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佛教音乐与现代音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和佛教音乐传入我国后,经过僧人们的长期摸索和实践,逐渐地融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于一炉,形成了以“远、虚、淡、静”为特征的中国佛教音乐,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一部分。尤其是自中唐以后随着禅宗的出现,佛教音乐对传统文人的人生追求、文艺创作、审美情趣以及对我国民间和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佛教音乐的特点 所谓佛教音乐是指在佛教寺庙中僧人进行佛事弘法时的唱诵,也就是佛教称为“梵呗”的一种仪式音乐。包括当代流行的“课诵音乐”、“焰口音乐”和“水陆音乐”三种常行的仪轨佛事音乐。到了近代…  相似文献   

2.
我与佛教音乐有缘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顾从1960年起的四十年来,我从事收集民间音乐〈包括佛教音乐〉的前前后后,真是令人欣慰、也心酸。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60年代初,中央文化部提出要以收集民间音乐,70年代初,中央文化部提出要收集民间音乐,70年代末,国家要出版十大集成,其中包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有幸这两次任务,在新乡市都落在了我的肩上,说起来,这是由于领导对我的信任和重用。有关佛教音乐的收集,第一次通过摸底调查,并在北站区文化部门的协助下,找到了该区东张门大队的佛教音乐组,他们在六十年前曾师承于…  相似文献   

3.
佛教音乐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文化融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佛教音乐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过程。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阶段;二、自东晋至齐梁的华化及多样化阶段;三、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阶段;四、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阶段。 佛教初传时期在华传授梵呗的僧人,大都是西域或天竺人,他们所传梵呗,应该是西域风格的佛曲。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些异国风味的“胡呗”似缺广泛流…  相似文献   

4.
唐静 《佛教文化》2009,(4):64-69
引言 近一百年来,中国的政治文化斗争都曾指向过宗教及其文化,自清末政府在维新派影响下公布“废庙兴学令”开始,宗教就几乎成了迷信的同义词。“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更是将宗教文化及一切与宗教有关的东西全部摒弃,中国的音乐家们,也因此而忽略了对中国宗教音乐的研究。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学术思想逐渐活跃,中国宗教音乐逐渐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他们开始全力投身于中国各地宗教音乐的挖掘、抢救、整理、研究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人在对九华山佛教音乐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关于九华山佛教音乐方面的资料非常少,  相似文献   

5.
天台宗与中国佛教任继愈佛教自印度次大陆传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交流融会过程,形成中国佛教。中国佛教有佛教外来文化因素,又有中国文化特色,它是中国化了的佛教,而不是“佛教在中国”。它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三...  相似文献   

6.
<正>传承至今的洋县佛教音乐以音乐的形态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佛教文化、民俗以及审美旨趣等内容,成为佛教与民间世俗社会融合的典型的文化现象,为文化学、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例证。洋县佛教音乐分布于陕西省汉中洋县,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形成,经历了唐宋的成熟期、明代和清代的鼎盛期,已经有1400余年的传承历史。洋县佛教音乐不但是陕西佛教音乐的缩影,也是西部民间佛教音乐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7.
梁虹 《中国宗教》2022,(8):70-71
<正>仪式音乐是佛教仪式中极其重要的要素,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佛教的仪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其实质是作为信仰主体的人对佛教义理进行诠释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即佛法的外化,其根本目的在“礼佛”“供佛”“诵佛”。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的佛教仪轨音乐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印度婆罗门教时期的吠陀经典。《土观宗派源流》认为:“吠陀经典是印度最早的经典,为印度宗教、哲学和文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佛教音乐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与我国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以宁静、致远、肃穆、平和为独特风格的宗教音乐,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既是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珍贵资料,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台山佛乐分青庙与黄庙两种。青庙音乐中有伴奏念经的经文音乐和以乐器为主的经外音乐,这里专指青庙音乐中的经外音乐。它与北京智化寺京音乐、福建南乐、西安古乐并称为我国四大古乐,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北方佛乐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佛教与精神文明”笔谈会的多数文章已经在上期和90、91年《法音》上陆续发表。其中多数文章是从某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本文作者尝试从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总体关系上作一研究,文章特别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佛教从开始传入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如何逐步与中国原有文化接触、交流而最后融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我们认识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有很大意义,特别在今天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很大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楠 《中国宗教》2023,(6):76-77
<正>佛教音乐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丝路僧人将佛教音乐传入中国,逐步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音乐。另一方面,中国佛教音乐也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平台。传承发展好佛教音乐,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方立天先生的佛学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佛教哲学的现代阐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佛教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其中,用当代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对佛教哲学的解读发挥了佛教文化启蒙的历史作用;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为“佛教是文化”的论断提供了学理支撑;而佛教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作为佛教中国化研究的核心论述之一,迄今对学术界思考宗教中国化问题仍富有启发意义。方立天先生的佛学研究是当代东亚佛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论的探索构成东亚大乘佛教研究现代化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应用价值的关注体现出一位佛教学者的学术洞见。  相似文献   

12.
沙欣 《中国宗教》2023,(7):74-75
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禅宗“浑简锋利、超然特立”的思想,“心物合一”“超然象外”的空灵境界,为中国传统艺术展现了一种特殊形态,无论是在审美理念,还是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上,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析禅宗音乐思想,并阐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沙欣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74-75
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禅宗“浑简锋利、超然特立”的思想,“心物合一”“超然象外”的空灵境界,为中国传统艺术展现了一种特殊形态,无论是在审美理念,还是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上,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析禅宗音乐思想,并阐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妈祖文化与佛教的相互影响和包容是一定历史时期宗教信仰自我调整的结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吸纳佛教中积极因子弘扬妈祖文化,仍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妈祖文化与佛教长期共存、相互包容、关系甚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佛教对妈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妈祖因"佛助"而诞。佛教关于妈祖降诞的传说多与观音相助有关。由于观音在中国民间几乎家喻户晓,观音帮助妈祖降诞的传说的普及面也  相似文献   

15.
本期发表了正兴法师关于佛教音乐的文章与他作词,陈卫东作曲的歌曲《为了这一天》。正兴法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他个人对当今佛教音乐的看法,有见地、切合实际。他谈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这点是一件需要广大信众与社会通力合作方能取得进展的事,而其首要的前提便是从弘扬佛教文化出发,而不是为了经济效益。对佛教音乐来说,所谓传统就是经典的依据与历史的传承,而所谓现代则是应当今之机。“纯传统”不易。因为我们面临的是经过数十年断层的现实,真正掌握佛教音乐传统的人可说已是寥寥无几。但传统不可丢,这是依据!否则便不能称谓“佛教…  相似文献   

16.
汪斌 《中国宗教》2022,(4):66-67
源于古代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音乐,抛弃古代印度佛教音乐相关理论,更多地运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借鉴中国音乐理论技术,形成了梵音、华音、梵华相融等多元的音乐文化现象,彰显了中国特色。具体而言,从“源”上说,抛弃了古代印度佛教音乐相关理论;从“流”上而言,将“悉昙”或“声明”改为“梵呗”。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86,(3)
本刊讯“中国的佛教音乐很丰富。各个教派都有自己的音乐.这是佛教文化中一份非常珍贵的遗产,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发掘、整理和研究,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这是班禅大师在祝贺北京佛教音乐团成立时说的一番话。一个旨在发掘、整理佛教音乐,培养新一代佛乐人才的佛教音乐团,3月30日在北京广化寺成立.该团是由北京市佛教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合作  相似文献   

18.
<正>在“改梵为秦”的中国化佛教音乐出现后,“倡导”和“俗讲”两种弘法形式接续促进佛教音乐中国化进一步发展:南北朝时期,“倡导”将佛教音乐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唐代,“俗讲”又为佛教音乐增添了浓浓的通俗色彩。由此,中国佛教音乐得以进入鼎盛时期。佛教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是佛教音乐中国化逐步完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佛教民间外交是中国佛教的传统之一,也是官方外交的拾遗补缺。本文系统地考察了佛教民间外交的发展,指出唐代以后,中国的民间外交开始发生变化,佛教向外传播成为后来的主流。在盛世大国佛教的背景下,宗教信仰市场决定了佛教民间外交必须走出去,文化输出作为佛教民间外交的一个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现在我们重新进入了盛世,大国中国的佛教民间外交再次有了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充分利用佛教民间外交的传统,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以五台山为中心的佛教音乐文物、文献及文化特征的探究,笔者认为“以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做为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起始”,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通过对五台山佛教音乐转化过程的分析,意在表明五台山佛教音乐并非是随同佛教一并传入的。并对保护、发展具有厚重历史的五台山佛教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力求为积极推进五台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