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的提出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我国就面临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由自给、半自给性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则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所进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每一项工作,都必然与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理论研究工作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中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新型的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加快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步子,而且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亦有积极意义。然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没有任何消极作用的,在思想道德方面也会带来负效应。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原则与商品经济原则的关系问题。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平等。就经济关系上来说,社会主义本身有两  相似文献   

4.
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理论。历史唯物论认为,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那么商品生产的发展给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如果说,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符合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么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就应当带来道德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伴随着道德生活的急剧变化。其中,经济生活中的“越轨”和“失范”现象尤为突出。但是,经济行为是人的社会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的道德规范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人们经济生活的道德要求,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由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商品经济与精神文明》一书,是王锐生同志近年研究的新成果。它的出版无论对理论还是对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这一基本方针的深入贯彻,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突出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经济领域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理论、意识形态以及精神文化领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尖锐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为什么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怎样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以及关于商品经济的一系列论述?商品经济必然会引起哪些观念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给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包括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商品经济的辩证关系,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治与经济、精神与物质的辩证法的一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改革不断地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逐步替代了农村自给、半自给经济,使农民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从事第三产业,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大发展。这一变化,强烈地冲击着农村陈腐的传统观念,反映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新的观念不断地产生,同时一些封建主义的愚昧、落后的观念、资产阶级的腐朽观念也在顽固地表现出来。出现这种不协调的现象,在农村新旧思想观念交替过程  相似文献   

9.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海》1995,(3)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地方的农民已经开始富裕起来。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商品经济的二重社会效应问题,并就商品经济二重社会效应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重视解决对商品经济社会效应的认识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关于发展商品经  相似文献   

11.
简讯集纳     
▲贵州省哲学学会与经济学会联合召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讨论了发展商品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商品经济原则能否侵入政治生活领域等问题。(吴承旺)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宣布: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人们都很熟悉这个论断,却未必都充分意识到它的严肃含义。因为“经济”这个范畴不但包含了社会的生产与交换,而且包含了分配与消费,宣布一个经济形态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就意味着不但在生产与交换领域,而且在社会的分配领域与消费领域,也都要遵循商品经济那些基本的规律。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还必须坚持公有制、计划性、按劳分配等原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正是要实现上述两个方面(即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基本原理 道德观念要适应经济体制与改革的需要(陶德麟)武汉大学学报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道德观念的变迁(李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郭涤)理论学刊1. 论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道德进步(翁亦周)宁夏社会科学1. 试论经济体制改革的道德价值(高春花)河北大学学报1.  相似文献   

14.
商品经济是相对于产品经济的一种经济形式。产品经济是为了占有和支配产品使用价值的经济,主要指原始村社经济、小生产自然经济和未来单一社会化经济。商品经济是为了占有和支配产品价值的经济,主要有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双向性影响是商品经济的共性产品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结合、相统一。产品的用途、去向及其结果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以来,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确出现了一些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现象,据此,有不少同志认为在当代中国存在着发展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的“二律背反”,即善善冲突。基于这种认识,有的同志对发展商品经济的道德后果充满悲观忧心的情绪,有的同志还提出了以道德退步为代价发展商品经济的主张和思路。但是,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并不存在商品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 首先,不能把商品经济可能导致的负作用等同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现在流行的关于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必须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诠释,有一个共同思路和基本模式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具有一切商品经济的共同特征和一般共性,由此就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必然造成某些...  相似文献   

17.
自从社会劳动划分为职业以来,就有职业道德。但自然经济职业道德不同于商品经济职业道德。不同的社会阶段,商品经济职业道德也互不相同,前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商品经济,但在社会经济成分中不占主要地位,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职业道德也有所不同。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职业道德又有自己的特异性。本文着重探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职业道德特征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民族 的道德素质 葛得溪在《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撰文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以来雄厚的物质文明,也把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大的推进了一步。文章从三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民族道德的素质提高是统一的。首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促进克己奉公,无  相似文献   

19.
“二次创业”与乡镇企业的调整和发展朱学新乡镇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幸运儿,在二十年来的时间内从无到有,至今已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其从蹒跚学步到异军突起的成长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近两年来,我国理论界的理论工作者对为什么要建立商品经济意识?商品经济文化意识的主要内容(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建立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意识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系统等问题,进行积极研讨,现将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