展特点做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 :(1 )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 ,但到高二以后趋于平稳 ;(2 )在高二时 ,女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逐渐超过了男生 ,在高三时 ,男生和女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室实验观察和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幼儿气质与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气质与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2)负情绪水平低,坚持性好和冲动性低的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较好.活动性水平高的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较差.(3)修订的TAB-R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测定与自我控制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西安市280名幼儿及其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母亲、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单独效应和联合效应。结果发现:(1)母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支持反应正向预测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非支持反应负向预测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2)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支持反应和非支持反应显著预测女孩的情绪不稳;(3)在女孩的情绪调节能力上,母亲和父亲非支持反应的交互作用显著,部分支持了分歧模型。  相似文献   

10.
刘国雄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09,41(10):939-946
对情绪的心理层面的理解是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中出现得相对较迟的能力, 他们如何通过愿望和信念等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人们的情绪做出判断?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采用不同策略推测情绪的能力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本研究结合主人公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的状态, 通过利用图片故事个别测查的方法探查了90名3~5岁学前儿童在“内容错误信念”任务中对他人情绪的推测。结果显示, 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幼儿的高兴情绪理解受其对情境是否满足愿望的认知的影响, 呈现出显著的“积极情绪偏差效应”; 学前儿童对情绪的认知表现出从不能采用信念—愿望策略到错误地采用信念—愿望策略、到正确采用信念—愿望策略的发展模式, 且其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落后于其错误信念理解的“滞后效应”。结果还显示幼儿的惊奇情绪判断不仅由信念成分决定, 也受愿望理解的影响。这些结果突显出心理状态在儿童情绪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揭示出学前儿童相对完整的朴素情绪理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EQ"在医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医学工作实际,讨论EQ(情商)的意义,医学工作者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能否做出成绩,能否成功均与其EQ之高低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情绪智商与情绪能力是制约医学工作者工作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上述认识,提醒医学工作者,在具备天生的IQ(智商)后,要注意对自己的EQ多加培养,以便在医学科研工作中能做出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索不同情绪状态下说话时单个音素的语音频谱与其人格特质的关系。45个被试参加了16PF人格特质测验, 然后对人格测评的虚假结果进行反馈, 同时报告自己的情绪感受。通过记录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回答“是”和“不是”, 然后用语音软件Praat分析辅音/Sh/的频谱参数:前三个共振峰的频率和波段, 结果发现:在平均0.14秒时长的辅音/Sh/上就有了显著的情绪效应, 而且, 频谱参数从中性情绪状态到积极情绪状态的变化量与说话者的情绪稳定性、敢为性存在显著相关; 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音素/Sh/的频谱参数与部分人格特质有显著相关, 尤其是敢为性、敏感性这类与个体情绪、人际交往行为有密切关系的特质; 此外, 不同情绪状态和回答类型下语音频谱参数与人格特质相关不同。本研究结果预示了从语音频谱揭示说话者人格特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郑希付 《心理学报》2008,40(8):920-926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 PIU)大学生是否存在认知和情绪干扰。实验大学生671人,使用传统的STROOP范式和修正的情绪STROOP范式进行实验。结果发现,PIU被试和高成瘾组被试对网络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比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长,差异显著,但是中等组和低分组则在网络关联词语和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上则没有显著差异。PIU大学生和高成瘾组大学生在网络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比中等组大学生和低分组大学生长,差异显著,但是在中性词语方面则差异不显著。大学生被试对情绪关联的反应时间比中性词语的反应时间长,表现出了典型的情绪STROOP效应。PIU被试和高成瘾倾向大学生在情绪关联词语上的反应时间都比其他两组成瘾倾向不明显的大学生反应时间长,差异显著,但是在中性词语上的反应时间差异不明显。PIU大学生和高成瘾倾向的大学生有对情绪关联词语有更加突出的的反应延迟特点,表现出了明显的情绪干扰  相似文献   

14.
邓欣媚  王瑞安  桑标 《心理科学》2011,34(6):1345-1352
本研究使用追踪法考察情绪调节的发展及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进行探讨。对569位来自于上海地区的初中预备班和八年级学生进行测查,并于10个月之后进行第二次测查。 研究发现,随着个体的发展,其正性情绪体验逐渐减少,各种情绪调节态度的强烈程度均下降,情绪增强调节的使用呈递减趋势;情绪体验、情绪能力、情绪调节态度三者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情绪调节发展;在测试阶段一较多使用情绪减弱调节的青少年,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情绪能力提高的幅度较大且体验到更多正性情绪,说明了该策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具有更高的适应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05,28(5):1246-1250
人们对情绪智力研究的兴趣渐起.但围绕情绪智力的基本概念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情绪智力的术语本身、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及与非智力因素、社会智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冀更好地确立其在心理学中的科学地位,促进这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奇勇  卢家楣  闫志英  陈成辉 《心理学报》2016,48(11):1423-1433
原始性情绪感染理论认为, 情绪感染是一个“情绪觉察-无意识模仿-生理反馈-情绪体验”的过程, 情绪感染是一个由生理诱发情绪的过程。早在1884年, 詹姆士和兰格就提出了情绪外周学说, 同样描述了从身体变化到情绪变化的关系路径, 但没有描述从刺激事件到外周身体变化的发生机制。对情绪感染的发生机制的研究能揭示这一“自下而上”的情绪产生机制。研究选取有效大学生被试62名, 参与下列研究:(1) 在眼动实验中使用情绪图片作为感官情绪信息, 以考察觉察者的情绪觉察水平。(2) 在生物反馈实验中, 使用仿真课堂教学视频作为感官情绪信息, 以考察觉察者的无意识模仿水平和生理反馈水平。使用路径分析证实了情绪感染的路径机制, 在真实情境的诱发下, 这种通过生理唤醒而诱发情绪的机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有关情绪韵律加工的时间进程,现在的研究采用ERP技术在词汇和句子水平上进行探讨:在词汇水平,韵律情绪信息和语义情绪信息都存在自动加工,前者可在300ms内得以识别,受到性别、注意等因素的调节;在句子水平,语义情绪加工可能“制约”韵律情绪加工,二者具有交互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情绪韵律加工的时间进程以及与其他信息加工的相互时间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彭坚  刘毅  路红  刘映杰  吴伟炯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57-1769
情绪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基于自身情绪能力, 通过情绪传染和策略运用来有效管理组织成员的正性和负性情绪, 充分发挥不同情绪的有利效价, 营造应景的组织情绪氛围, 带领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而奋斗。目前, 情绪领导力的测量主要是借用情绪智力量表, 缺乏标准化工具。情绪领导力的研究发展经历3个阶段:以领导情绪能力为中心、以领导情绪传染为中心和以情绪领导力为中心。基于各阶段研究梳理, 建构整合模型:遗传基因、人格和情绪特质对情绪领导力起预测作用, 大脑活动(右侧额叶)与情绪领导力互为因果关系。情绪领导力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对个体和组织层面的领导效能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研究应加强对概念、测量、调节机制、生物基础、组织层面议题和跨文化对比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葛明贵  戴丽  张华玲 《心理科学》2008,31(6):1474-1476,1449
通过对116名大学生开放式问卷和523名大学生预测问卷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编制出二维结构的大学生情感倦怠问卷.经过信、效度的检测及问卷的验证分析,表明该问卷可以作为测评大学生情感倦怠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埃里克森、玛西娅、加藤厚等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某中学初一至高三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及情绪表达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各个维度总体呈"低-高-低-高"的发展趋势。高一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转折时期,在现在的自我投入上处于低谷,与其他各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自我同一性度数分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的正性情绪表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初一至高三,学生的情绪表达三个维度都呈下降趋势,高二、高三学生的正性情绪表达、负性情绪表达、情绪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学生。中学生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与正性情绪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