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4日,北京市哲学会哲学组与北京高校哲学课协作组联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肖前同志作学术报告,肖前同志在题为“生产力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个根本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实践有没有好坏之分,确定实践本身的价值有没有自己的客观标准的问题,他认为是有的,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范畴──访肖前教授本刊记者肖前,1924年生,湖北沙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哲学论稿》、《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当代认识论》(即将出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相似文献   

3.
白春阳 《哲学动态》2004,(10):23-25
肖前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体系的创立人和学科奠基人之一.2004年5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协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理论研讨会暨肖前教授八十华诞纪念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17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面临的困境、挑战和机遇做了深刻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年会于1985年12月15日至19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天山南北的哲学工作者70人出席了年会。年会收到论文18篇。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冯大真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年会围绕哲学和改革的问题,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①如何认识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问题;②如何认识和进行哲学和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哲学学会于六月二日至六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二届年会,有三百多会员参加。会长张春台同志代表第一届理事会作了两年多来学会工作的报告。报告总结了两年多来的工作,提出了1981年的工作要点。年会收到论文四十多篇,检阅了首届年会后一年半来的科研成果。年会期间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和伦理学五个研究组;并对各组范围内的一些有争论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1988年3月29日,法国哲学协会主席董特(D'Hondt)教授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这是来访该所的第一位法国哲学家。哲学所副所长陈筠泉同志主持了有二十多人参加的座谈会。董特教授介绍了目前法国哲学界的一般状况。他说,目前法国哲学  相似文献   

7.
1991年7月22日至26日第七届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年会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召开。开幕式上,成中英教授作了“《周易》作为方法论之种种哲学意义”的报告。会议非常重视《周易》哲学的讨论,专门设“《易经》思想讨论组”,集中了中外学者近五十人,就  相似文献   

8.
1986年4月24日至28日,安徽省哲学学会、淮北市委、淮北煤师院、淮北矿务局在淮北市联合召开了安徽省第四届哲学年会。讨论哲学与改革的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从事哲学理论工作、经济领导工作和经济理论工作、理论宣传工作等方面的同志约140人,会议收到论文120多篇。本届年会论文的一个突出方面,就是提供了一部分关于本省部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15日到25日,全国党校第五届哲学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次哲学年会适应党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强科研工作的需要,确定以哲学与改革作为会议的主题,着重讨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的各种哲学问题,将年会开成一次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同志不仅有在党校哲学教学中作出成绩的有经验的老同志,而且有新参加党校哲学教学队  相似文献   

10.
密切联系实际,繁荣哲学研究肖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动态》办得很成功。她既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又贯彻了双百方针,客观地介绍了各方面不同的意见,较全面和较准确地报道了哲学的动态。若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则希望能从动态中指出哲学进一步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哲学学会于1983年8月12日至17日在省委党校召开第二届年会。来自全省各地、州、市的白、回、哈尼、布依、土家、汉等十几个民族共96人出席了会议。《红旗杂志》《国內哲学动态》、北京市委党校、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哲学学会以及《云南日报》、云南省广播电台等单位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年会共收到论文和调查报告79篇。这次年会,主要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集中讨论了:(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2)共产主义教育和现行政策的关系;(3)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哲学学会于1983年3月1日至5日在长沙市举行1982年度年会。到会代表共83人。提交论文79篇。这次年会学术交流的主要内容有:(1)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2)交流学习“十二大”文件的体会;(3)交  相似文献   

13.
第10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1995年8月19日至25日在意大利弗罗伦萨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邀请了报告人63位,收到论文600多篇。笔者有幸受到大会的邀请,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 大会共分15个专题组:(1)证明论和范畴逻辑;(2)模型论、集合论和形式系统;(3)递归论和构造主义;(4)逻辑和计算机科学;(5)哲学逻辑;(6)方法论;(7)概率、归纳和判定理论;(8)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的历史;(9)科学和技术伦理学;(10)逻辑、数学和计算机科学;(11)物理科学;(12)生物科学;(13)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14)语言学;(15)社会科学。此外还有4个专题讨论:(A)逻辑和科学哲学;(B)语义学和符号学;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国际中国哲学讨论会并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980年6月9日至6月14日在美国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大学召开。主办这次会议的是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和全美哲学发展学会。这届年会的讨论题为:中国和西方哲学中的深刻见解和真理。受到年会邀请的有中国、西德、法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以及台湾省和香港等地区的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一百余人。我国华中师范学院政治系教授、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逻辑学会理事詹剑峯先生接受了年会的邀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组织中国人民大学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同志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专业教材审稿会,于五月三日至十四日在华中工学院举行。审稿会是由教育部高级一司主持的。参加会议的除教育部高教一司、湖北省教育局和华中工学院负责同志外,还有中央的有关宣传出版部门、科研教学单位以及全国部分综合大学哲学系、师范院校哲学专业、华中工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同志,共四十余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十余  相似文献   

16.
2004年8月9日,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全国性哲学学术盛会——“中国哲学大会(2004)”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王洛林副院长作了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雒树刚、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韩树英、杨春贵出席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江蓝生、秘书长朱锦昌以及我国哲学界老一代著名学者汝信、邢贲思、肖前、巫白慧、张世英、黄楠森、汪子嵩、陶德麟等也出席了大会。大会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  相似文献   

17.
也思 《现代哲学》2007,(6):135-136
2007年10月25日,广东哲学学会和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来自两个学会20多名专家学者和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杜新山同志出席了会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田丰研究员主持会议。广东省哲学学会会长叶汝贤教授、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会长张江明同志就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创新理论成果作了长篇发言,马中柱、孔庆榕、梁琼芳、吴群策、张先贤等同志从不同角度就十七大的报告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座谈会上争相发言,气氛热烈,一致认为十七大报告回答了人们所普通关心…  相似文献   

18.
全国党校第五届哲学年会于1985年7月15日至25日在成都召开。会议围绕哲学与改革这个主题,着重讨论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哲学问题。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58名,提交论文137篇。会议期间,中央党校副校长韩树英同志向会议通报了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如何观察形  相似文献   

19.
奥地利当代知名分析哲学家R·哈勒(R·Haller)教授应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洪谦教授的邀请,于1984年9月6日来京进行学术访问。哈勒教授早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后进英国牛津大学在赖尔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奥地利格拉支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奥地利哲学研究和文献中心主任。 9月14日和18日,哈勒教授在北京大学先后作了题为《维特根斯坦与奥地利哲学》和《维特根斯坦是新实证论者吗?》两个专题报告。22日他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了题为《维特根斯坦与怀疑论》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哈勒教授就奥地利哲学传统、维  相似文献   

20.
美国巴特勒大学文理院院长余英华教授7月3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以“心的哲学”为题发表了演讲。余教授首先概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有关“心的问题”的几种哲学观点;(1)二元论;(2)行为主义;(3)还原论;(4)机能主义,指出二元论由于不符合现代科学,行为主义不能解释人们对首次遇到的事情的反应,故现在已基本上无人信奉了,还原论和机能主义正好是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两种观点虽然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但已不能代表心的哲学的研究主流。现在,有关这个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认知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