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敬的编辑同工:你们好!我们这里是一个农村的小教会。可能是信徒本身素质存在问题,在聚会时常常不专心听道,为此教会安排一个同工管理秩序。出于对工作的负责,听到有讲话的,她就用手势制止。一会儿又讲起来了,她就小声说:“别说话。”仍然无济于事。为此,讲道的人在讲道之前也作过祷告,那爱讲话的就是没感觉。有一次,这位管理秩序的同工实在忍不住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别再讲话了。”爱讲话的人受不住了,过后就在B同工面前说:“我这么大个人,要听她吓唬,再这样就不去聚会了。”同工B也是出于对教会的好,就向教会主要负责人A反映信徒的说法,并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礼拜五,教会里规定今晚为祷告聚会。虽然近来教会景况不佳,聚会的气氛不是很浓,但我的内心还是很想去参加聚会。由于这几天有一部很滑稽的电视连续剧在播出,晚上又刚好是末集的播出,以至我的心被摇动了,有点儿倾向于它。因内心的交战,使我坐立不安。此时,  相似文献   

3.
感谢神的恩典,去年暑假我在长沙教会实习,实习期间不仅参加了探访工作,还在查经聚会、青年聚会  相似文献   

4.
洪天凑 《天风》2018,(8):29-30
主日招待工作,是教会对教内外展示良好形象的窗口,也是检验事工成效的关键一环主日招待,即主日聚会时,教会分派一些热心的弟兄姊妹(义工),接待进堂人员(信徒或慕道友)并维持崇拜过程中的良好秩序。在发生意外的时候,招待人员要能从容应对,发挥稳定人心、减少损失的作用。他们默默地奉献,挥洒汗水,秉持"施比受更为有福"的信念,用实际行动为一场平安顺利的聚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4,(12):64-64
问:我是一位青年传道人,我发现目前不少青年信徒对本教会缺乏归属感,喜欢做"游民",今天去这堂聚会,明天去另一教会礼拜。似乎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得着,而不太关心对教会是否要尽本分。我曾作过提醒,但他们以"都是主的教会"为由,依然我行我素。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我的祖父母都是传道人,又是安顺基督教会的创始人之一。我的父母也是基督徒,父亲和姑姑还曹是教会的执事。到了第三代,我和妹妹也受洗归了主。我们姊妹都是人民教师,退休后恰值教会复兴时期,才得到教会参加聚会,蒙享属灵生  相似文献   

8.
郭为 《天风》2022,(7):53-55
<正>有一段时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加重,教会不能聚会,许多信徒很难见面。疫情后的第一次聚会,有一个场景温暖到了我:两位许久没有见面的姊妹,因再次相聚而激动地想要彼此拥抱,一旁负责接待的同工善意地提醒她们需要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她们只好挥手、点头,以示问候。教会肢体间这样有温情的关系,使我格外感动。  相似文献   

9.
利未 《天风》2016,(7):38-39
正教会是永生神的家,也是众圣徒的心灵之家,可总是有人要离家而去。教会信徒流失也是牧会实践中的棘手之事。有人说,我要去别处聚会,那里有圣灵,那里有爱心;有人说,我要在家里独自仰望神,上教堂只是形式,形式不重要;有人说,我参加网络教会,可以听到很棒的讲道,可以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互动,我还能在网络教会里担纲主礼、讲道、献唱呢。可是,我想对你们说:"别走,教会需要你!"不完美的有形教会教会分为有形教会与无形教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事工是今天教会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可喜的是,已有不少教会成立了自己的青年聚会,有的还不断总结经验,在圣灵的带领下结出不少佳美的果实。但青年事工并不是仅仅在教会每周许多的聚会中多出一次为青年人设立的礼拜那么简单。需要说明的是,青年事工是一个总的概念,不一定等于青年聚会,它可能包括聚会外的有关活动,如联欢、服  相似文献   

11.
金辉 《天风》1996,(12):19-20
我们是海林市基督教会的信徒,我们教会自从建立以来,已送走了15个春秋。在刚建立教会的时候,只有6个人的聚会,现在每到主日有600多人的聚会。我们弟兄姊妹虽蒙神的恩典和带领,但所做的一切,离神公义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主耶稣教导我们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相似文献   

12.
张君华 《天风》2003,(7):15-15
教会自5月1日暂停聚会以来,我作为教牧人员到教堂,既是值班.也是劝慰信徒,通过电话或面谈来安慰并劝导一些因暂停聚会而焦虑的弟兄姊妹。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积极的防控和人们暂停旅游、集会等大型活动的必要。基督徒不能袖手旁观、不能置身度外,而要与人们联合在一起,团结奋战,这才是真正的爱心、真正的见证。 有人说,因为“非典”教会暂停一切聚会,坐在家里久了真是忧闷,  相似文献   

13.
葡萄熟了     
刘铭 《天风》2011,(1):58-59
搬进新居后,因路远不便到原来住处的教堂聚会,我常常徘徊在社区公园的林荫道上,深感寂寞不安,就像迷路的羔羊,急于在社区附近找一个教会参加聚会。与我同时在园中散步的还有一个老者,长须飘胸,面目清瘦,不论晴晨雨暮搀扶着弱智儿,在生命的道路上留下匆匆的剪影。  相似文献   

14.
何文波 《天风》2017,(5):8-9
<正>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经文:来10:25《希伯来书》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写给当时对基督信仰动摇的犹太基督徒。从这节经文可知,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停止了聚会,没有了教会的团契生活。其实,我们在教会生活中也会发现有弟兄姊妹经常不来聚会的情况。圣经教导我们不可停止聚会,那么,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教会的团契生活呢?  相似文献   

15.
张业成 《天风》2014,(5):6-7
<正>我觉得在信徒中间,我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侍奉者,也是我一直不断的追求。至今我还记得儿时第一次跟妈妈去教会的情形。进入教堂,我看见有那么多人在教会(当时聚会人数可能有三千多人),上下几层的教堂被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道,下面有那么多人听,牧者实在是"威风  相似文献   

16.
朱青春 《天风》2001,(5):12-13
教会有“年老、体弱、素质偏低”的特点,然而河南洛阳教会青年聚会,却是教会中涌现出的新生力量。那么这一青年聚会有哪些特点呢?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是古老中华民族在黄河文明摇篮中形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严谨、自信和保守。  相似文献   

17.
舞台与讲台     
计文 《天风》2018,(1):1-1
圣诞节也许是不少教牧同工最忙的节日,在我过去担任堂里主任牧师时曾调侃自己:'你圣诞快乐,我圣诞忙碌.'一位90后青年教牧在微信上也自嘲'累得趴下'.其不太开心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教会的圣诞聚会,为什么非要弄得像草根‘春晚’?'陕西的一位牧师在博客上曾提到这样一件事:几年前他受邀在某教会圣诞夜的聚会上讲道,但'晚会编导'却告诉他,因节目众多,最多只能给他5分钟的讲道时间。他先是顺服了,但事后却为该教会重演出、轻讲道的做法感到愤愤不平……  相似文献   

18.
韦长安 《天风》2014,(3):42-42
<正>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各地教会的讲课,在聚会的院子里散步的时候,看着停车场里几十辆大大小小的汽车,着实吃惊。农村教会的这一幕,恐怕十年前都没有人敢想。而如今,一辆辆载着弟兄姊妹的汽车开来教会的时候,真给人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因为,我一直没有忘记曾经陪伴过我的自行车。17岁那年,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永久牌,28英寸加重。我已经忘了是多少钱买的,只记得那时拥有这辆坐骑,相当于现在有小轿车,甚至还要更珍贵些,因为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有了它,年少的我就当起了父母的小跟班。只要是有聚会,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是酷热难耐还是寒风刺骨,我都随着父母一起,坚持参加聚会。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也缺乏丰富的查经资料,然而回想起来却仍是美好的。每当我们到一个地方,来不及擦一下满脸的汗水,就进入会场安安静静地听神仆人的讲道。那时的每篇讲章都不觉乏味,每个故事都不觉粗浅,每次聚会下来总觉得经历了一次洗礼,对信仰又多了一层理解和持定。这辆自行车伴随我走过了12年的时光,光荣退役,如今它已经成为我青春记忆中最温暖的回味。但我也意识到,我的灵命光景以及对圣经的渴慕与追求,远远不及骑自行车的那段岁月。对我而言,自行车并不是那个时代交通滞后的表现,而恰恰是我追求生命成长的见证。还记得24岁那年参加一个聚会,同工在聚会的前一天晚上才打电话告诉我。原来他因为太过  相似文献   

19.
林超群 《天风》2017,(1):28-29
十年前,有一次在一处农村牧区的培灵聚会上讲道,在我登台讲道之前,主持聚会的牧区负责人突然对刚献唱完即将离开的本牧区其中一间教会诗班的弟兄姊妹呼喊:“请弟兄姊妹留步继续敬拜神,不要跟莆仙戏(当地戏种)班一样演出完就离开。”  相似文献   

20.
港基督徒合一祈祷周 同心同行作合一见证 香港教会更新运动在1月8日至12日举行特区教会同心同行的教牧营及信徒聚会。各堂160余位教牧同工在最后的聚会中同心颂读牧函,愿在这时代中,同心合一,彼此接纳,互相守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