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心理学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论心理学人类心理学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关于实践活动的学说和心理学马克思的思想对当代心理学的涵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心理科学的指南心理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是打开心理学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有关心理学的论述摘录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从社会心理学的遭遇看心理学家掌握 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开创心理学发展的新局面 播款 刘泽如 车文博 赵璧如美C.拉特纳林方译 马文驹 李铮 高玉祥 心理所四室 汪青83…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加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心理学思想,对于改造旧的心理学思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以便使心理学更有效地为开展我国社会主义建没新局面而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马克思并没有专门写过心理学论文,但是在他的不少著作中却闪烁着心理学思想的光辉。如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和道路的问题,关于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相互关系的问题,关于劳动、实践在人的心理形成中作用的问题,关于意识及其特点的问题,关于素质、环境、教育与才能形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学习和研究他的关于思维心理学的重要原理,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心理学,是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阿·尼·列昂捷夫指出:“在提出科学的知觉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同时,马克思还创建了科学的思维过程心理学的原理。”他的一些原理“不仅对认识论,而且对思维心理学都有重大的意义。它们不仅摧毁了统治旧心理学的朴素自然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维观点,而且也为相符地理解大量的科学事实和概念建立了基础,这些事实和概念乃是近几十年来对思维过程进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这样的评价是恰当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确有许多对思维心理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纪念马克思逝世110周年理论座谈会纪略本刊记者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10周年,学习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于3月12日在中央党校联合召开理论座谈会。北京地区近40位专家学者与会。现将座谈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概述于后。一、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准确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会学者回顾了马克思辉煌、战斗的一生,高度评价他对人类社会所作的巨大贡献。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个半世纪以来,引导世界进步人类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它是人类社会巨大的精神财富,当今,仍然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理论界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有的与会者指出,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贵在坚持,重在发展。”坚持就是要准确地掌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就是要有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把马克思主义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解决实践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中丰富马克思主义,正如毛主席过去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还有的与会者谈到,我们要“超过马克思,三个不停留。”。“超过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逝世一百周年了。这一百年间,心理学研究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心理学吸收了现代科学最新成就的营养茁壮了自己,另一方面心理学发展的进程正日益显示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指导自己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必要性。最近,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潘菽教授深有感触地谈到:“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当近代心理学开始形成的时候,新唯物论即辩证唯物论的体系已基本形  相似文献   

6.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由这位伟人发现、创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包括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研究在内的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心理学自然不能例外。从一八七九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到现在,只有一百年多一点。在这段时期中,心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极度复杂性,在我们面前还有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带给中国20世纪发展的辉煌,并将为中国21世纪的前进继续提供重要指导。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取得的成就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引领下获得的。对此,辩证地、发展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则很有必要。马克思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一代伟人,其思想是顺应时代、社会的需求而成长、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亦有其辩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带给中国20世纪发展的辉煌,并将为中国21世纪的前进继续提供重要指导。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取得的成就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引领下获得的。对此,辩证地、发展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则很有必要。马克思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一代伟人,其思想是顺应时代、社会的需求而成长、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亦有其辩证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回到其得以产生的时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四日是世界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为了进一步学习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加紧改造心理学、建立中国的心理学,使之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贡献。中国心理学会倡议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以资纪念,并拟于1983年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和心理学的关系极为密切。研究心理学、谈论心理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作为思想的指导。尤其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我们所要研究的能有效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心理学,更迫切需要建立在马克思的哲学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基础之上。现在还不成熟的,还不那么科学的心理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作为思想基础,才能完全走上科学的道路而进一步发展成为一门名符其实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一)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逝世一百周年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赞颂道:“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正当全国心理学界筹备隆重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潘菽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发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重要论文,强调:“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心理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他并深有感触地说:“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当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今天,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对于准确地厘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语境中的出场路径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否与他们没有在制度层面经历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必然以一种持不  相似文献   

13.
科学认识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东 《现代哲学》2003,13(2):13-15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今天,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对于准确地厘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语境中的出场路径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否与他们没有在制度层面经历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必然以一种持不  相似文献   

14.
该书是北京大学哲学系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而编写的一部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全国发行。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思想界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集的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哲学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在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系统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关于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广大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中倡导了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他努力研究中国革命问题,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杰出贡献。这是我们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所不可忘记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逝世之后,指导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任,全部落在了老年的恩格斯肩上。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在其晚年以极为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唯物史观作了必要的补充、完善和发挥,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获得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相似文献   

17.
“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简称“中大马克思论坛”,英文名称为MAR欠FORUM IN ZSLo 论坛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以聚会研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旨。 论坛采取一人主题发言、一至二人专题评议和与会者自由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每次定时150分钟。 论坛的第一期已于2《x)3年3月14日举办,以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以后每月举办一次(寒署假除外)。2以玛年上半年的初步安排如下:徐俊忠(马克思与我们同行,3月);张一兵(题目待定,4月);刘森林(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批判,5月);徐长福、郁建兴(马克思实践哲…  相似文献   

18.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邵华泽’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 1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加深对改革方针的认 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杨洛 重庆日报1983.3.5在全面改革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苏绍智人民日报 198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马克思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为人类服务”是马克思一生的光辉写照,也是马克思对人生的根本看法。马克思的人生观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结晶。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学习马克思“为人类服务”的人生理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的人生观经历了一个形成的过程。在马克思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为人类服务”的光辉思想。最早展示马克思“为人类服务”的高尚境界的,是马克思一八三五年中学毕业时所作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论文抒发了马克思追求崇高理想的宏伟抱负。  相似文献   

20.
1987年7月10日至13日,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庆祝潘菽教授从事心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六十周年暨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心理学工作者在认真讨论潘菽心理学思想的同时,还讨论了我国心理学的改革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倡议:一、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更加努力奋斗。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心理学的思想指导。三、大力加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