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风》2006,(21)
世基联对阿尔伯图·拉门图主教的遇刺作出反应世界基督教联合会10月10日向菲律宾教会联合会以及世界基督教联合会在菲律宾的成员教会发出一封信函,对10月3日菲律宾独立教会阿尔伯图·拉门图主教的遇刺表示“极度的震惊和悲痛”。世基联称赞联合国武器控制决议草案,并强调应包含人权准则世基联对该决议草案的发起国表示祝贺,并敦促这些国家在此草案中加入参考国家人权法案的特别内容。世基联总干事塞缪尔·科比亚牧师主张起草“一个综合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以保障武器转让是“受限制的、需得许可的以及合法的”,确保“黑市上的武器买卖”停止,并且供应者对于贩卖武器时触犯人权负有部份责任。当提到人权的时候,科比亚说到,考虑到条约的最终受益者,即它将保护的人,将国际人权法案列入决议草案之中是必须的。在总干事的信函中,他强调了全球武器控制的迫切性,因为“每周、在每一个地区,武器的扩散带来暴力引起的死亡、苦难并带走了许多用于和平建设需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9,(10):38-38
新当选的世基联总干事表示 将促进与其他教会和宗教的关系 据普世国际新闻报道,新当选为世基联总干事的挪威神学家Olav Fykse Tveit表示,他将把“目光投向与其他教会与信仰的联系”,将促进世基联与罗马天主教、其他基督教团体以及穆斯林之间的关系。Tveit牧师表示,“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基督教各宗派在这个世界上更加团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我们基督徒的声音,并使我们的声音更强有力,更丰富,更广泛。”他说,所有的世基联成员教会都应致力于同一个目标,就是教会合一的呼召。  相似文献   

3.
《天风》2005,(11):56-56
世基联号召金球教会为世界和平祷告2005年9月21日是一年一度联合国的国际和平日。世基联(WCC)号召全球教会把这日定为“国际和平祷告日”,以晨祷或者在主日崇拜前后加入祷告题目等多种形式来为世界祈祷和平。“国际和平祷告日”今年的主题为“建立不同团体、人群之间的和平”。世基联总干事Rev.DrSamulel:Kobia表示:“基督徒的属灵生活并不避开社会的活动,面对日益增长的不公义和暴力问题我们实在有需要一起去祷告,为对方祷告和为整个世界祷告。”  相似文献   

4.
海外消息     
《天风》2014,(6):63-63
世基联呼吁关注被囚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囚犯 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总干事Olav Fykse Tveit,于巴勒斯坦囚犯日(4月17日)发表公开信,呼吁全球教会及信徒守望、关注约5000名关押在以色列监狱内的巴勒斯坦男女及儿童。设立巴勒斯坦囚犯日的目的是记念囚禁于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人。Olav Fykse Tveit在当日向世基联成员教会发出的公开信中,邀请教会记念巴勒斯坦囚犯,藉祈祷和团结的行动,让他们重获具备正义与尊严的自由。Olav Fykse Tveit敦促联合国会员国主动劝说以色列遵守1955年囚犯待遇的标准规则,尊重日内瓦第四公约《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公约》,并且确认其他人权公约。世基联将于9月举行巴勒斯坦及以色列的"世界和平周"活动,继续唤起全球教会对以巴和平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天风》1998,(2)
世基联及圣公会领袖发布圣诞信息 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总干事瑞瑟博士在他所发布的97年圣诞信息中说:世基联去年8月发起的“将和平带到城市”运动,目的为突显一些不被人知的团体所做的努力。这些团体的男女成员,在暴力的文化下,勇敢地充当和平使者。他们的工作正回应天使所传的圣  相似文献   

6.
高英 《天风》2010,(9):16-18
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下称“世基联”)自1948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宣告成立以来,在推动基督教三大宗派(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东方正教会/“东正教”以及基督新教)的普世合一运动中,已走过“花甲”之年,结出了令人欣慰的合一硕果。“世基联”下属专委会之~“信仰与教制委员会”(下称“信教会”),是早在1927年在瑞士洛桑成立的跨宗/教派组织,注重从信仰传统和各宗/教派教会体制(教制)层面上,探讨和推动教会合一。  相似文献   

7.
路平 《天风》1998,(9):48-48
世基联总干事呼吁筹组全球基督教协会 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总干事瑞瑟博士于日前在荷兰“教会日”的开幕式上演讲时说:当2000年来临时,罗马天主教、东方正教、基督教、圣公会和五旬节教派的领导人,都应该下决心做一个严肃的承诺。共同来推动成立一个全球基督教协会(Universal Christian Council)。  相似文献   

8.
《天风》1995,(11):48-48
世基联与信义宗协会组织联合救援机构 两个全世界最火的教会组织于目前准备连结他们的国际救援机构,以成立一个新的救援网络,来应付日渐增加的紧急救难行动。世界信义宗协会于6月26日在纳米比亚召开的年会上,决议与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组成一个“教会联合行动”(Action by churches  相似文献   

9.
海外消息     
《天风》2014,(11):63-63
瑞典信义会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地位迈出促进和平重要一步在瑞典政府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后,瑞典信义会亦公开支持承认巴勒斯坦的地位,并称此乃促进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瑞典信义会国际政策组主任Erik Lysen(利逊)指出,正当局势因以色列非法定居区的扩张而日益恶化之际,瑞典政府的决定成了事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至今,约130个国家——其中包括一些欧盟成员国——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国。另一方面,世基联亦通过多项倡导举措,动员其成员教会和合作伙伴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努力,为该地区所有人民带来和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6,(Z1)
1986年6月25日至30日“世宗和”在北京怀柔召开了国际理事会。今年是联合国选定的国际和平年。我们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主要宗教组织,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人士的邀请,来到中国。我们受到了接待委员会以及所接触的中国公民的热情欢迎。中国宗教团体和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先生的盛情款待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有机会在某些方面体验了中国人民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听取了秘书  相似文献   

11.
1996年5月14日下午2时世界基督教协进会(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代表团来世界宗教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团长世基协国际事务部主任德文·艾波斯(Dwain C.Epps)先生作了题为“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与对正义、和平及人类世界秩序的追求”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世界基督教协进会自1948年创建以来的历史,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宗旨,指出该会创建的初衷是在世界基督教团体中寻求合一,和妥善处理好教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创建初期,主要是帮助安顿战争难民和重建欧洲新秩序。在二战后积极开展基督教普世运动,提出根据联合国宪章该会不能只作某些大国的代理人,因为国家大小都应有平等的权利。该会不应只为一个国家,而应依照全世界人民的意愿阻止战争、保卫和平、消除贫  相似文献   

12.
声明     
亚宗和第五次大会代表们: 我们来自中国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九位代表,怀着促进亚洲宗教和平事业的真诚愿望和热情,来泰国参加亚宗和第五次会议。但事与愿违,会上出现了“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事件,对此我们不得不表示极大的遗憾。 在本次会议前,亚宗和个别领导人,以起草章程修正案为由,不顾亚洲各国所公认的以及联合国有关决议所规定的“一个中国”原则。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11日至14日,第二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我国组成了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为团长、国家宗教局蒋坚永副局长为顾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道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洪长有等为团员的宗教代表团出席会议。另有来自世界伊斯兰联盟、利比亚宣教协会、基督教联盟、俄罗斯东正教、美国基督教理事会、罗马教廷、英国圣公会、以色列犹太教、日本神道教、印度道教协会、蒙古亚洲佛教徒和平协会等20多个国家的43个宗教代表团的200余名代表,以及联合国…  相似文献   

14.
1986年6月8日(主日),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喜庆日子。这天清晨,数以千计的北京教友,穿戴整齐,笑容满面,象过大瞻礼一样,汇集在驰名中外的西什库北堂,准备参加和平祈祷大礼弥撒。堂院里处处谈笑风生,喜气洋洋。鲜红的地毯从月台上一直铺到圣堂里。堂门口“和平祈祷”四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它饱含着教友们渴求世界和平的愿望和信心。今年,是联合国倡议的国际和平年。三月,出席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的中国五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的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各宗教团体,  相似文献   

15.
邹玉政  邹成勇 《学海》2005,(2):131-134
我国宪法修正案首次引入“人权”概念,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际人权宪章》对中国的人权保护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国际人权宪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确立的普遍人权对我国的宪法人权保护有着一定影响。但两个公约与我国宪法的人权保护制度在价值取向和内容上,存在差异。我们既要积极参考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又要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宪政。应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健全违宪审查制度、完善宪法解释制度等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权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16.
1994年2月8日《人民日报》公布了李鹏总理签署发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一个重要的行政法规,它的制订、发布、实施是加强我国宗教方面法制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广大基督教信徒对此表示衷心的欢迎。 但是,我们也收到一些读者来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18,(2):87-87
1月24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接待应邀来访的意大利圣爱智德教团乔万尼教授。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沈斌主教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对去年应邀出席德国明斯特世界和平大会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倪四义)中国五大宗教的七位主要负责人今天在京宣布组成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赴美国参加月底在联合国举行的由各国宗教领袖参加的“世界和平千年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今天在会见代表团成员时说,各位宗教领袖都具有精深的宗教造诣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深刻见解,希望他们成为中国宗教界的友好使者和中国人民的和平使者。 王兆国说:我受中央领导同志的委托,为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送行。中国有1亿多信教群众,中国的宪法和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05,(7):56-56
世基联总干事科比亚敦促:勿以圣经为战争辩护世基联总干事撒姆耳科比亚告诫信仰团体要反对用“圣经”为战争辩护。他指出:“作为有信仰的人,我们不应该用圣经来使战争得以道德化,因为这将推助战争的演化。”科比亚是在主持“信仰之间为争取和平而行动的非洲大会”第二次小组讨论会上讲这番话的。此次会议是由信义宗世界联盟于4月21日-25日在距约翰内斯堡不远的本诺尼(Benoni)所组织召开。在主持“就冲突问题使用和滥用圣经”的小组讨论会上,科比亚认为各大宗教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世界基督教信义宗同盟和梵蒂冈经过若干年的讨论,在“因信称义”问题上取得了“一致”,在德国奥斯堡由双方代表签订了协议,表示在“因信称义”问题上双方已经有了共识,从此不再互相攻击谴责。有些好心的人誉之为教会普世合一运动的重大突破,认之为天主教、基督教消除分歧走向合一的划时代一步。 与此同时,我们也听到种种不协调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