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乐     
段国栋 《天风》2005,(4):35-35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39:9)。 默然无语是担当、忍耐、宽恕与爱的最高表达境界。 当耶稣一次又一次被带到那些所谓的"审判官"面前接受"询问"、"审判"时,我们看到他更多的时候是 选择沉默的。 当他最后面对自己的同胞对他的恶意扭曲高声叫嚣着"钉他上十字架"时,他选择了坦然无惧面对;选择 了顺服天父所要他背负的十字架;选择了无限宽恕的默然无语。 他用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鲜血回答了一切!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审判"是《诗篇》82篇基本主题之一,并从希伯来词"审判"出发,解析了该诗"审判"主题的意义层次,其具体表现为:"审判"是耶和华实现公义之途径,是以色列上帝公义的有力武器,它也体现了耶和华在宇宙的基本职能。而诗歌中"天上审判"的主题实际关注的却是人间"地上公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事上诉权在各国民事诉讼立法中有着较为一致的法理基础和相异的分配模式.应当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现存的民事上诉权的分配模式,确立对裁定与判决的民事上诉权的不同程序规则,对判决的民事上诉权实行一次分配与有条件的二次分配相结合的程序规则;确立对判决的民事上诉权行使的"越级上诉"规则,确立上诉审判决不加重上诉人的民事责任规则.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生病住院,检测出是艾滋病,婆婆不让我回家,不让我见孩子,心里很苦,只好到处跑,是‘佛光之家'接纳了我,鼓励我活下去,我就感觉到自己还有一点希望."一位西双版纳的艾滋病患者说. "佛光之家"的负责人岩罕恩说,我们管这些艾滋病患者叫"家人".  相似文献   

5.
我这次到豫南山中写生,使我又一次感受了久违的鲜活.如果说以前的写生是到生活中去化解案头上学习的传统笔墨和经营,那么这一次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万类性情",学会用心与自然交流并抉微择要,为我所用.特别是与山中人的交流,他们的朴素和毫不掩饰的热情与那山那水一样厚重、清淳.  相似文献   

6.
直至今日,"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个说法依旧颇有争议。关于"得救"一词的解释,笼统而言乃是指得到神的救恩,一方面看,是指神将人从罪恶捆绑中、从世界引诱中、从自我堕落中救出来,另一方面也是借着耶稣基督,人类从与神为敌的关系转变成为神的儿女,神将人从他的愤怒中挽回,使人从他的公义审判下因耶稣基督慈爱的代赎而得拯救。  相似文献   

7.
严锡禹 《天风》2008,(18):12-13
一 耶稣在讲道的时候,喜欢用一个词amen,英文译为truly,中文译为"实在",或者"实实在在".前三福音喜欢用"实在",第四福音喜欢用"实实在在".在前三福音中,耶稣常常讲"我实在告诉你们",这样的话共有54次.在第四福音中,耶稣的这句话被译为"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共有25次.这样,总共就用了79次.  相似文献   

8.
司法平衡理念是指裁判者以实现司法公正为目的,以结果为导向,对当事人之间已失衡的利益关系作出实质性衡量和判断,将之恢复至平衡状态,实现"和谐司法".在民事审判中确立司法平衡理念,是凸现司法能动作用、提高司法审判能力、回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默想(8) 审判规定人只死一次,这以后就是审判。第一端人死后,接着便是天主审判,就是说,我们的灵魂一离开肉身,就像一个被告那样要站在天主台前,听候审判。的确,在世界末日,从天主创造人类直到最后一个人,将聚集在一起,听候天主最后的决定。可是在此之前,每日有很多死亡的人,信德道理告诉我们,这也是我们圣教会基本道理之一,每天死亡的人,个个要站在天主面前,经过个别的审问。  相似文献   

10.
自清末以来,著名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张亦镜开始探讨基督教本色神学问题。他站在"基督教审判文化"的立场上对中国文化进行选择性审判:对儒家思想、祭祖和佛教基本上持批判的态度,原因是神的作为印迹较少;对道教和墨学持欣赏的态度,原因是神的作为印迹较多。虽然这种选择性审判中国文化不免带有武断粗糙之嫌,但还是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一条中间本色神学路线,这条路线兼顾了中国人与基督信仰的"双面人"特点,可以为当今基督教本色神学提供一个思考的维度。  相似文献   

11.
曲昇霞 《学海》2014,(6):157-161
我国儿童保护问题频发与民事司法救济应对乏力,体现出未成年人民事审判改革还在浅滩,要实现制度的深入发展必须关照其应有的制度品性。本文从日本未成年人民事审判的理念、定位与制度结构中分析其机理,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尝试构建我国"双轨制"的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制度体系。该体系包括以未成年人人事诉讼与家事审判为核心的专门审判程序、以法定代理制度与特殊保护规定相结合的普通审判程序。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双轨并行",是彰显未成年人民事审判特质,传承少年司法经验,对未成年人深度司法关怀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2.
郭为 《天风》2022,(9):47-48
一次,女儿的班主任问:"如果爸爸妈妈给你们生个弟弟妹妹,你们愿意吗?"我问孩子怎么回答的,她的答案是,不想要弟弟妹妹,因为他们会打扰她看书、写字.虽然理由令我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做那不愿意被打扰的人. 实际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别人打扰.记得有一次,我正看着一本喜爱的书,看得入迷,妻子却让我帮忙做其他的事情,我不忍释卷,心里有些不情愿.后来,良心受到责备,深感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足.  相似文献   

13.
<正>移情剖析(一)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她正在跟督导讨论一个刚做了三次的新个案。咨询师:"这次我想讨论一个新个案,我刚接手做了3次。最近一次发生了一些事情我不太有把握,我想和您探讨。"督导:"请你先介绍一下个案的简单背景。"咨询师:"这是一名正在读研的女生,她由于情绪低落走进咨询室。我们一共有三次面谈,每一次她都塑造出不同的形象,第一次是  相似文献   

14.
牧声 《天风》2009,(10):53-53
卜易生说:“写作是一个人坐着审判自己。”而我同样要说:“讲道是站着在众人面前审判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丁施恩 《天风》2009,(9):8-9
经文:出8:-10: 基督徒需要明确祷告的对象,就是上帝.让我们一起思考祷告的几个"度": 一、祷告的角度 <出埃及记>10章16至17节记载:法老急忙召了摩西、亚伦来,说:"我得罪耶和华你们的神,又得罪了你们.现在求你,只这一次,饶恕我的罪,求耶和华你们的神,使我脱离这一次的死亡."请注意,法老请求摩西赦免他的罪,他求的对象错了,祷告的角度偏了,因为我们乃是向上帝祷告.  相似文献   

16.
陈泽民 《天风》2008,(1):34-37
在校庆这个大家高兴的日子里,能有机会与大家谈谈关于中国教会神学建设的问题,我非常乐意. 大家都知道<金陵神学文选>已出版了,我觉得该"文选"得以在校庆之前出版、问世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准备藉着这本书、丁光训主教的序言以及汪维藩教授和我不久前在美国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所提供的两篇论文的大概意思与大家谈一谈,实际上这就是关于中国教会神学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丁光训 《天风》2008,(3):9-9
各位代表: 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今天顺利在北京召开,我很高兴.会前,我得到了大会的邀请,本想来参加今天的大会,由于天冷和我年龄的关系,很多朋友动员我不来为好,我也就"服从"了.因为我是一个听话的老人.  相似文献   

18.
倪梁康 《世界哲学》2005,(5):97-98,106
赵汀阳的文章,读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想要反驳的冲动.至少在我这里已经发生了两次.前次曾因他的一篇文章②,使我没能忍得住把那封给他的回信放过夜.这次也相差无几.我想可能是因为他所赋予其语言的力度所致.--这里只说"语言的力度"."思想的力度"允后再议.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经济主体缺乏诚信,交易行为则难以进行.企业诚信的实现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生长的环境,政府在培育诚信的生长环境这一公共资源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使得伦理要求制度化,帮助他们的企业建立伦理自控机制,明确并落实伦理责任,以实现诚信.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比较早地由政府通过立法,运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帮助企业建立伦理自控机制,明确伦理责任,切实有效地维护诚信的生长.美国于1991年11月1日颁布并开始实施的"组织的审判准则"就是这样一项法规.它不仅对美国国内企业诚信的维护起了推动作用,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欧洲诸国、加拿大、南非等)企业诚信的建立也起了促进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组织的审判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内容和影响,说明政府在运用法律,建立企业内在自控机制,落实伦理责任,实现诚信中的作用,以期对中国经济伦理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六)耶稣基督的启示 使徒约翰所记录的,是耶稣基督的启示."启示",原义为"揭开真相".就约翰当时而言,是揭开"必要快成的事"(参启1∶1). 这必要快成的事,包括教会受审判并被妆饰成基督的新妇;善与恶的大决战,并以基督的胜利告终,等等. 人往往只看眼前,不看将来.若不是对圣善的最终胜利丧失信心;便是随波逐流,不考虑将要面对的审判. 人需要启示,需要远见,需要忧患意识,需要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