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清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形成于魏晋时期,创始人相传为西晋女道士魏华存。该派以《上清经》、《黄庭经》、《真诰》等道书为主要经典,以存思、守神、行气、服食为主要修炼手段,对道学及中医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魏晋时  相似文献   

2.
道教经典。此经始见于《真诰》,云:“仙道有《大洞真经》三十九篇,在世。”当是东晋上清派杨羲假托降神所造。“大洞”为上清家理想之仙境,据称此经本藏于大洞仙宫中,故名。上清派视此经为上清诸经之首,宣称“若得《大洞真经》者,复不须金丹之道也,读之万过,毕便仙也”(《真诰》)。故而历代传授不绝。本经1卷,分39章,故或称《三十九章经》。每章存思一神降护诵经  相似文献   

3.
正道教在原始的日月崇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其姓氏、服饰及威权职掌,并将存思日月贯通到道徒的修持实践中,主要有咽服日月精气,存思日月以辟邪、疗疾以及招引日月精魂而飞奔日月之宫等。1早期道教的日月崇拜反映到经书中,则是出现了众多表示日或月的用语,琳琅满目。梳理并理解这些用语,对进一步理解日月崇拜及其日月光芒在道徒修持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无疑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真诰》是卷帙浩繁的《道藏》中的一部独具历史价值的道教史籍著作,也是一部集中反映上清经派教义、史迹以及人物诸方面的重要经典。惜乎此书长期未得到我国学术界应有的认识与重视,今钟来因先生特撰写《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文汇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率先打破了《真诰》文献的研究的沉寂。钟来因先生著的《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与介绍《真诰》的学术专著,是《道藏》研究中值  相似文献   

5.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各卷所见《真诰》经与《正统道藏》本《真诰》对读,校正《正统道藏》本不少错讹,亦得窥见赵道一编撰之例。  相似文献   

6.
百花齐放,与巫术“血肉相连”,带有欢乐房中术的影子,以歌颂爱情的形式传授修炼房中术,表达方式普遍比较隐晦,这些是六朝贵族道教新房中术的特点。具体而言,葛洪的房中术坚决拒绝黄赤之道,大量吸收了玄素之道和彭祖之道的内容,并将房中术用于内丹。 寇谦之肯定张道陵的黄赤之道。陆修静可能也行房中术。以《真诰》为代表的上清经将存思、诵经与玄素之道、容成御女术、涓彭之道和黄赤之道融为一体,用爱情的方式来传授,形成了隐书之道。此外还有《智慧消魔经》的守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谓“底层女仙”是指《真诰》中存在的后天得道、与人间关系较为密切的女仙。因为她们都处于上清道教神仙谱系的中下层,故谓之“底层女仙”。《真诰》中的“底层女仙”来源有三:一是真实存在的女性,二是经《真诰》统一整理设计的女性,三是《真诰》从别处继承而来的女性。这种来源分类上的区别,所体现的是不同时期女仙身份设计理念的差异,其背后反映的则是南方道教上层化改造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存思是道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法门,独具特色,复杂繁复,糟粕与精华杂糅,理性与非理性兼具。奔日奔月法是存思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存思日月以安魂定神、摄生养性、强身健体、治病疗疾。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理性批判,提炼出奔日奔月的核心义理,并分别从阴阳、动静、形神三个方面梳理出奔日奔月义理与康养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当代养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老子中经》是古代道教修行法的经典。据其记载,人在斋戒沐浴后,在一定的时间入室,通过存思神名及装束和居处,让身神留在自己的体内,然后咽气让它在体内循环,祈求以此获得长生,这是本经修行法的基本结构。《老子中经》的长生术有很多种方法,本文将对存思、服气、行气方面以内丹思想的角度对《老子中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存想简论——道教思维神秘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想,又名存思,常简称为“存”,若存想专精,则称为“精思”,是道教最常用,最具有特色的思维方法。在道教徒的修炼中,在其法术中。斋醮科仪中,广泛地运用着“存想”的方法,而且往往成为全部法术、科仪的关键。论道教思维方法,不能不讨论存想。甚至可以说,存想是道教思维方法的实质所在,是其宗教思维神秘性的集中体现。 一、沟通人神的精神通道 存思的方法,几乎是道教创始时就运用了的。《太平经》中就载有早期的存思之法。《太平经》被当时人评为“多巫觋杂语”、其源盖为汉代及以前的巫术,故存思之法,极  相似文献   

11.
《老子中经》是记载早期道教修炼方术的重要经典。存思术是《老子中经》的主要修炼方术。该经详细记载了五种存思修炼之法。此外,还杂有服食神丹法、服食五牙法、被符之法等其他修炼方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想尔注》与《四十二章经》关系极为密切,《想尔注》有关道及中和的思想与《四十二章经》相同,“想尔”一名即源于《四十二章经》。佛教“想尔”意为思欲;道教“想尔”意为守一,存想大道,“想”即存想,“尔”代词,指一、道  相似文献   

13.
道教辞典     
五神 古代人体精神名词。(1)指五脏神。河上公《道德真经注·成象第六》:“神,谓五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2)指头与四肢之神。《真诰》卷五:“当存五神于体。  相似文献   

14.
《想尔注》批判和反对的“指形名道”并非泛指存思身神,而是把“道”或“一”具象化为身神的存想之法。《想尔注》对存思身神这种有选择的批判和认同的态度,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宗教神学背景。无论是《想尔注》所批判的“指五藏以名一”,还是《老子中经》所推崇的“指胆以名一”,两者皆是在汉代医学相关理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宗教神学化发展而来的“指形名道”技法。六朝以来,“指三丹田以名一”成为道教守一思神术的主流。在此背景下,南朝天师道创造出本系的存思“三一诀”,相较于《想尔注》强烈批判和反对“指形名道”,这是汉魏六朝天师道教法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5.
“存思法”一名“存想法”,是我国古代一种养生法。道教成立后,将它作为一种修炼方术,以后成为道教上清派的典型内修法,但随着道教的发展,“存思法”也经历着不同的衍变。东汉中后期(二世纪)出书的早期道教重要经典《太平经》中,即有悬卦五脏神象,此五脏神象各依五行方位,颜色画出:“东方之骑神持矛,南方之骑神持戟,西方之骑神持弓弩斧,北方之骑神持镶楯刀,中央之骑神剑鼓”(《太平经合校》卷七十二《斋戒思神救死诀》),以及“使空室内傍无人,画象随其脏色,…悬之窗光中思之…卧即念以近悬象,思之不止,…五行神且来助之,万疾皆愈”,(《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以乐却灾  相似文献   

16.
尹立 《中国道教》2002,(5):23-26
《黄庭经》是魏晋间出世的道教上清派修炼经典 ,现传《黄庭经》有《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三种 ,其中《中景经》出世较晚 ,《内景经》和《外景经》出世早晚亦有争论。本文遵循陈撄宁先生的原则 ,“两篇文字 ,不必出于一手 ,而精理贯通 ,体用相备 ,真知个中消息者 ,当不复存歧视 ,”① 以研究经文思想为要 ,重点放在现存内容较为完备的三十六章《黄庭内景玉经》。②《内景经》一名《太上琴心文》 ,通篇以七言韵文形式讲解上清派“存思”为主的修炼要诀。它继承《太平经》五脏有神 ,存思即可除病的思想 ,认为人…  相似文献   

17.
《真诰》二十卷 ,南朝梁陶弘与解形以除之。”(卷九“协昌期第腐败 ,腐败与污浊其意义是相通“若履淹秽及诸不静处 ,当洗澡浴知“淹”即是指水浸涝从而使物体直” ,则不辞 ,《道藏》本正作“强直”。“强直”一词 ,《汉语大词典》道教认为得道之人尸解仙化时 ,人吹箫以自表也。”④ 可见 ,“箫《真诰》词语校释三则@冯利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了自《上清经》问世到陶弘景开始蒐集,这百余年间杨、许手抄本经文的诸种藏本及流传过程,并结合辑佚学、编纂学、校勘学等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陶弘景在整理道教文献《真诰》过程中的成就与局限。  相似文献   

19.
(一) 杨羲生平杨羲,字羲和(《玄品录》卷三《杨羲传》作羲和)。本吴郡人(《真诰》及《仙鉴》中之《杨羲传》均作“似是吴人”),徙家句容(今江苏句容县)。生于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幼而“通灵”,少好学,读书遍涉经史,尤工书画,与王羲之(右军)并名海内。与许迈(远游),许穆(长史,一名谧,字思玄)年龄虽相悬殊,但早结“神明”之交。司马昱(即简文帝)在晋废帝太和元年(公元366)为会稽王,又进位丞相,录尚书事,因  相似文献   

20.
冥界观是中古时期道教思想及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诰》对地狱中所见的官僚世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说明。本文围绕《真诰·阐幽微》展开文献分析,立足于魏晋六朝时期的道教冥界说,重构酆都六天宫的冥界官僚结构及其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从酆都六天宫的地狱世界理解俗世伦理原则在冥界想象中的运用,同时在汉魏六朝职官制度的历史背景中理解地狱官僚结构,从而从不同层次分析冥界观的构成方式及其宗教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