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单的爱     
那年,奶奶因病住院。在医院时,奶奶对我们说,她常常梦到爷爷找了个新奶奶,不要她了。我们听后大笑不已。当时爷爷也在场,但他只是淡淡地对奶奶说了一句:“在我眼中,谁也没你好!”  相似文献   

2.
柔弱的力量     
一位年长的女士,有个极调皮的孙儿,但在她面前,孙儿乖巧.和她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孙儿第一次到她那儿小住,见面的那一刻,她以赞誉的口吻说,你的长相很有雕塑感,当模特非常合适,能不能坐在院子里让奶奶做个雕塑呢?调皮的孩子听了奶奶的赞誉,心里甜滋滋的,乖乖地静坐了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3.
两把单人春秋椅,一张小茶几,两位老人,两只苍老的手相互握着——这是我的爷爷和奶奶。从奶奶52岁双目失明那天起,爷爷和奶奶的手就这样紧紧相握,可能比以往几十年中握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奶奶失明的几十年里,不再干什么活儿,她唯一不曾放弃的是家里所有柜子的钥匙。每一个柜子都上着锁,沉沉的钥匙始终挂在奶奶腰间。需要拿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4.
芸芸听到奶奶生病的消息虽然心里有些着急,但情绪变化不大;她认为,生病是人之常事,老人生病更不足为怪。当听到奶奶住院的消息,焦急心理得到加强,且添了几分担忧,使焦急演化为焦虑。在医院里,她看到奶奶痛苦的病态,焦虑心理激化,增添了几分悲哀;出于对医院的信任寄托,这种悲哀没有流露。当看到奶奶病入膏肓,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冲出病房  相似文献   

5.
我每周末都由县城回到镇上的家。无论天晴下雨,奶奶都坐在台阶的藤椅上,向着我的方向痴痴地看着。一直要等我上前挠挠她的手心,她这才用手搭在眼帘上:“春宝回来了。”她已经看不太清楚人。我再用手指温柔地梳理她的头发,她确定了:“春宝回来了!”我大声说:“是呀!是我!”其实她听不见。我挨挨她的脸,她灿烂地笑起来,拉着我去她屋里。她将姑姑叔叔们送来的东西留了下来:软乎乎的饼干,大枣,绵软的糖果。  相似文献   

6.
今年27岁的倩倩,大学毕业后孤身一人分配到了边远地区。工作的地方很封闭、很落后,所以她感到特别孤独,心里更加封闭。她经常感到一片茫然,感情无所寄托。到现在她已经5年没有回家了,也很少和家里联系。倩倩从小没有快乐和幸福,3岁的时候,妈妈去世了。大约在她8岁的时候,爸爸再婚了。此后倩倩一直是跟奶奶生活的。12岁的时候,奶奶又不幸离开了她。她带着很深的伤痛,再次回到了爸爸的家中。这时候,她已  相似文献   

7.
三只冻秋梨     
正父母亲被下放到乡下那些年,家境困顿,为了生计,为了筹措几个孩子的学费,母亲变卖了家里的许多东西。那年寒冬腊月,奶奶病了,没什么好的医药,她就躺在炕上,闭着眼,瘦小的身体蜷在被子里。母亲常常在外屋偷偷哭泣,可她是个蹩脚的儿媳。读书人出身的母亲,做家务、  相似文献   

8.
守望     
正一张旧时的相片把我的记忆拽回到多年以前。这是一个农家小院,院内有一棵桂花树和一棵梨树,离树不远的院内场地上,堆满了钉耙、锄头、桌子、椅子、竹篮……原本的这份宁静被村头的拆迁公告打破了。经过几轮商谈,房子被拆了,奶奶和我们一起住到城区的房子里。妈妈说奶奶正好开始享清福。奶奶自己也说:"再也不用下地做事了。"妈妈做好晚饭后,经常看不到奶奶的身影,有时等很久都不见她回来。问她时,她总是说找  相似文献   

9.
奶奶的七夕     
正七夕按说是年轻人才在意的浪漫情人节,而我年过九旬的奶奶,却年年都要郑重其事地过七夕。爷爷是牛郎,不到30岁就英年早逝。奶奶是织女,她带着一双儿女苦熬日月。即使天人永隔,奶奶依然愿意相信,七月初七,是爷爷和她相会的日子。七夕,天蒙蒙亮,奶奶就早早起床了。她对镜梳妆,换上最得体的衣裳,洒水打扫厅堂,在爷爷的照片前上香、摆好贡品。然后奶奶开始生火做饭,她总要  相似文献   

10.
奶奶的吊筐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大字不识,没文化是肯定的了。因为没进过学堂,所以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她娘家姓冯,据她回忆,家里人和街坊邻居都喊她四丫。嫁给爷爷后,姓氏随夫,便成了赵冯氏,一直到离世,灵牌上也是这么写的。  相似文献   

11.
讨饭奶奶     
讨饭奶奶是我的一个远房奶奶,一个人住在一间草屋里。听说她年轻时,很能干,插秧、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她还会剪鞋样,天上飞过什么,就能剪出什么,地上长出什么,  相似文献   

12.
棉被     
正我是盖着奶奶的棉被长大的。奶奶住在农村,我长在城市。奶奶对我的疼爱,絮在暖暖的、厚实的棉被里,包裹了我17年。棉被,就是奶奶嵌入我生命中的爱。奶奶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我爸爸最小,大学毕业后结婚晚,婚后7年才迎来我。我出生那年,奶奶已经78岁了。我是她孙辈中最小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正网红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有些因恶搞、作秀、炒作而深受诟病,而李子柒的出现恰似一股清流,她插秧种田、酿酒烹饪、制衣造纸,乐在其中,把农村劳作和柴米油盐变成了田园诗,她用古风古韵的唯美视频传播着中国文化。李子柒命途多舛,从小成了孤儿,跟奶奶生活,14岁时辍学外出打工,经历了八年的漂泊生活,做过饭店服务员、酒吧DJ。城市打拼并没有改变她的人生,而是让她尝尽了生存的艰难。2012年,奶奶生病,孝顺的子柒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毅然回到乡村陪伴奶奶,她说:"离得近一点,我也安心一些。"  相似文献   

14.
我不到一岁时到了内蒙古西部边陲小镇巴音,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的祖上世代出大阿訇、满拉,奶奶本人为女阿訇,能将114章的阿拉伯文的《古兰经》全部背诵。按照汉人的讲法,奶奶应是出生书香门第之家的女知识分子。她人长得白净、丰腴,一双黄褐色的大眼睛柔和清亮。即便喝斥人,也不存在柳眉倒立,目  相似文献   

15.
唐莉是一所封闭中学初一的女生。几次小考下来,她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都令师生们惊叹不已,每次都是6个班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6.
意雯 《天风》2014,(6):59-59
【浙江在线】在浙江台州市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基督徒李玉花奶奶,1998年孙子出车祸全身瘫痪后,她寸步不离地照顾孙子。每隔2小时,李奶奶就得帮孙子翻一次身。15年来,5400多个日夜,老人已经重复相同的动作6万多次。需要3个人才能做到的看护工作,她一个人做到了。  相似文献   

17.
[典型案例] 晓婷是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在一个月色溶溶的晚上,她来到心理咨询室向我倾诉了她的苦恼: 我好像是得了一种心病或是神经病,自从去年我奶奶去世以后,我做了几次噩梦,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抱着阿尔姗娜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遇到一个小女孩,大约三岁吧,指着旁边一个小男孩骑的漂亮小自行车对奶奶说:我现在就要给妈妈打电话,让她下班后把这个车给我买回来!奶奶哄劝她:不过现在你妈妈正在上班呢,待会给她打好不好?小女孩立刻生了气,一边拍打着奶奶,一边哭闹着要手机。奶奶说没有带手机来,  相似文献   

19.
忆外婆     
正记不清楚是哪一年了,总之我才几岁大。在一条老巷连溪坑的过道上,流转着绵长的老生腔。奶奶牵着我踌躇:"见了外婆,你一定要喊她,记着啊!"我有个坏毛病,爷爷奶奶之外的人,任是谁也不会喊,也许是我在襁褓时就由他俩抚养的缘故。黄漆木门敞开,沙发上坐了个老太,瞪大眼睛听唱片。我不禁傻眼,我从未见过那么大块头的人,那肚子快能给奶奶做一张肉床了。奶奶说她就是外婆,要  相似文献   

20.
一颗恒星     
初学院的孩子们心里有一颗不没落的星、明亮的星;她照耀着孩子的生命茁壮成长,也时常打开孩子的记忆……啊,这颗星就是受人尊敬的闫修女!清晨,跪在她的灵床前,注视着那张熟睡的脸,叫一声闫姑,喊几声闫修女,梗塞了喉咙,多情的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她走了,蒙主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