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苏联和一些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进行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和作用问题的十分活跃的讨论。这个问题之所以十分重要,首先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需要。社会的发展是一定矛盾的不断发生、发展和解决以及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矛盾,等等。因此,起着探照灯作用、照明着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应当经常分析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产生的矛盾。在个人迷信时期,哲学—社会学研究的这个重要部门曾被忽视了。十分自然,反对个人迷信的斗争把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许多重要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提到了首位。我们的哲学战线——指的是对于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的探讨——不论在对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机会到各处走走,并深入基层做了些调查,感受很深。对矛盾精髓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实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矛盾逼着你去思考:比如,针对所谓“哲学贫困”、“信仰危机”等等,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哲学究竟往什么方向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适应改革的发展?诸矛盾的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作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期苏联“哲学问题”杂志报导:去年秋季,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曾举行一次关于矛盾问题的学术会议。会上听取了16个报告,其中关于一般矛盾问题的报告3个,关于自然科学中的矛盾问题的报告6个,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矛盾问题的报告3个,关于思维中的矛盾问题的报告4个。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矛盾问题的报告有:茨·斯捷潘年的“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及其矛盾的性质”,格·施特拉克斯的“论社会主义内部矛盾的发展”和耶·莫德尔任斯卡娅的“现代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和发展,除了从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中捕捉矛盾和问题外,还必须面向实际,从哲学与实际的关系中,从能够反映时代潮流、构成发展主题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寻找生长点。“当前,中国的最大实际便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这一实际,才既能有利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又能繁荣哲学理论本身。”这是《哲学与社会主义》一书(杨魁森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开宗明义写下的一段话。可以说,该书确是以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和促进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有益的尝…  相似文献   

5.
从哲学的高度分析和把握政治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明显特色。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研究和考察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还要经历许多阶段;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当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促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较高一级阶段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使革命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内容已从阶级斗争转变为先进与保守的斗争,改革则是先进与保守之间斗争的主要领域,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场哲学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今天面临着的哲学问题,有可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彻底化的问题。唯物主义观点不彻底和辩证思想不彻底,是一个已经明显而且对我们的事业起很大妨碍作用的问题。在改革中强调“与彻底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北京市哲学会和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的“秦汉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5月27日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与会学者主要就秦汉时期的哲学问题交换了看法。并且,对于与之相关的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本次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大致涉及六个方面问题:(1)从秦汉时期的哲学与宗教之关系,来看儒家思想的性质及其宗教观。(2)从秦汉时期的哲学与少数民族哲学之关系,来看少数民族哲学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3)从秦汉时期的语言哲学的…  相似文献   

8.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讨论会上,与会代表提出了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的若干理论问题,建议哲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展开讨论。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辩证法的一般理论,而且涉及我国四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问题是: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系统及其结构社会主义社会中有那些重要矛盾,它们的分类、层次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二、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6月19日,北京市哲学学会历史唯物主义组举行了一次“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参加会的有集体会员单位的哲学教员和报刊记者34位同志。会议讨论了: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和中心思想是什么的问题,此外,与会者还就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发言者会前都作了充分准备,会议开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0.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现实问题研究的展开,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探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它体现了科研工作面向实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大家感到,只有通过这种研究才能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内容、性质、特点及其解决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同时还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现将近一个时期以来的研究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哲学会和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于6月29日在京联合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参加者有北京市13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40余人,现把讨论情况简介于下:与会学者认为讨论这个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结构、运动及其规律,是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重要任务。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探讨,应该是这种研究的主要内容。因为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社会运动的内在根源。然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研究,必须同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概念、范畴的研究结合起来。如果忽视制定相适应的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性质 ,把它看作现代性的哲学还是具有后现代向度的哲学 ,这不仅是一个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性质及其实践观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说 ,如果把马克思的哲学看作具有后现代向度的哲学 ,那就意味着在否定主体性和工具理性的哲学基础上考察马克思 ,就意味着马克思把现代资本主义的问题归根于由启蒙运动所倡导的主体性和理性 ,就意味着马克思倡导以否定主体性和理性来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而如果把马克思的哲学看作现代性的哲学 ,那就需要把马克思的哲学放在德国…  相似文献   

14.
全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2日至7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广东省哲学学会等七个单位联合发起的。来自全国的一百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供论文66篇。讨论会的主题分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发展规律问题;二是目前我国实  相似文献   

15.
王鲁宁 《学海》2001,(5):74-78
发展哲学是一种应用哲学 ,它是最高层次的哲学思维在社会领域中的贯彻和运用 ,它将人们的发展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概括而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发展哲学所探讨的重点 ,是关于人们的现代社会发展活动的根本观点。社会矛盾是发展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科学界定和把握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它是正确反思关于当代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诸多观点的逻辑起点。其次 ,它是科学回答与有效解决当代社会发展中许多重大问题的思想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涌现出许多新的矛盾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社会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是面对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把握时代重大问题,解决重大矛盾而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政治成果。报告在回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它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正>王伟光,1950年出生于辽宁丹东,祖籍山东海阳。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2年考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8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教学,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动力、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利益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及利益矛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主要有:《社会主义矛盾、动力与改革》、《经济利益、政治秩序、社会稳定》、《谈谈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利益论》、《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本问题》、《效率、公平、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党校工作规律研究》、《王伟光自选集》、《王伟光讲习录》。主编的著作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概论》、《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译著主要有:《历史与阶级意识》、《西方政治思想概论》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多篇论文为《新华文摘》转载。  相似文献   

18.
哲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讨论会简介王宝平,李毓英今年4月24日,北京市哲学会哲学组与市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联合召开了题为"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哲学基础及市场经济实践提出的哲学问题"讨论会。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哲学基础有的与会者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思想方法上就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比如,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小平同志对那种以"纯社会主义"或在高级阶段才具备的东西解释现实的思维方式做了纠正。把直观、描述性的认识,转为现实的、价值的认识方法,强调怎样做才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实践、创造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以一种抽象模式去套现实。又如,搞社会主义的保障是什么。小平同志纠正了那种片面强调上层建筑才是保障的认识,转向注重经济建设。再如,怎样理解按经济规律办事。传统观点将计划经济特定为社会注质,一味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而排斥市场经济。小平同志则提出了"二个也有"、"二个不等于"。过去实际上不仅对"市场"问题认识不够,即使对"计划"的认识也过于简单。结果计划带上了独断性,代替了规律。对计划与市场认识的转变,是向动态的、历史的认识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今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受到严重挑战,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问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此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如不能切实地分析和解决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那就是最严重的脱离实际。 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科学社会主义结合更紧,建议:1、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历史观的研究,以更为全面,系统、合理的理论形态,将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高度统一起来;2、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体化的综合性研究,纠正以往“只分不合”的趋向,注重马克思主义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交叉研究;3、针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面临的问题,撰写一批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进行社会主义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体系,社会主义成长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最近,广东哲学界40余人集会,讨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会议着重就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及其体系和研究方法、逻辑起点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定义,有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辩证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运用和丰富。有的则认为,准确地说,它是历史辩证法的分支,属于历史辩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