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世诚同志新近发表的《关于德国古典哲学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的探讨》(《哲学研究》1962年第3期)一文,我是仔细读过了的。在这篇短文里,我暂时不详细答复于世诚同志所提出的理论上的争论之点,只想谈一个文字理解的问题,这就是如何解释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第二方面那一段话的问题。虽然这并不是争轮的实质问题(实质问题是承认不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但整个争论是由这一段话引起的,因此如何理解这一段话也很重要。于世诚同志自己也说,弄清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次争论的是非”。这一段话,我过去解释过,我认为照那样解释,文义是清楚  相似文献   

2.
叶立煊同志的《恩格斯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含义》(载《哲学研究》1962年第5期,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均弓自此文)中认为:在几年来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中,否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同志和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同志“都有片面性”,前者“把恩格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思想和毛主席的‘矛盾同一性’的思想完全对立起来,这是不正确的”;后者“把恩格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卢国英同志在《关于矛盾的不同类型及其解决办法的探讨》(见《哲学研究》1980年第2期)一文中,就我们现实生活中大量遇到的矛盾的“结合”问题,以及由这个问题派生出来的有关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分类及其解决办法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对于深入研究唯物辩证法,特别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有关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是,在有关矛盾“结合”以及客观上是否存在着以同一性为主或斗争性为主的矛盾等基本理论问题上,我们与卢国英同志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们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向卢国英和其他同志请教。  相似文献   

4.
“哲学研究”上展开的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是一次关系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而且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争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不同意世诚同志的意见;我基本上同意郭月争(郭的文章有不确切之处)和王若水同志的意见。现在,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再作一些说明。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希望在讨论中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时期,哲学界对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再次展开了讨论。杨献珍同志在《学术月刊》一九七九年第六期上发表了一九七五年写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就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一文,并希望年富力强的哲学工作者,能好好学习《反杜林论》中《先验主义》、《世界模式论》两章,掌握好恩格斯传给我们的武器,象恩格斯  相似文献   

6.
分歧继续存在着于世诚同志在《哲学研究》1962年第三期上发表的文章,是两年多前开始的争论的继续。但是这篇文章本身也表明,那次争论不是没有成果的,至少弄清了这样一个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适用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同一性的论点是错误的。本来于世诚同志在他的第二篇讨论文章里似乎也想改正他这个论点,但是提得比较含混,而且声明这只是“个别提法”。现在他明白地承认了错误,并且也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样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  相似文献   

7.
本刊于1984年第12期发表了孙凯飞同志的《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一文,提出当代新科技革命“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辩证法的规律”,“把唯物辩证法规律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之后,我们收到了一些讨论文章,并在1985年第4期发表了张华夏同志《论唯物辩证法与一般系统论的关系》一文,作者认为系统论中有五条规律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将唯物辩证法推向一个新阶段”。为了促进这一讨论,本刊设了“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关系问题讨论”专栏,还于同年第9期发表了《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关系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综述》,简介了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看法。 从哲学界和科技界对系统论与辩证法关系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看,意见还很不一致,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例如,什么样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现代系统论等横断学科提出的带普遍性的规律是否就是这样的规律?论述系统规律是辩证法规律的同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系统规律是普遍规律,它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之中。那么是否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规律都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等。这说明,关于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还有必要深入展开讨论,以使各种不同看法的同志进一步交换  相似文献   

8.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的意义,争论双方有很不同的看法。作为参加讨论的一方,我以为这个讨论提出的是如何宣传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倾向问题,是一个如何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根本问题上,在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上贯彻唯物辩证法和批判形而上学观点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说:“我们要反对主观主义,就要宣传唯物主义,就要宣传辩证法。”在毛泽东同志看来,违反了唯物主义,固然是主观主义,违反了辩证法,也是主观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违反辩证法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片面性就是一种主观性。一切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如果不如  相似文献   

9.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哲学研究》、《学术月刊》和《光明日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关于錯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討論文章。关于錯誤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問題的討論,是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問題討論的继續,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见解: 一、认为錯誤思維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如人們犯错誤就是因为主客观没有统一起来,所以錯誤的主观认識同客观存在沒有同一性;“又如在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思想(錯誤思維)是不相容的,这是非法的,列在被改造之內的,因而不可能有统一性的”。(参看《錯誤思維和存在也有同一性吗》一文,学术月刊,1960年第7期)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哲学研究》上展开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争论双方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摘引了不少材料,提出不同解释。为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准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查对一些有关的引文,并对“同一性”一词的译释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意见,供给参加讨论这个问题的同志参考。一、关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那一段话:“但是思维对  相似文献   

11.
转化范畴在唯物辩证法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按照过去流行的讲法,它隶属于矛盾同一性,是矛盾同一性的一个含义。《哲学研究》1983年第4期发表了荣开明、赖传祥两位同志写的《转化是相对独立的总体范畴》(以下简称荣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转化过程本身不是矛盾同一性的一个含义,但转化的趋势和可能是矛盾同一性的一个含义。同时,文章把辩证法的所有范畴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认为矛盾转化与联系、发展是处于第一层  相似文献   

12.
在《哲学研究》上展开的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争论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下去,会大大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提高我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水平,从而对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发生深刻的影响。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打算就“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的实质,提出一些看法,和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13.
(一) 如何评价德国古典哲学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理论(以下简称同一论),目前,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艾思奇、王若水等同志坚持如下的论点: 恩格斯肯定了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论。  相似文献   

14.
否定之否定规律究竟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黄枬森、张翼星同志的《关于对立统一学说与否定之否定学说的分化》(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5期,以下简称《分化》)一文认为,经过两次否定完成一个周期的三段式没有普遍性,不能把它作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只是“前进性和重复性相统一”。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大致可以作这样的概括:由于事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我国哲学战线对“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曾展开过争论,后来由于陈伯达、关锋和那个“理论权威”作祟,把它变成了一场政治批判和政治迫害。粉碎“四人帮”之后,这个问题的讨论才正常地开展起来,论战一方的代表杨献珍同志发表了文章,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下仅就近一年来哲学界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中的几个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6.
景天魁同志的《论哲学思维》一文(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4期,以下简称“景文”)对于哲学的功能与特点、哲学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见解。但对于景文所提出的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以哲学基本问题的方式把握世界”,笔者则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提出来和景天魁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读了陈步同志刊在1978年第11期《哲学研究》上关于人工智能哲学问题的文章以后,有些不同的看法,愿就教于陈步同志及其它专家。 (甲)命题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一、关鍵在哪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問題,是目前哲学界正在討論的关于对立统一規律几个問題的中心。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同,对其他問題的回答也不一样。許多分歧意見,归根到底是由于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問題的看法不同。薛靖同志認为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是对立統一的关系,但却由此作出了“斗爭性也是相对的”等等錯誤論断。有的同志批評薛靖同志的錯誤意见,但又走到另一极端,根本否認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是对立統一关系。那末,問題的关键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19.
艾瑛同志的《论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文(载《哲学研究》1984年第3期。以下简称“艾文”),对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有关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读后深受启发。但我不同意艾文的基本观点。现将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提出来,与艾瑛同志讨论并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国内哲学动态》和《伦理学与精神文明》的第一期都刊登了兰秀良同志的同名文章《关于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问题》(以下简称兰文),文中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关于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的表述提出质疑,并提出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是善恶矛盾。我们就此提一些不同看法,期望得到教正。兰文认为,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是在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解和处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