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李学派是十七世纪在我国北方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唯物主义学派。这个学派以对程朱唯心主义理学的着力抨击和重“习行”、倡“实学”而著称,它是十七世纪我国思想界中的对传统思想文化有所突破的一个新的学术流派。颜李学派的思想基石是唯物主义理气一元论。颜李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杰出的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格奥尔基·瓦連廷諾維奇·普列汉諾夫是捍衛辯証唯物主义的英勇的战士。在他的理論著作中鮮明地表現了馬克思把哲学和社会科学建筑在嶄新的辯証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天才,并且着重指出,“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出現乃是人类思想史上真正的革命、最偉大的革命”。但是普列汉諾夫不仅限于出色地傳播和保衛馬克思的辯証法。他把唯物主义辯証法运用到  相似文献   

3.
荀子论情、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80,13(2):88-95
荀子名况,是战国后期的赵国人。他是我国先秦时代的一位集学术思想之大成的思想家。在他所遗留下来的三十二篇著作即《荀子》一书中,包含有相当丰富的唯物主义的心理思想。现在我们仅对他的情、欲、性的心理观点进行一些分析。不妥之处,尚望指正。  相似文献   

4.
伊奥尼亚学派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什么是伊奥尼亚学派?我国的《辞典》及教科书均把伊奥尼亚学派解释为米利都派和爱非斯派。如《简明社会科学辞典》认为:“伊奥尼亚学派,一译“爱奥尼亚学派”,古希腊哲学学派,出现于小亚细亚西岸伊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和爱非斯这两个希腊殖民城邦,这两城邦当时都是希腊文化中心。该派的哲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因素。主要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他们的学派称为米利都学派,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由他创立的学派称为爱非斯学派。”(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似文献   

5.
M.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一开始就承认哲学唯物主义似乎是虚弱无力和早已过时的了。邦格告诉读者,哲学唯物主义对生活、思想以及人类思想的创造物,如价值观、文化和数学,给予似乎合理解释的企图,已经起了窒息的作用。邦格的目的,是使哲学唯物主义按照当代的逻辑学、数学和科学的要求,重新获得新生并跟上现时代。邦格确信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因为他认为,唯物主义是唯一的科学和技术的本体论,而且对他来说,只有科学才能产生真正实在经验的知识。邦格希望,他的著作的价值是为当代科学提供一个适当的概念框架,能引导读者把唯物主义当作一个研究领域,而不是把唯物主义当作一个僵化的信仰体系。在构造他的科学和技术本体论过程中,邦格不仅注意到避免唯心主义者所犯的把时空概念具体化的错误,而且由于这些唯心主义者是他的“亲兄弟”(可以这么说),他也注意到避免诸如物理主义者排  相似文献   

6.
<正> 王廷相是我国明代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上承张载,下启吴廷翰、王夫之等,他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王廷相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王廷相及其思想,先贤和时贤们虽不时有所论及,中国哲学史的教科书中亦有一定篇幅予以论述,但却没有专著来集中分析论述王廷相及其思想,因而一直留着空白。葛荣晋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梁漱演先生思想的人都觉得他的思想有很多不确定之处。各种思想交替地出现在他的每本著作中,以至于连他的思想归属都成了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地阅读梁先生的著作,就可以发现,他的思想不能够简单地用诸如“自由主义者”、“新儒家”或“新佛家”的概念来定义。在文化的不同层次上,梁先生呈现一种多元取向。他为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社会描绘出一幅多元文化的蓝图。作为“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梁漱漠是信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事实上梁氏在其一生的活动和著作中,也确实为儒学的复兴奔走呼…  相似文献   

8.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大师,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音乐思想系统地集中于《乐论》,他继承了儒学重视礼乐的观点,思想体系完整,是我国第一部音乐论著。文章从音乐的本质及特征、荀子的音乐心理学理论及音乐的功能等三个方面对其音乐思想做剖析及总结,旨在对其音乐学的贡献及地位总结梳理,以期对其有一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后期的赵国人。荀子是先秦时期一位集学术思想之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处在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他心理学思想的辩证因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最伟大的代表、俄国生理学之父伊万·米哈依洛维奇·谢切诺夫((?))的活动,以及他在解决最困难的心理过程本质问题中反对唯心主义的那种理论工作的战斗精神,均在我国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漫长道路上占有极特殊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18世纪末叶以来,卓越的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在与各种唯心主义观点的尖锐斗争中,提出了有关心理过程本质的彻底唯物主义的学说,并为它奠定了基础。在他们的著作中,浸透了与各种唯心主义及形而上学的观点、体系作不调和的斗争的战斗精神;他们的著作建立了祖国的唯物主义生理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最伟大的生理学思想家——谢切诺夫和巴  相似文献   

11.
罗忠恕 《心理学报》1981,14(1):5-12
荀子名况,字卿。生活在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10—230年)。这时,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大局面。荀子在诸子中最为晚出,他研究了各家学说,既取其精华,又批判其缺点,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是我国古代较全面地论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思想家,以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为依据,形成了系统的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韩非是我国战国末年的著名思想家,在他的著作中散存着朴素而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他以唯物主义道理观为依据,对“道理”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作了唯物的解释;对感觉和思维的关系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对情感与意志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作了较详细的说明;还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人情与道德进行了一定的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被掳时期(公元前586—538年),以色列两个派别的历史学家完成了他们很重要的历史学著作,都试图要给以色列和犹大的历史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要为重建以色列的社团生活提供一个行动的纲领性文件。,这两者的著作就是申典学派历史著作(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ical works)与祭司派历史著作(the Priestly historical works).申典学派著作包括《申命记》、《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纪上下》。本文引述各家思想,并提出一些笔者个人的观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工同道对申典学派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4.
在М.Ф.奥符相尼科夫和З.В.斯米尔诺娃的著作中,考察了二千五百年来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了许多种思想进行尖锐斗争的历史。在这种斗争的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唯心主义美学的局限性。过去的唯心主义美学也有某些功绩(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提出审美和伦理的统一问题,到黑格尔试图从艺术的历史发展去考察艺术)。可是,这本书想使读者相信,在唯心主义的范围内,唯心主义所捍卫的思想是没有发展道路的。只有在唯物主义美学中,这些思想才能得到全面的深入研究。如果作者们认为可以对现代资产阶级美学的基本特征和流派或多或少作些说明,那么这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听起来会更有力一些。我们认为应  相似文献   

15.
<正> 叶适(1150—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先生,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叶适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南宋思想界的两大学派——道学和心学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与朱、陆二派鼎足而三,在南宋思想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叶适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首先表现在他认为“万物皆动而不止”,而万物之动“起于二气之争”,“丸物皆两”,“两之而变生”等等。对于这些思想,我国当代学术界的一些论著在评论叶适思想时,都是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是辩证法思想。但是,当评论到叶适的“中庸”、“中和”、“诚”等概念时,就认为叶适在这里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坑,扼杀了辩证法,从而在根本上给了否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哲学史上的学派论争张岱年西方哲字史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以外,还存在着二元论、不可知论、多元论。我们可以把此观象称为两极与多边。以此来看中国哲学史上的学派论争,也呈现出多种学派林立的现象。我们先来看老子的哲学。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开创者,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本体论学说。道是天地的来源,是天地万物的本体。老子的“道”既非原始物质,也非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他宣扬“道法自然“的观念,为以后的唯物主义开拓了道路,而他强调“道”的无形无象,也为以后的唯心论提供了启迪。再来看来明哲学。我认为,宋明哲学中有三个学派,即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本论;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本论;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本论。其中气本论是唯物主义,理本论是理性主义,心本论是唯心主义。在西方,理性主义与唯心主义合流了,于是形成西方近代哲学中的两大陈营。在中国宋明时代,朱陆始终没有会合起来。我们也不能只承认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的对立和斗争,而不承认以气为本的唯物主义传统。第三,在中哲史上,唯物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前后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老子提出“自然”观念,实是唯物主义的滥觞,接着,从《庄子·外篇》的“通天下为一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包括采访者关于伊林·费切尔生平和著作的一个导论以及与费切尔的一次谈话和注释。在采访中,费切尔讨论了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以及他的阿尔都塞批判。费切尔是当今有关苏联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著名的德国专家,在这次谈话中,他首次详尽讲述了自己对政治学和马克思学的独创性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1866—1925)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吸收西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依据,形成了自己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这是他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唯物主义的宇宙发展论 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告诉我们:判断一个哲学家是不是唯物主义者,不是看他创立了什么新的名词、前后有怎样的矛盾、甚至在个别问题上有什么错误,而是看他是否承认客观物  相似文献   

19.
管子的自然观和认识论周昕管子的哲学思想,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唯物主义,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浑然统一。自然观在管子著作里,似乎没有专门研究和解释自然观的论著,也没有直接解释宇宙起源问题。但是通过他的政治主张和实践,以特殊的方式表...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许多哲学爱好者来说,海德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似乎已成定论,但我们认为,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论前提、哲学工作的出发点是一般唯物主义论题。为了说明这一看法的依据,本文首先介绍海德格尔早期(1912年)对外部世界现实性的辩护文章的内容;然后介绍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构思写作期间对他的哲学前提的表述;最后指明,他的具有唯物主义哲学前提的思想为什么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唯心主义。在这一工作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扼要申明一下,这里所讲的“一般唯物主义”是在什么意义上说的。在我国哲学语汇中唯物主义是依据列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