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悖论与颠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高对象是《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国内学者将该书译为《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一书的关键词。在齐泽克看来,崇高对象概念并不是拉康本人之发明,它来源于康德、黑格尔哲学,并为拉康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在许多地方都涉及到黑格尔,而在这些涉及到黑格尔的地方,表扬的话比批评的话更多。然而,就黑格尔辩证法而系统地、完整地分析和评价黑格尔的,要首推他的《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一文。该文是海德格尔1942—1943年为他举办的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究班所做的报告,1950年被收入《林中路》在法兰克福(美因)出版,后编入《全集》第5卷。在该文中,海德格尔逐段地、在一些地方甚至是逐字逐句地梳理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论的十六段文字,进行了一种表面看来严格按照文本、实际上是“六经注我”的诠释。这些诠释的一个最重要…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死于一八三一年,他留下的著作和讲稿很多,除生前出版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等著作外,大部分著作和讲稿是他死后由他学生整理出版的。黑格尔死后第二年,即一八三二年,他的学生米希勒等人即开始印行《黑格尔全集》,历时五十五年,到一八八七年出齐,共十五卷。这是第一部《黑格尔全集》,通称米希勒本。这部《全集》尚未出齐时,在一八四○年又印行第二版,编者米希勒对黑格尔的讲稿作了文字加工,读起来比较顺畅,编排上也讲究些,但距黑格尔原著稍远,不无走样。  相似文献   

4.
杨寿堪教授的新著《黑格尔哲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黑格尔思想的一个重要成果。本书对《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基本内容作了全面的考察、概述,对黑格尔哲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作了有见地的分  相似文献   

5.
西德“德国研究协会黑格尔委員会”,为了推动《历史的、批判的黑格尔全集》的編輯工作,創办了《黑格尔研究》,以刊載未发表过的黑格尔原著,分析黑格尔哲学和校勘黑格尔文献。該刊由尼可林和鮑格勒主編,波恩鮑菲尔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最近两年,我在给研究生逐句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过程中,感到该书从第一部分意识向第二部分自我意识的过渡是一个难点。一般来说,在黑格尔那里,意识是对一个对象的  相似文献   

7.
去年暑假在长春市委艺校举办了黑格尔哲学讲习班。由国内著名黑格尔专家张士芙教授主讲。共5讲:1、黑格尔哲学体系三部分之间的关系;2、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3、从西方近代哲学史看黑格尔关于如何把握“最高统一体”的理论;4、黑格尔的《逻辑学》;5、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此外还专门讲了“新黑格尔主义论人”。参加学习的有  相似文献   

8.
梁志学,1931年6月出生于山西定襄。195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费希特协会理事。主要著作有:《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和《费希特柏林时期的体系演变》。主要独译著作:费希特的《试评一切天启》、《伦理学体系》和黑格尔的《逻辑学》。合译著作: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论人的使命》、《现时代的根本特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和马赫的《感觉的分析》。主编《费…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梳理国外"新辩证法派"对《资本论》解释的基础上,使用文本对照的"互文性"的解读方法,阐明《资本论》前5章与黑格尔《逻辑学》的"存在论"和"本质论"相关范畴或环节之间的逻辑关联,一方面展现《逻辑学》对《资本论》的重要影响,表明马克思批判性地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一般运动形式,创造性地建构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资本形式的体系;另一方面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交换和生产方式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分析,充实和丰富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经验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王路 《哲学动态》2023,(8):82-92
贺麟先生很早就对黑格尔产生兴趣,开始研究黑格尔。他从1941年开始翻译和研究黑格尔的《小逻辑》,约十年后出版。该书影响了几代人,对中国的黑格尔研究、德国哲学研究乃至整个哲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贺先生认为,黑格尔哲学是一个整体,它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逻辑学,包括《逻辑学》《小逻辑》等著作,这部分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而自然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等都是应用逻辑学。所以,贺先生推崇和强调《小逻辑》,体现了他对黑格尔哲学最核心部分的认识。而且,这不仅是贺先生对黑格尔哲学的认识,也是他对德国哲学的认识,是他对哲学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访德观感     
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我在联邦德国波鸿市鲁尔大学的黑格尔档案馆进修和工作一年。现将有关观感笔录如下。一、黑格尔档案馆可以说,黑格尔档案馆是世界上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中心。它受州府杜塞尔多夫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科学院的委托,在著名哲学教授奥托·珀格勒的领导下,致力于历史评论版的新版黑格尔全集的出版工作。此外,它每年出版权威性的刊物《黑格尔研究》。为了配合对黑格尔著作的研究和出版,黑格尔档案馆设置了专门的图书馆。以德文版的黑格尔全集来说,从黑格尔去世后第二年(1832年),由米希勒等人出版的第一版《黑格尔全集》,到当今由奥托·珀格勒等教授主持出版的历史评论新版《黑格尔全集》,应有尽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研究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时常常陷入的一个误区是 :只在《哲学史讲演录》和《精神现象学》中探寻他的哲学史思想。这一点 ,甚至连文德尔班这样杰出的哲学史家也不能幸免。① 事实上 ,在这方面长期遭到忽视的逻辑学才以更深刻、更简要的方式表述了黑格尔的哲学史观念。众所周知 ,成熟时期的黑格尔的逻辑学包括以下两部著作 :一是初版于1812 -1816年的《逻辑学》 (研究者称其为《大逻辑》) ,1831年准备出第二版 ,但黑格尔刚写就“第二版序言”就去世了。二是初版于 1817年的《哲学体系第一部·逻辑学》 (研究者称其为《小逻辑》 ,贺麟先…  相似文献   

13.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也像在他对该书所作的附录中一样,社会认识的方法问题是人们注意的中心。因此,真理问题在那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毫不奇怪的。下面,我们将通过对比和分析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他的附录以及Э. 甘斯的附录谈谈黑格尔的真理观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国人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多从他的成熟时期的著作《精神现象学》开始,而黑格尔青年时代的哲学思想鲜为人知。宋祖良同志在贺麟先生指导下所写的博士论文《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列入湖南教育出版社《博士论丛》出版)。较全面地探讨了青年黑格尔的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思  相似文献   

15.
研究《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后期,通过学习黑格尔的逻辑学、自然哲学,马克思重塑了时间概念,并由此产生用黑格尔概念体系重构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设想。其《博士论文》便实现了这一设想:通过运用黑格尔实体—偶性论重构伊壁鸠鲁"时间是偶性的偶性"命题,马克思构建了自己的时间—实体理论:时间是实体的偶性之偶性,而偶性之偶性本身也是实体。马克思将这一理论命名为"异化"论,并指出人与其感官对象的"分裂"结构即影象—感官论是"异化"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们联系整个马列主义哲学的对象的定义来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对象的定义问题。不能把一定数量的定义的并存看作是哲学知识的科学性不足的标志。凡是研究结构复杂的客体的理论科学都会有这种情形。列宁在摘录黑格尔的《逻辑学》时指出:“定义可能有许多,因为对象有许多方面”,接着,他引用黑格尔的话:“被下定义的对象愈丰富,也就是说,它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传记的著名作家、黑格尔的学生罗森克朗茨在《黑格尔传》中说过:“一个哲学家的历史就是他的思想史、他的体系的形成史。”(《黑格尔传》,1844年柏林版,第21页)这句话当然十分适用于黑格尔。黑格尔正是凭他的庞大的客观唯心论辩证法体系而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随着他的体系的诞生,他也就成为完全成熟的思想家。在产生《精神现象学》  相似文献   

18.
一、“市民社会”的法哲学分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即俗称的所谓《184 3年手稿》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形成有极重要的作用 ,它标志着马克思从此开始摆脱黑格尔的决定性的影响 ,而走上独立的理论探索之路。《184 3年手稿》的中心问题是 ,在黑格尔那里 ,市民社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成政治国家的 ,以及在说明方式上黑格尔犯了怎样的错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认为 ,扬弃市民社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分离的根本办法和最终归宿 ,在于由市民社会进展到伦理国家。马克思在手稿中着力批判了这一点 ,他认为黑格尔所表现的正是把主权理解为国家的…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的伦理思想以他关于“道德法”和“伦理法”的区分以及对康德道德理论的批判而著名.本文的作者Mlen W.伍德从黑格尔早期关于道德问题的思考切入,以《自然法论文》、《精神现象学》以及《法哲学原理》为主要文本,较为系统地阐发了黑格尔对道德的批判.作者认为,黑格尔虽然批判了道德观点的空洞性、抽象性,但是赞同道德是伦理生活的一个方面和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黑格尔而言,道德不是形而上学的假设,它要在伦理生活中获得实现.黑格尔与康德的伦理思想并不完全对立,他们共享着同样的伦理价值、理性自治,只是黑格尔试图在康德伦理思想的基础上使道德走出主观性的应该、把伦理价值与社会和历史现实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导读》是科耶夫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重要成果。在这一解读中,科耶夫将黑格尔哲学发挥为三大主题:即主人—奴隶的辨证法、历史的终结与人的自由的实现,其中主人—奴隶的辩证法构成了整个解读的基础。在这一主题中,欲望、死亡、承认、劳动等内容被呈现出来,体现了科耶夫以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为中介对黑格尔哲学的创造性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