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元认知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并逐渐被应用于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各种教学实践中。该文以元认知结构的二分法为框架,说明了心理学研究者致力于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通过元认知监控来使用元认知知识的内部加工过程的特点,并从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的自我观念、文本内容和策略使用意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元认知知识、监控与第二语言阅读的关系,最后对元认知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向阳  戴吉 《心理科学》2007,30(5):1099-1103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的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教程对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初二学生进行了训练。结果表明:(1)对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其阅读理解成绩;(2)对普通中学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的效果优于对重点中学初中生进行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进行历时三年五次的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发展轨迹,并在控制相关变量后,考察了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对阅读理解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低年级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呈非线性发展,其中一年级快速发展,二、三年级时进一步发展,但发展速度变缓,起始水平低的儿童其后发展速度快,表现出补偿模式;句子阅读流畅性呈线性发展,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随时间逐渐增大,表现出马太效应;(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相关语言认知技能后,字词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可预测儿童三年级时阅读理解水平,而句子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不能预测,但发展速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说明字词阅读流畅性和句子阅读流畅性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模式,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相比句子阅读流畅性,儿童字词阅读流畅性的起始水平对阅读理解有预测作用,且两者的发展速度均对阅读理解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阅读理解元认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少英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03,26(6):1129-1129,1141
1 前言  阅读理解元认知是近二十多年来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对儿童阅读理解元认知的研究发现 ,年龄小和阅读能力差的读者在阅读理解监控方面比年龄大和能力好的读者差 ,而且好的读者比差的读者能更好地监控、调节自己的阅读活动 ,拥有更多的元认知知识和更高的元认知监控能力。Paris (1983)认为阅读过程中的元认知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主要以三种方式体现 ,即自我评价、自我计划和自我调节。目前 ,国内针对中学生阅读理解元认知的研究还很少 ,本研究试图从阅读理解元认知的这三方面探查中学生阅读理解元认知发展的特点 ,并了解不…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既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之一,也是其学习英语的手段之一。因此阅读策略非常重要。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控阅读环节的操作过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其词汇量、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策略等密切相关。选择适当的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十分莺要。  相似文献   

6.
叶深南  廖结敏  莫雷 《心理科学》2003,26(6):1073-1076
本文探讨大学生论文自然阅读所采用的策略。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对大学生在自然阅读,采用信息阅读策略与采用结构阅读策略等三种情况下把握文章信息的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大学生自然阅读的策略特点;实验2对大学生在上述三种策略情况下把握文章重点信息的情况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自然阅读的策略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然阅读与采用信息阅读策略进行阅读两种情况下,无论是对文章一般信息还是文章重要信息的把握,都表现出基本相同的模式,而与采用结构阅读策略的结果不同,初步说明大学生论文自然阅读采用的策略是信息阅读策略而非结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策略发展及其民族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萍  陶云  杨洪猛 《心理科学》2004,27(5):1080-1082
采用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问卷对云南省大学生,昆明汉族、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和彝族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大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策略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从中学到大学是元认知策略水平快速发展的时期;(2)男女大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策略水平整体上具有一致性,但在中学阶段却呈现出女生略优于男生的趋势,到了大学,男女两性发展基本平衡;(3)汉族与纳西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策略水平整体上具有一致性,彝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策略水平呈现出优于汉族和纳西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学生阅读能力测试卷和学生阅读状况调查问卷,对随机选取的55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环境影响阅读能力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影响阅读投入的路径系数为0.18,阅读投入影响阅读兴趣的路径系数为0.51,阅读兴趣影响阅读投入的路径系数为0.80,阅读投入影响阅读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46,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表明,(1)家庭环境通过阅读投入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阅读兴趣;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投入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阅读成绩;(2)家庭环境对阅读能力的影响是通过阅读投入和阅读兴趣的循环互动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12058名中国青少年测评公开数据,选取数字阅读素养、阅读兴趣、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和父母情感支持变量,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与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对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阅读兴趣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父母情感支持负向调节了阅读兴趣与数字阅读素养的关系,高父母情感支持对低阅读兴趣青少年的数字阅读素养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23名大学生进行知觉广度、记忆广度和阅读理解的多项测验,探求知觉、记忆加工效率与不同语言阅读成绩和阅读眼动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低水平的视觉符号方向信号知觉广度与阅读不存在明显的关系,从眼跳幅度指标上反映出右侧知觉广度大的被试对第二语言加工难度更为敏感。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对阅读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眼跳幅度方面,与单个注视点获取的信息量有关,但与课文理解水平的关系不明显。短时记忆能力强的被试在眼跳幅度上以及第二语言言语工作记忆弱的被试在注视时间上均出现语言差异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阅读插图文章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利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6,29(3):593-596,562
选择33名视力正常的二年级大学生,用眼动仪记录他们阅读不同难度的无插图、黑白插图、彩色插图的文章时的眼动过程。结果发现:1、对于不同呈现方式文章的阅读,从阅读指标看:彩色插图组显著优于无插图组;从眼动指标看:在本研究中表现为彩色插图组的注视次数明显低于无插图组,而眼跳距离小于无插图组。2、材料难度对大学生的眼动模式有一定的影响,在本研究中主要表现为注视次数、回视次数有显著差异,阅读指标也表现出显著差异,都是易材料组优于难材料组。3、无论阅读指标还是眼动指标,在本研究中黑白插图的效果都不好。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英语阅读策略培训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以及英语成绩的影响。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英语阅读策略培训,使用几次英语阅读测试和自编的英语阅读策略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研究结果发现:(1)英语阅读策略培训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阅读成绩;(2)与高水平学习者相比,中、低水平学习者可从策略培训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民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问卷对汉族、纳西族和彝族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3种民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出提高的趋势;(2)3种民族男女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水平整体上具有一致性,但在有些项目上却呈现出女生优于男生的趋势;(3)汉族与纳西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水平整体上具有一致性,彝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水平呈现出优于汉族和纳西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杨剑峰  舒华 《心理学报》2008,40(5):516-522
汉字与英语词汇阅读受到相同统计属性的影响,表现出阅读加工的普遍性,汉字独特的形-音对应关系又体现出阅读的语言特异性。模型1建构与英文阅读模型完全相同的计算机模型,设计汉字的字形与语音表征方案,成功模拟出汉字阅读的规则性、一致性效应及其与频率的交互作用,得到与行为实验相同的结果模式;模型2改变声旁独立成字时的字形表征,结果规则性效应消失。模拟结果一方面表明汉字与英语词汇阅读可能具有普遍的加工机制,都是对输入语料的形-音对应关系统计学习的结果;另一方面表明输入语料的不同统计属性可能是汉字阅读的语言特异性来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学生阅读自主性量表、父母鼓励阅读问卷和阅读动机问卷,对313名小学生进行测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阅读自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阅读自主性;(2)父母鼓励和阅读动机是上述影响关系的中介变量;(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父母鼓励影响阅读动机,进而影响阅读自主性,即父母鼓励和阅读动机起链式中介的作用。模型中两个中介变量父母鼓励和阅读动机一"外"一"内"协同作用,支持了家庭投资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年级在汉语儿童阅读模式影响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内部机制,对933名小学2~6年级儿童在不同阅读模式(朗读、喃喃自语、默读)下的阅读理解进行测查,并采用三分钟阅读测验考察儿童的阅读流畅性,探讨其在上述调节模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喃喃自语比默读更有利于小学汉语儿童的阅读理解;(2)年级在阅读模式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二年级儿童朗读和喃喃自语时的阅读理解成绩高于默读;喃喃自语比默读更有利于四年级儿童的阅读理解;五年级时,喃喃自语成为绝对优势,好于朗读和默读;(3)年级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阅读流畅性这一中介变量而实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和补充了维果茨基内化说在阅读发展中的应用,启示不应盲目纠正儿童自然的阅读模式(如阅读中的喃喃自语)。此外,重视儿童阅读流畅性的训练可能有助于促进儿童阅读的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拼音文字阅读的眼动研究发现,老年人会采取一种“风险”阅读策略来弥补因视力和认知的自然老化所造成的阅读困难。本研究通过控制字间空格的大小对青年人和老年人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相比青年人,老年人读得更慢,有更长的注视时间和更多的回视,这些研究结果与拼音文字一致;但更为重要的发现是,相比青年人,老年人有更短的向前眼跳距离,缩小汉语字间空格给老年人阅读造成了更为显著的困难,但扩大字间空格两组被试表现出相似的阅读眼动模式。结果说明,汉语阅读中老年人并不使用拼音文字研究中发现的“风险”阅读策略,反而采用了更为谨慎的策略,原因可能在于,作为拼音文字阅读中的重要视觉线索,空格是影响两种语言下老年人阅读加工策略不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治国  陈英和 《心理科学》2007,30(6):1367-1371
以34名五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出声思维法考查了阅读材料类型和难度对儿童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在记叙文阅读过程中使用的阅读策略种类数和总次数均多于说明文。阅读材料难度对于阅读策略种类数和使用次数没有影响。阅读材料类型和难度都对多个阅读策略的使用次数有影响,但是阅读材料类型和难度对于各阅读策略使用次数的影响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梳理文献发现两者可能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儿童通过与家长或老师的共享阅读, 启动联合注意, 使用心理状态术语进行对话, 进一步根据社会想象力, 模拟社会互动, 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另一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 心理理论能够助力儿童从宏观的阅读观的建立、元认知阅读策略的使用、故事情境模型的构建, 到微观具体的短语、句子、语篇和多文本的理解等能力的提高, 这些证据揭示了心理理论可以从多方面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进一步的神经生理证据发现, 阅读和心理理论这两个过程的神经活动是有一定重叠的。由此推测, 两者可能具备潜在的双向促进关系。未来需要更深入和长期的纵向追踪研究为两者的关系提供丰富的实证证据。此外, 还应进行更多中国的低龄儿童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线上课程的盛行, 也应更多关注多媒体内容阅读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18299名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了六年级学生阅读多策略使用类型的潜在异质性及其对阅读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1)六年级学生的阅读多策略使用存在3个类别:熟练使用型(占36.35%),基本掌握型(占49.29%),有待提升型(占14.36%);(2)3类学生在2类文本(文学类和信息类)和4种阅读能力(分析与整合、获取与解释、连接与推论、感悟与评价)上的阅读成绩均为:属于熟练使用型的六年级学生最好,属于基本掌握型的六年级学生次之,属于有待提升型的六年级学生最差。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开展阅读多策略使用的指导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