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早在1962年汉森就指出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拉卡托斯在1971年发表的《科学史及其合理重建》一文中继承和发扬了汉森的观点,呼吁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相互学习;科学哲学为科学史的理性重建提供规范方法论,而借助经规范解释的科学史又可以对  相似文献   

2.
科学进步问题牵涉到科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论问题。无疑,对科学进步的合理性作出合理的辩护是一件高难度的、极为有意义的工作。林定夷同志以实现这一任务为己任,继其著作《科学方法概论》之后,又著述《科学的进步与科学目标》(以下简称《进步与目标》)一书。现在,这本专著也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根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文章透露,第八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会议将于今年8月17日至22日在莫斯科,由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协会、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部主持召开。  相似文献   

4.
英国科学哲学家、英国学士院院士、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副院长乔纳森·科恩,曾任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会长和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会长、秘书长多年,在他任期内,由于他的努力,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国逻辑学会组成中国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委员会,正式参加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会长和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在1989年他率领英国哲学家代表团前来我国考察访问,做出了继续与中国进行哲学学术交流、继续进行中英暑期哲学学院项目的决定。现特摘译了JonathanAdler发表在《卫报》上的一篇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的哀思。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创造。这些发现、发明和创造究竟是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作出来的?这却是一个悬而未解、令人思索的问题。当代科学家爱因斯坦、科学史家李约瑟以及国内哲学界冯契先生等,都曾先后提出这一问题,并对此作了很有价值的思考和阐发。哲学要研究科学方法,哲学史要研究科学方法论史。探索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T.S.库恩(Thomas.S.Kuhn 1922—)是六十年代崛起的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他在科学史研究的基础上,于1962年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他关于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该书在科学界和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激烈的争论,库恩的科学观受到褒贬完全不同的评价。本文也试图对库恩的科学观中合理的因素及认识论方面的错误的倾向作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科学史后现代主义观的反思曹天予近年来有种种迹象表明后现代主义在科学史中越来越流行。它对学科的传统观点的挑战是严重的。不仅编史学工作的真理资格受到拒斥,而且历史事件的意义也被用当代文化加以解释,从而使历史失去了客观基础。进一步说,给历史事件以因果说明并勾画出其进步轨迹的任务被抛弃,取而代之的种种解释是玩弄文字游戏的结果。这一切都来源于后现代主义者否认理性和进步并提出一种取代科学史特征的概念体系。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不寻常的特色是其理论不理论化。后现代主义者攻击本质论,于是就没有一个前后一贯的观念体系可被视为“本质的后现代主义”。有多少后现代主义者就有多少后现代主义。作为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主要由法国哲学家提出,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批判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全部批判集中于启蒙时代的理性概念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若要坚持科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严格的认知标准,放弃把事实当作解释的基础的思想(即解释的成败取决于它忠于事实的程度)是很困难的。如果不要求史学著作的真实性,历史学家以认知为基础的责任就无从谈起,而在科学史学实践中就会产生“怎么都行”的混乱局面。(欣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第3期)对科学史后现代主  相似文献   

8.
美国内华达州大学哲学系托马斯·尼■斯(T·Nickles)1986年7月29日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了《科学发现:几个当代的哲学问题》的学术报告,现简要报导如下:尼柯斯教授认为在过去三十年,尤其是过去十年间哲学界对科学发现方法论以及科学研究过程的研究兴趣得到了戏剧性的恢复。直到1965年左右,在库恩使哲学界普及科学史之前,美国和西欧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哲学是波普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在这些观点看来,科学发现不过是直觉的非结构的心理上的闪现,根本谈不上合理性和方  相似文献   

9.
科学革命问题是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科学革命的有关问题作了各自的阐发,本文对此作一概述,以求引起更深入的研究。科学革命的实质大多数论者同意科学革命的实质不能归结为某种具体科学理论的改变,而是科学知识大厦中更为根本的某些成分的变革。这是因为具体的科学理论是变动不居的,如果把科学革命视为具体理论的改变,就会导出科学革命不断发生的结论。这与科学史实不相符合。而这恰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现既是科学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科学史的一个中心问题,但这两个学科对此问题的探讨方式是大相径庭的。科学哲学家主要关心的是科学理论的证实(或否证),而不是理论的起源或获得理论的过程。事实上,不久之前,大部分科学哲学家还在否认发现过程理论的可能性,而且,这种观点在这一学科中大概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不过,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对发现感兴趣的一股涓涓溪水已经发展成了一条相当可观的河流。  相似文献   

11.
科学思想史是科学史研究的深层发展。一般说来,这种深层发展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它是科学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认为,科学史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经验阶段,这也是科学史研究的早期阶段,其特点以收集材料,陈述、描述科学事实为主。2.内史论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科学的内在逻辑矛盾是科学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  相似文献   

12.
哲学文问题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它们所涉及的是这门科学的哪一部分。在目前,当唯心主义哲学企图对西方各族人民所创立的基本精神价值作过高评价的时候,这些问题获得了特殊的意义。在战后时期,国外哲学史著作的数量急剧增加。原来那些最畅销的著作被人加以修订和重新出版。出现了许多方法论的著作。哲学的影响还扩大到其他知识领域及其历史。在唯物史观的影响下,文化史家、科学史家、技术史家、艺术史家试图从哲学的角度阐明在这些科学中当研究共历史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而又不能借助各门  相似文献   

13.
马列主义哲学的一般问题等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社会学的若干迫切问题》(论文集);《科学——哲学——意识形态: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迫切问题》;编《从苏共二十五人的决议和苏联新宪法的内容的角度来看马列主义哲学的若干迫切问题的发展:1978年10月24-25日各加盟共和国的科学理论代表大会的材料》;编《物质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编《哲学研究》(论文集,第二卷);《唯物史观与自然科学》。教科书、哲学教学法 编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18~22日,由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与美国匹兹堡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清华—匹大科学哲学暑假学院”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匹兹堡大学长期以来在科学哲学方向居世界领先地位。其科学哲学方向由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哲学系、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5.
第12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纪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巍  蒋劲松 《哲学动态》2003,(11):39-41
20 0 3年 8月 7日至 13日 ,第 12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在西班牙奥维耶多召开 ,来自世界各国的 60 0多名学者与会。这次会议由隶属“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协会” (InternationalUnionofHistoryandPhiloso phyofScience ,简称IUHPS)的“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 (DivisionofLogic ,Methodology ,andPhilosophyofScience ,简称DLMPS)主办。IUHPS由两个分会组成 ,即 1947年成立的“科学史分会” (DivisionofHistoryofScience ,简称DHS)和 1949年成立的“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 (DLMPS)。 1947年 ,…  相似文献   

16.
由科学史与科学的哲学国际联合会主持的逻辑、方法论与科学的哲学国际大会将于1964年8月26日至9月2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举行。在此会之前将有于8月24日及25日在同一地点举行的关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自然科学对哲学的影响及其新的表现形式王兵一、科学史研究以科学哲学为中介对现代哲学影响日益深刻。科学史作为一门对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认识、反思和研究的学科,其性质联系了科学和认识论两大领域。它通过科学哲学这个中间环节推动了哲学认识的深化。首先,...  相似文献   

18.
第八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1987年8月17日至22日在莫斯科举行。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属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的分会之一。1987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科学与技术哲学研究会)和逻辑学会正式联合参加了这个分会,并派出二十多位代表出席这次大会,其中大多在会上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19.
一、库恩议题有关库恩理论的争论,通常分为这样两类独立的问题:其一是,库恩理论及其相关概念的实际意义;其二是,相对于整个科学史和各个科学学科的历史而言,这些理论和概念的适用程度。在尝试阐明库恩理论的意义时,人们碰到的典型困难就是,在库思前后发表的著作中影响库恩观点的诸多变化。无论一个人对库恩的实际观点的价值所作的评价如何,至少有一项不可否认的功绩一定要归功于他的工作,这就是,他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以及其他思想领域)的讨论提出了一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与核心哲学之间早先亲密的关系开始急剧改变,库恩和他的同时代人提出了科学哲学独具匠心的问题,带来了多少有着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色彩的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发展。理论选择的传统哲学说明遭到拒斥,而社会学说明获得优先地位,科学哲学开始远离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不可通约性论题是对实证主义更为激进的背离,它在自我承诺意义上的所有明显影响,可被视为保守的和过时的。在科学哲学开始倾向于自然主义方法时,库恩思想中却出现了一种先验的方法;在其科学哲学的注意力从范式转移到不可通约性时,哲学的潮流再一次朝向了相反方向。在拒绝同时代科学哲学的一些方面时,库恩无意间让自己与实证主义保持一致。科学哲学对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已变得更顺应和开放,重新评价库恩所放弃的那些具有自然主义因素的思想的时机已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