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辉 《法音》2002,(11):3-4
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佛陀就向世界庄严地宣告,佛教是一个主张和平、奉行慈悲、实践平等友善的伟大宗教。两千五百多年来,我们每一个佛陀的弟子严格地遵循、实践了这种慈悲的精神与和平的思想,使得佛教成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不曾用武力传播教义的宗教。在佛教的历史上没有一页是被战争者的火焰燃烧过,或被异教徒屠城的浓烟熏染过,或被充满宗教仇恨的无辜受害者的鲜血染红过的。佛教挥举的武器只是一把智慧之剑;佛教承认只有一个敌人,那便是我们人类内心的无明烦恼“贪、、痴”。因而在我们人类的文明史上,佛教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成是和…  相似文献   

2.
学诚 《法音》2014,(6):8-9
正佛教思想以其对世界规律的智慧和深刻洞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以慈悲和平的精神倡导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在当前形势下,佛教思想对抵御宗教极端主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宗教极端主义是极端主义盗用宗教旗号,对宗教教义进行歪曲和偏激的阐释,用绝对化的观点煽动宗教狂热,制造教派之间、宗教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其本质是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但由于它以宗教形式和宗教语言来包装,对一些普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5,(11)
<正>一、合作与发展——佛教和平论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在主旨发言中说,佛教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体现在和平、智慧、慈悲和中道。尤其"和"的精神为僧俗所推崇。"和"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尤以慈悲、平等、和平、智慧的教义赢得世人的尊重和信奉。2000多年来,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4,(12)
正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佛教已传遍世界各地。佛教不仅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著称,同时也因其中道、慈悲、和平与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赢得世界广泛的尊重。佛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佛教教团对内要求"六和敬",对外主张非暴力。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的世界传播史上,从未因自身原因和传教而发动战争,相反,佛陀和历代祖师在延缓、消弭战争或有效医治战争创伤、和谐社会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佛教是一个重视文化交流、以  相似文献   

5.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实。佛教的和平、理性与人本精神,让越来越多的明智人士认识到佛教是慈悲、理性、和平的宗教。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在历史上所有伟大宗教里,我最崇尚佛教。尤其是它的早期形式,因为它几乎没有宗教迫害因素的存在。” 爱因斯坦说过:“未来的宗教将是一个宇宙宗教。它将是一个超越了人格化的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 在当前…  相似文献   

6.
学诚 《法音》2007,(10):7-9
两千多年来,佛教以慈悲和平的精神、利济天下的情怀,在向世界各国传播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和睦,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当今世界,尽管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冲突不断,各种恐怖主义事件时有发生,然而从大的方面来看,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在这种形势下,佛教徒有责任继续秉持慈悲和平的精神,与一切坚持正义和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一道,为世界和平、人民安乐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李桂红 《法音》2004,(3):15-21
当代文学太过执著和注重自我个人感受的倾诉,而缺乏一种利益社会人心、真诚关怀人类的生存处境和精神处境,给人类的心灵以慰藉和照耀的理想精神与气质。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对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和有益的启示。一些深受佛教慈悲利他思想浸润的文学作品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学诚 《法音》2006,(9):3-6
尊敬的大会主席:尊敬的世界各国的宗教领袖们:三十六年前,世界宗教界的伟大先贤们以慈悲和博爱、智慧和勇气共同缔造了世界宗教和平会议(WCRP),以宗教智慧的火炬,照亮了人类共建和平的康庄大道。今天,当我荣幸地与在座诸位宗教领袖们一起探讨这个对世界人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永恒价值的大会主题时,我对创立世界宗教和平会议(WCRP)的世界宗教界的伟大先贤们表示由衷的钦佩;对几十年来不辞辛苦为人类和平事业殚精竭虑、默默奉献的“世宗和”委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作为“世宗和”中国委员会的一员,作为致力于人类和平事业的后继者,…  相似文献   

9.
净化人心 抵制邪教 维护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全世界各宗教领袖,相聚联合国,共议世界和平大计,千年一遇,因缘殊胜。本次大会以“促进新千年的和平”为主题,在寻求净化人类社会、消除战争和贫穷、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宗教作为和平使者和抚慰者的积极作用,这是载入史册的全世界宗教盛事。我作为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成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从佛教的角度讲几点主张。 一、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促进世界和平事业发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教导信徒要“爱人如己,勿相残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著名的佛教经典《大涅 经》一开始便讲述了佛陀劝阻阿问世…  相似文献   

10.
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领袖汇聚联合国总部,共议世界和平大计,共商人类幸福良策,呼呈消除战争根源,唤醒保护环境意识,肩负重任,功德无量。 我所信奉的佛教是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在佛教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许多宝贵的内容能够为世界和平指明方向。中国人民、中国佛教界对世界和平、人类幸福有很强的责任感,我们作为友好的使者,和平的使者,愿与世界上的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交流思想,共同创造庄严清净的人间乐土。 佛教于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内地,七世纪传入中国西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十三世纪传人中…  相似文献   

11.
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值此金秋时节,我很荣幸参加第二届中美加佛教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觉悟在人间"。中国民间有句古话:"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观音菩萨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当下,我们倡导佛教众生平等、慈悲圆融、中道和平的理念,弘扬观音精神,践行观音信仰,以观音菩萨的慈悲甘露,化解人类生存与道德信仰的危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可谓责无旁贷,迫在眉睫。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为纪念佛陀诞辰,传承佛教优良传统,弘扬佛教慈悲、智慧的理念,传递佛陀圆融、中道、无我的精神,促进世界和平、人类福祉,2023年5月26日(佛历二五六七年,农历四月初八),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办佛诞节庆祝活动。同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布贺信,向全国佛教界致以节日祝贺。贺信中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相似文献   

13.
明生 《中国宗教》2014,(6):50-52
佛教界通过大力宣传佛教慈悲精神,培育社会大众的慈悲价值观,提倡慈善管理思想和理念,完善组织的管理制度,弘扬佛教爱他利他精神,赢得了新时代的青睐,在世界文明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明生。  相似文献   

14.
5月21日,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纪念日。5月14日,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学诚法师,著名学者王尧、方立天等莅会并发言,共同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杰出宗教领袖。大家认为,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的精神,把佛教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重视佛教自身建设,尤其是重视人才建设的思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候起作用的佛教人才队伍;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的宗教文化观,继承和发扬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不懈追求和平事业的信念,用佛教倡导的慈悲、平等精神,提高人类道德情操,促进人类和平友好,为建设美好的和谐世界建立新功。赵朴老曾在绝笔遗偈中写到"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本期,我们摘发部分佛教界人士、著名学者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并以"花落还开,水流不断"为题,由以表达我们对赵朴老的追思与崇敬。  相似文献   

15.
觉光 《佛教文化》2007,(5):20-24
佛教注重生命自觉和智慧启迪。对人类道德的提升,精神的开展,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对建立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履行佛教在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对佛教的要求,也是全球佛教适应时代的共同趋势,更是佛教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关于社会责任,其外延广泛,内涵复杂,标准繁多,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梅康钧 《天风》2006,(19):20-21
宗教徒对于暴力与和平的关注,始终延续在宗教历史的发展中,但问题是,我们能否从世界和平发展跨文化的宗教体验中,寻找到一种必要的行动依据。当我们从感性的电影艺术形式以及理性的和平文献中,再次触摸到和平是以心灵和平为前提时,也必定将我们的信心,在人类和平永恒的期盼中,再现人类社会和谐美好的境况。  相似文献   

17.
身振 《法音》2009,(10):11-13
正佛教倡导和平,更以慈悲救世的行动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慈悲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理念,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  相似文献   

18.
根据佛教所揭示的道理,世界上绝无无因之果。当今世界矛盾冲突不断,根本原因是人类追求善的本质被弱化与异化,人们的心灵受到污染。单方面的物质进步与成就,不仅没能使人类达到永恒的快乐,反而加重了人们的痛苦,使人类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忧患。一些地方,战火还在燃烧,生灵受到涂炭,人间悲剧不断发生。以不杀生为基本戒律的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佛教徒,对此感到万分的不安与忧虑。和平是各宗教的共同追求,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升华出来的人类伟大理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创造人类的幸福与快乐,是宗教的基本任务,也是宗教真正价值的体现。因此,我…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7,(10)
<正>自1995年第一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开启了中韩日佛教交流新篇章。时至今日,成功召开第二十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首尔大会,三国佛教界代表继承和发扬"友好、合作、和平"的主旨,向三国人民传达祈愿世界和平的心声。本次首尔大会,回顾历史,以史为鉴,也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加深友谊、深入交流、团结合作、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机。期间,三国佛教界代表在首尔奉恩寺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虔诚祈愿佛陀慈悲加被人类"地球村",让在反目对立、暴力战争、贫困疾病、天灾人祸中受苦受难的人们得到健康幸福、和平安宁。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4,(9)
正没有宗教的和平就没有世界的和平;没有宗教的对话就没有宗教的和解。著名宗教学家孔汉思用简约的语言揭示了人类从宗教对话到宗教和睦,再到世界和平的道路。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对话是实现人类和平的必由之路,而对于宗教自身而言,合作对话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1950年5月,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佛教联合组织——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承载亿万佛教徒的共同期望应时而生,从而为全世界三大语系佛教徒搭建起一个对话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团结、弘扬圣教、共谋和平的重要平台。经历60多年的发展,"世佛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