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境主义国际 (SituationistInternational 1 957- 1 972 ,简称SI)是 2 0世纪中后期欧洲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文化思潮。它是直接影响到欧洲现当代先锋艺术和激进哲学话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母体。在法国 1 968年的“红色五月风暴”中 ,情境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的艺术观念在西方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第一次成为所谓新型“文化革命”的战斗旗帜。其主要代表人物德波[1] (GuyDebord)的著名论著《景观社会》[2 ] (1 967)和范内格姆[3] (RaoulVaneigem)的《日常生活的革命》 (1 967) ,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鲍德里亚和哈维等人 ,成为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和…  相似文献   

2.
1 存在的问题过度医疗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 ,外科过度的预防性用药特别突出。据报道 ,某医院分析了 596例抗菌药物使用的患者 ,预防性用药 352例 ,占59 .1 % ,治疗用药 2 4 4例 ,占 40 .9% [1 ] 。另一家教学医院调查的 1 652份病历中 ,使用抗生素的 1 394份 ,占 84.4 % ,其中治疗性用药 51 4例 ,占 36.9% ,预防性用药 880例 ,占 63 .1 % [2 ] 。医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 ,而且集中在手术科室。有的医院外科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比例是 77.2 % [1 ] 。普外、胸外、妇科Ⅱ类术后预防用药均在 7~ 1 0天。某科一位骨外科患者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应激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严重的应激相关障碍,指个体面临异常强烈的精神应激后延迟发生的精神障碍,文献报告PTSD的终生患病率为1%~14%,高危人群研究发现PTSD的患病率为3%~58%,女性约为男性的两倍[1]。PTS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很多方面,本文将对PTSD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罗跃嘉 《心理学报》2004,36(2):238-239
人脑是怎样产生“顿悟”或者“灵感”的 ?近百年来一直是心理学家、生物学家 ,甚至是普通民众感兴趣的题目。最近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劲研究员负责的课题小组 ,在顿悟的认知神经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的关注。有关的功能性磁共振(fMRI)研究成果[1] 被今年 1月刚刚出版的Nature所引用[2 ] ;有关的事件相关脑电位 (ERPs)研究成果被 2 0 0 3年 6月份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人类脑成像”(HumanBrainMapping 2 0 0 3)大会评为 15 91篇论文中的 10余个“会议亮点”之一[3 ] ;系列论文即将在国内外学…  相似文献   

5.
应激及心理应对方式等与人的心身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是近 2 0年来倍受关注的概念。许多证据[1] 表明人格在应付生活事件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反过来 ,从发展心理学、人格形成的社会化过程等理论角度[2 ] ,也充分证实了生活事件或应激等对人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应激的中介机制固然重要 ,然而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在人格基本形成以后 ,生活事件或应激对人格所起的作用。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或较长时间里都处在困难境地时 ,一个人的人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或者说应激或生活事件会对人的人格发生怎样的作用呢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有关…  相似文献   

6.
最优化原则是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医学领域中对疾病认识的转变和随之发生的诊疗手段的改进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以哮喘为例 ,在短短 2 0年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该疾病本质的认识不断加深 ,同时对其治疗的观念也经历了数次转变。既往我们曾对有关这一疾病的本质及治疗方面发生的改变进行总结[1] ,但近年 ,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使人们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变化。因此 ,有必要再次回顾一下近年来人们对哮喘本质的再认识和治疗的转变。1 哮喘发病的基础是由于机体TH1 TH2 平衡失调所致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关于"脑死亡"立法科学与伦理的纷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脑死亡的研究起步于 2 0世纪 80年代。1980年 ,学者李德祥提出脑死亡应是全脑死亡 ,从而克服了大脑死、脑干死等脑的部分死亡等同于脑死亡的缺陷[1] 。中国医学界开始讨论建立我国自己的脑死亡标准。 1997年在全国第七届卫生立法讲习班上 ,有 2 0多位国内的知名专家 ,联名提出关于脑死亡标准的立法问题。 1999年中华医学会组织了脑死亡标准 (草案 )专家研讨会 ,并提出了脑死亡诊断标准[2 ] 。同年 ,解放军总医院的人大代表李炎唐教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脑死亡及器官移植的立法提案 ,促使我国脑死亡立法的步伐越来越快。2 0 0 …  相似文献   

8.
进入 2 0世纪以来 ,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发生了根本变化 ,肿瘤已跃居死因之首位。而疼痛是肿瘤所伴随的最常见的症状。我国每年约有 160万人患癌症 ,其中 30 %有着难以想象的疼痛 ,80 %的疼痛未得到有效的治疗。有关资料显示 ,60 %~85 %的晚期肝癌患者需忍受或严重或长期的疼痛[1] 。这种肿瘤所带来的疼痛对患者、家属、医生、护士 ,乃至社会都造成了痛苦和矛盾。因此 ,针对肿瘤疼痛的处理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社会伦理的问题 ,而这种伦理又是具有模糊性的。本文主要通过这种伦理的模糊性来阐述肿瘤疼痛处理的社会伦理问题。1 肿瘤疼痛处…  相似文献   

9.
尸检率降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医学正沿着纵横两个方面迅猛发展 ,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病理学亦以分子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技术应用等分支学科的建立为标志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然而 ,传统的尸检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全球性降低。美国在二战后早期 ,全国尸检率为 5 0 % ,196 4年为 41% ,至 1980年降为 14 7%直到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仍在 15 %徘徊[1] 。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非教学医院的平均尸检率低于 9% ,有的医院尽管死亡病例甚多 ,但尸检率接近零[2 ] 。中国国内 ,尸检工作在 2 0世纪 5 0~ 6 0年代曾达到鼎盛时期 ,以山东医科大学为例 ,其 196 3年尸检率…  相似文献   

10.
对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防御性医疗行为是指医生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责任 ,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检查等医疗服务过程中而采取增加了各种医疗转诊、会诊 ;多进行各种化验、检查 ;回避收治高危病人或进行高危手术等特殊医疗行为。防御性医疗行为普遍地受到公众谴责 ,但又难以避免地发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1] 。据美国的一项对全科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调查表明 ,在 2 0 0名全科医生中有 98%的人承认自己有因怕医疗风险而采取的防御性医疗行为[2 ] 。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 (TheOfficeofTechnologyAssessment,OTA)指出 ,目前尚没有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