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晶 《天风》2005,(3):47-47
满腔热情地踏上息烽--这片宁静繁荣的土地,踏上这片一年多来一直牵挂的土地……  相似文献   

2.
姜子金 《天风》2010,(7):22-22
<正>2010年4月18日,是我人生中难忘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终于踏上了神赐给以色列的迦南地。当飞机  相似文献   

3.
成和 《佛教文化》2016,(4):34-41
七年前,已获得中国佛学院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五年的体恒法师踏上了佛教故乡——印度这片神圣的土地,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西藏——世界的屋脊。那里碧蓝纯净的天空、人们纯朴的笑脸以及神秘的藏传佛教都使人们无限向往着要踏上那片土地。2005年8月我终于有机会实现了多年的愿望,来到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西藏的近半个月里,我无意中找到了大学本科时的藏族同学,并无意中走进了一片我始料未及的世界——拉萨市中心的“藏回”穆斯林社区。拉萨的“藏回”穆斯林社区紧紧地挨着八角街。有一条窄窄的大约500米的巷子与八角街连接。从八角街最著名的酒吧玛吉阿米往巷子里走不到3分钟,就可以看到门面辉煌的拉萨大清真寺了。这儿,戴白帽的穆斯林和头缠辫子的康巴汉子们…  相似文献   

5.
应印度社科理事会的邀请,最近到印度进行了半个月的学术访问。在高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日,再次踏上这块古老的土地,我多少怀着些许对“新”的期待。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的是,一切似乎都一如昨日,印度还是我熟悉的印度:街道没有变宽,树丛依然茂密,女人们身上披了千年的纱丽仍旧鲜艳,成群结队的印度教神牛也一如  相似文献   

6.
苗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体系.东部苗族土地神崇拜深受武陵山地区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职能的土地神类型和丰富多彩的祭祀仪式,其中合寨祭祀土地神最具代表性.东部苗族土地神崇拜受到周边汉族土地神信仰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混融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土地神崇拜的文化内涵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迁.土地神祭祀仪式数量的减少、程序的简化,仪式主持者的缺失,以及民众信仰虔诚度的下降,都反映出东部苗族民间信仰的衰微趋势.  相似文献   

7.
林子 《天风》2001,(5):16-17
很有幸,受中国基督教农村工作委员会的委派,暑期到了四季如春、风光如画的云南.作为神学生,在2000年暑期这个很有几记念意义的时刻,走进怒江大峡谷,领略一下怒江的风采,感受峡谷中傈僳族弟兄姊妹的热情,倾听山水流畅如悠悠感恩的歌……但是,在中国教会进入秋的收获季节时,怒江,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的每一片青青绿草却去呼唤春的脚步,祈盼春雨的滋润.  相似文献   

8.
平凡的事奉     
陈有林 《天风》2001,(8):27
我的家乡是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在地区里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县,从这里我踏上了蒙召事奉之路。浙江神学院毕业事奉至今已有9个年头了,经历了神美好的带领和弟兄姊妹的托付、希望,活出基督生命的精彩。 刚开始在教会专职事奉时,每月只有120元生活费,但也有人不理解地说:这太多了,别人做主的工作都不拿的。似乎传道人以福音养生是不应当的。然而这并没有拦阻我一颗事奉的心和尽心的作工。住  相似文献   

9.
关于波塞冬崇拜的起源,希罗多德和柏拉图已提出过假设,但不能令人信服.现代学者从语源学的角度入手,推断波塞冬最早是一名土地神.该观点被学界广泛接受,但未能解释他为何从土地神演变为集海神、震地之神和马神于一身的神明.实际上,这些神职之间的连接点均和土地有关,这进一步肯定波塞冬原为土地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不知不觉,岁月已过而立之年数载,人生的沧桑,踯躅徘徊,铸造了我坚强的性格。神爱特别的拣选,从而我踏上了奉献传福音的灵程之路……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两年的神学院深造,弹指瞬间,神的托付,家乡教会的渴盼,满怀信心的我,返回了穷乡僻壤的故土——单县,一干就是两年。两年的传道生涯,孕育了我灵命生长的新芽。对神的工作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废寝忘食,常常头顶满天星斗而出,身披月亮而归,其间的酸辣苦甜,似笔墨难以赘述。性情脆弱的我,时常同眼泪共枕,亦决无半点  相似文献   

11.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唐朝杰出诗人王维的名句 ,曾经激动过多少文人雅士的心。今年九月初的某一天我终于踏上了这片想往已久的土地。站在苍茫无垠的戈壁砂滩 ,我仿佛听见三藏法师步入西域、万里远行的脚步声。我知道 ,千年的历史已被层层黄砂淹没 ,阳关也早已成为千古名句中的一段绝唱 ,遥望天际无限 ,我想象着几千年来被传颂的浪漫故事。此刻 ,我的心情格外激动 ,不仅因为我憧憬洒满丝绸之路的灿烂文化 ,更是因为我来到这里 ,不是作为一个观光旅游客 ,而是为参加国际教育志愿者活动而来。我们从万里迢迢的日本来到佛…  相似文献   

12.
马婷婷 《天风》2006,(23):29
回乡的日子,正逢苹果成熟之季……每个人都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故土,无论贫瘠或是丰饶,内心深处总是深爱着那片养育自己的土地。就像每一颗心灵都拥有一方归属于自己的信仰沃土一样。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我和母亲踏上东去的列车,一路的疲惫又伴着一路的欢笑,在上帝的护佑下,回到了美丽的故乡。城市呆久了的我,心灵深处极度渴望拥有一片宁静的土地,默默地守在那里。采撷一季丰收的果实,身体是劳累的,但心却会萌生一种极致的踏实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3.
骆振芳 《天风》1994,(12):34-35
4月21日晚六时半我所乘的中国民航飞机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英国的土地。阔别43年曾教过我新约的英国老师李霖朴牧师(Rev.Philip Lee—Woolf)特来飞机场接我。他恐怕离别多年认不出我来,手中举着一个大纸牌,上面用英文写着“欢迎骆振芳教授”几个大字。他已经是78岁高龄。  相似文献   

14.
1492年10月12日,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并不知道自己踏上了新大陆。他和他的船员们以为,已经跨越了横隔于西欧和东亚之间的大洋,或者至少已靠近马可·波罗描写的那充满财富的土地。对于马可·波罗的著作,哥伦布这个热那亚人早已拜读,而他的船员们虽然一知半解,却跃跃欲试,反应热烈。总之,哥伦布踏上了这片土地,但初登岸时对其认识,比之费尔瑙·杜尔莫(即为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效力的船长一亚速尔群岛的特塞拉岛受赠人弗拉芒·费迪南·万·奥尔门)曾在若昂二世面前提出过的想法更  相似文献   

15.
"离开"、 "联合"、 "一体"构成了婚姻帐篷的三大支架,缺少其一,这帐篷就支搭不起来.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 (创2:24)这是上帝给完美婚姻的一个概念.当神在伊甸园创造了第一对情侣亚当和夏娃后,当亚当向夏娃唱起了第一首情歌:你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内之后,圣经就给人一个打开婚姻之门的按钮: "离"、 "合"、 "一".这是完美婚姻的秩序和基本要素.婚姻在"离开"、 "联合"、 "一体"之后,这个婚姻组成的条件就已经完满了,是以句号作为结束的.有了法律的保障,有了爱的联合,有了和谐一体的生活,这就是一个最完美的婚姻.  相似文献   

16.
在天主圣三的爱中生活马百龄凯瑟琳·莫里·拉柯纳教授(CatherineMowryLacugna)离开人世一年了。我在圣母大学学习时,她是神学系最年轻的教授,她主讲“天主圣三论”。我因神学基础差,很晚才修这门课。在学习中,拉柯纳教授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教...  相似文献   

17.
黄广尧 《天风》1995,(3):6-7
顺服神的旨意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8—9) 我们明白了神的旨意,就要顺从神的旨意,不要偏行己路。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旨意成全。”对于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相似文献   

18.
正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古城区东部,是苏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园区建区才几十年,但是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已经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和生存。与其他江南地区一样,苏州工业园区百姓的信仰同属于太湖流域信仰的范围。这里的民众,除了信仰传统的道教神明,还信仰一些具有地方色彩的本地神明。这些神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其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不小的影响。土谷神信仰便是园区百姓信仰的本地神明之一。土谷神和其他神一样,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种精神寄托。但土谷神之于民众,似乎与其他神比起来显得更为重要,这主要是与百姓赋予土地神的职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一粒麦子     
海金华 《天风》2008,(6):35-35
该醒了. 春,舒展了它娇艳的身躯,挂在门顶,在进出之间,微笑着注视我生命的每一个细节. 我来了. 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弱的胳膊,紧扶我锈钝的犁,深耕.可深埋在土里的石块、树根……磕绊着犁头,耗尽了我的体力.汗流浃背,四肢发颤,我多想让自己的肉体与灵魂都消融在那刚刚开垦的土地上,和着泥土的气息.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上帝在给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予我责任--一粒麦子的成长与收割.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的初春,我们借回族金石调研的机会,又一次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深切地感受到它迷人的魅力。这里不仅雪峰逶迤,湖泊旖旎,江河浩荡,引人入胜,而且更鼓舞人心和让人难忘的是,这里多样的民族、多样的文化交相辉映、融合共存。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美丽乡村,到处都是世居在这里的26个民族和睦相处、共生共荣的和谐场景,到处是友爱互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