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寻梦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体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相似文献   

2.
    
年轻的时候并不知道,我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回家。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有喜有悲地看着一路绚丽的或不绚丽的风景。走着看着,便发现了那永远的黑洞。我蓦然惊觉,自出生之日起,我就注定走在回家的路上了。意识到这一点,我已经出现在秋风萧瑟的中年高地上了。我已经不再年轻,我的头发不再乌黑,我的眼睛不再明亮,我的内心不再纯真,我的梦想不再繁星点点……我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我已经找不回原来的自己了。  相似文献   

3.
小欢喜     
正匆匆上了一辆公交车。才坐下,忽然觉得有双眼睛在偷偷看我。抬头一找,是个婴儿。他趴在母亲怀里,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我,偷偷地。看着看着,他突然把手指放进嘴,"呵呵呵"笑起来。是我身上有什么可笑的地方吗?找一找,没有啊,心下释然。"望着你笑,就一定有问题吗?或许是你可爱呢?"忽然想起赵柏丽的话。那天,赵柏丽邀我到家做客,送了个礼物给我。我迫不及待想打开,却被拦住。她说要我猜盒里装的是啥。手机?不是!领带?不是!手表?也不是!……看着我把手放在盒上,抓耳挠腮说  相似文献   

4.
一口皮箱     
亲爱的朋友,如果我对您说,仅仅因为一口皮箱,许多年来我一直不敢正视母亲的那双眼睛,忍受着自己良心日复一日深深地自责,您也许一定不会相信。那么,就让我来告诉您这个关于一口皮箱的真实故事吧。17岁那年,我正在县城读高中,乡下的母亲来学校看我。她提了一口很精致的皮箱,箱里装满了我爱吃的东西。看着那精致的皮箱,我先是有些惊异,继而便明白是我的那封信起了作用。在那封信中,我一再要求母亲来的时候要收拾得体面一些,免得让同学笑话。想不到她还真将这当回事,可我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是不可能有那么一口皮箱的。母亲看出了我的疑惑,悄悄…  相似文献   

5.
楼下那只白猫有点波斯血统,眼睛是灰蓝色的,性情温和、冷静、从容。它喜欢蹲在楼道口的门檐上,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遇见它。那时,它蜷缩着,默默地瞅我一眼,就偏过脸去。但是,如果我在与它对视的时候目光不移,它也会一直瞅我,灰蓝色的眼球有点冷漠、深邃,但又有点悠闲,  相似文献   

6.
自行车     
当我九岁的时候,因为想挣一点零花钱,我去找邻居马祁先生。他在芝加哥《美国市民》报社担任经理,我想请他帮我找一份临时工,比如在放学后送报纸。他说,如果我有一辆自行车的话,他就会答应我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婚姻的眼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一个习惯,走在路上,喜欢抬起头来扫视别人家的阳台,因为妻说,阳台是家的眼睛,春光明媚的阳台后面,是一个幸福充盈的家,有一位蕙质兰心的女主人。  相似文献   

8.
来休斯敦之前,姐姐和我合买了一幢花园房子,用了14万美金。如果你以为付清这笔钱,就能安稳住在这房子里一劳永逸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我姐姐对我说,每年还要付4000美金。我一听眼睛瞪大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买房子,不就是把房子的钱付  相似文献   

9.
静候花开     
初秋,到朋友家玩。朋友家的阳台上放了许多花花草草,一大盆长势茂盛的紫罗兰,吸引了我的目光。朋友见我喜欢,就掐了几枝给我,说,如果是春天,把它插在花盆里,就能成活的。只是现在已是秋天,正是万木萧条的时候,就说不准了,拿回家试一下吧。  相似文献   

10.
快递     
正这一天,我在三楼的书房里看着书不知不觉睡着了。如果没有睡着,下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在我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快递打我的手机!不过当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时,我醒了。"你在家吗?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声音里充满怒火。"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  相似文献   

11.
“旧”爱     
正春节回家,我身上的一件衣服已穿3年多,早就不是流行的款式,有点不想要了,但丢了还是有点可惜,买的时候好歹500多块钱呢。父亲大概猜出了我的心思,就说,你这衣服看着还不错,至少比我现在穿的好,我拿去穿吧,哪怕穿着进山干农活也不错的!  相似文献   

12.
留有余地     
在韩非子的《说林·下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工艺木雕的要领,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还可以改小,如果一开始便把鼻子给刻小了,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同样道理,初刻时眼睛要小,小了还可加大。如果刚开始雕刻时,就把眼睛弄得很大,后面就无法缩小了。为人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遭遇失败。一个老练的木雕艺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讲究的是从上到下,从前至…  相似文献   

13.
正傍晚,夕阳还很红的时候,坐在路边的老沙发像往常一样,又唱起歌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榕树下的秋千上,还有只蝴蝶停在上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沙发爷爷,您别唱了行吗,好难听!说这话的是身旁的小榕树,他有点儿难为情。老沙发停下来,瞪眼看着小榕树说,真的?有多难听?真的!反正每听一次,我的耳朵都难受好久。小榕树的样子开始变得很委屈。原来,你忍了我这么久,谢谢你了,懂事的孩子。老沙发眼睛有点儿湿润。  相似文献   

14.
快乐     
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真意》一书中写道:“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每一样东西。当你看着一朵花、一朵玫瑰花的时候,你感到快乐——你的快乐是玫瑰花创造的。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当你快乐的时候,玫瑰花也感到快乐……如果你爱玫瑰花丛,它就会长得更快,它就会开出更大的花来,因为有人在关心它,在  相似文献   

15.
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  相似文献   

16.
我做人最失败的地方是不会喝酒。酒席宴上,人家要与我喝酒,我说喝不了,人家就说我不实在。更失败的地方是,我是个不愿为酒而卖命的人,别人劝酒的时候,我咬紧牙关,誓死不喝,因此,就得罪了很多的人。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眼神     
正鲐背之年的父亲,最近好像越来越"不听话了"。他常常半夜里闹着要到外面去,拦也拦不住。这让我们轮流值班的兄弟姐妹吃不消了。于是,我决定找父亲谈谈。一天,我试探性地问他:如果您觉得家里条件不好,那咱就去养老院,行吗?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一向耳背的父亲马上就听明白了,他忙说:"不去,我哪儿也不去,我听你们的话。"那一刻,他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惊恐、懊悔和无助……望着他噙泪的眼睛,我心里很纠结。  相似文献   

18.
正1有些时候,你往往会做些"傻事"?但你知道,这不为别的,为的是亲人的心……周日回老家,我随口说了一句:"在济南根本买不到好的玉米面。"放行李的工夫,老妈就下了楼,一小时后才气喘吁吁地回来,提了一兜子玉米面,说:"是在最好的一家杂粮店买的。"那家店铺在小城的最西边,看着她满身疲惫,我埋怨她怎么不告诉我,我可以开车过去。老妈说:"你好不容易回来,休息一会儿。"  相似文献   

19.
父亲老了     
我想说一说我那年老的父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发现年过花甲的父亲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时不知道抬腿,脚蹭着地,声音很响;天凉了,他总是忘记添加衣服。每次父亲一进家门,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父亲就不再多说,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就到处找,把母亲找回来了,他又没有什么事。有一次,父亲晨练回来,母亲说:“脸都没有洗干净就出去了,左腮帮上还有一点黑。”  相似文献   

20.
正记得上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的双亲去世了,家里办丧事来了很多人,那些人都怀着悲悯的心,说着女孩如何可怜,如何不幸,女孩坐在门口,看着人来人往,心里感到厌倦,一直都没有说话。后来来了一个男孩,女孩想,如果这个男孩还是来可怜她的不幸,她就装作听不见。可是男孩走到她面前,并没有提双亲去世的事,而是静静地坐在女孩旁边,说了一些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