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犹太教的利未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未婚是历史上犹太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起源于《圣经》时代,由负责祭祀的利未人所制定.《申命记》记载:"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嫁外人丈夫,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  相似文献   

2.
阿爸父     
顾云涛 《天风》2006,(2):44-46
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同来分享上帝的话,藉着刚才所读的圣经一同来分享一个主题“阿爸父”。我们相信耶稣的人,互称弟兄姐妹。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有一位共同的天上的父亲。在刚才所读的圣经中我们很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爸父”。弟兄姐妹,也许你正是一位父亲,一位母亲,也许你即将要成为父亲,成为母亲,每一个做父母的常盼望听见“爸爸”、“妈妈”的叫声,尤其是孩子的第一声“爸爸”、“妈妈”,那种甜美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那种内心的欣喜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心中的甘甜比蜜更甘甜,脸上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比获得许多的金银珠宝还要快乐百倍、千倍甚  相似文献   

3.
补网     
沈光玮 《天风》1995,(10):2-5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  相似文献   

4.
在老一辈侍奉主的同工中,唐守临弟兄是蒙圣灵赐给文字写作恩赐者之一。给过许多弟兄姊妹以信心、安慰、扶持与勉励的《荒漠甘泉》,现在已经有几种译本。但最早的在本世纪30年代出版的译本,则是由唐守临弟兄翻译的,当时署名为唐醒。 最近由江苏省基督教两会出版的《圣经提要(上)》,是唐守·临弟兄的遗作之一,是帮助同工和信徒阅读圣经旧约部分的“提  相似文献   

5.
挪亚与迦南     
陈志华 《天风》2009,(10):45-45
洪水以后,圣经说到挪亚做起了农夫,栽了一个葡萄园,但不幸的是挪亚喝了园中的酒便醉了,在帐棚里赤着身子。醉酒后失态的光景可想而知,想不到这不雅的一幕刚好被迦南的父亲含看到,于是他就到外面告诉两个兄弟闪和雅弗。待挪亚酒醒以后,知道含所做的事,便说:“迦南当受咒诅,必给弟兄作奴仆的奴仆。”此话让很多人读来不明白,其中的不解之处在于,含只是将父亲挪亚醉酒赤身的事告知兄弟,何以招致如此之大的咒诅?  相似文献   

6.
圣经日     
《天风》2019,(12)
中国基督教协会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将每年12月的第二个主日(含周六)设立为中国教会的圣经日。为纪念《和合本》圣经出版100周年,鼓励弟兄姊妹勤读圣经并抄写圣经,基督教全国两会计划于2019年的圣经日,即12月7日、8日举行手抄圣经活动。活动通知发出之后,各地弟兄姊妹踊跃抄写,积极参与,现选取一些弟兄姊妹抄写圣经的图片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百合 《天风》1995,(12):42-42
《箴言金句》汪维藩主编。64开本,64页,定价1.00元(邮购另加邮费0.30元)。金陵教材编辑室编辑出版,金陵协和神学院发行科发行,1995年9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旧约箴言》在“教导人学义”方面,是一卷最集中、最宝贵、最有益的书卷,它的许多训言对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伦理道德生活多有教益。为了帮助众弟兄姊妹更好地学习这卷圣经,本书编者从”敬畏耶和华”,“顺从父母亲”,“夫妻要相爱”,“邻舍要关心”,“  相似文献   

8.
偶像 圣像     
李世峥 《天风》2003,(1):44-44
有弟兄姊妹认为,基督徒不应在家中挂置耶稣的画像,也不应该摆设任何雕像(包括伟人像、明星像、甚至亲人的遗像)。其理由是圣经里禁止偶像。受这种说法的影响,许多弟兄姊妹对家中原有的一切画像、雕塑开始大加破坏……笔者愿借《天风》一角,结合圣经和教会历史,谈谈偶像、圣像、图像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旨定地说,基督教是反对偶像及偶像崇拜的。从圣经看,自始至终都在告诫我们要绝对地反对偶像及偶像崇拜。旧约时代,《十诫》中明确写道:“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  相似文献   

9.
丁主教所著的《怎样读圣经》是一本深受教牧同工和信徒喜欢的书。丁主教用十八个小标题阐述了基督徒如何读好、读懂圣经。书中既包含着丰富的灵性经验,新的时代亮光,又有平信徒所能明白、看得懂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丁主教深邃的神学思想。《怎样读圣经》不仅回答了弟兄姊妹在读经时的困惑,也给我们指出了一些读圣经必不可少的方法和途径。对弟兄姊妹明白圣经、丰富灵性生命、挖掘圣经中的宝藏、抵制异端邪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对书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各位弟兄: 我是弟兄中最微小的耶稣的仆人。今天,我能坐在你们中间,自感除了被钉的耶稣基督是我的至宝之外,我并没有其它的知识。我今天遵从主教的吩咐,带着耶稣的降福和圣洁的亲吻,问候你们,并奉主的名邀请各位弟兄,以本题目一起开始本月的退省神操。 一、我是耶稣的族人 我们打开圣经《玛窦福音》第一章就可看到“亚巴郎之子、达味之子耶稣的族谱………”,圣史玛窦以这几个字开始了他对耶稣天主子的神圣见证。我们用这段圣经作为我们今天默想退省的内容,或许令人诧异,但大家都知道圣经每一个章节都是来自圣神的启示而书写出来的,所以圣若望在圣经中这样写到“为这些事作证,而且写下这些事的就是这个门徒,我们知道他的作证是真实的”(若二十一24)。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江苏一弟兄: 你好,《启示录》是圣经中记载预言最多的一卷书,书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异象。《启示录》作者多用隐喻、象征的手法记载了许多将来要发生的事。《启示录》这本书不太好懂,有些东西不易理解,所以对这些事件、异象的解释上很容  相似文献   

12.
王建成 《天风》2018,(11):I0002-I0002
我自幼生活在一个有基督教信仰的家庭中,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指着书柜中一本本厚厚的“书”说:“孩子,这可是咱家的宝贝。”“什么宝贝?”“这些是圣经。”直到懂事之后,与大家一起背诵圣经金句,我才渐渐懂得圣经是上帝的话,是最宝贵的礼物。在我家柜子里有各个时代、各种版本、各种语言的圣经,但其中最珍贵的是1919年出版的《官话和合本圣经》。  相似文献   

13.
保守你心     
张克全 《天风》2008,(20):14-15
重视心灵对人生命生活的作用,是圣经的一个特点。圣经谈到“心”的经文有多达四五百处。《箴言》是希伯来人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圣灵感动下对生命、生活思考的成果,其中也论到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主内的弟兄姐妹们:我们读《若望福音》四章1—26节这一段圣经,我们的确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说百读不厌。这一段圣经是主耶稣基督对一个撒玛黎雅妇人  相似文献   

15.
陈志华 《天风》2013,(3):47-47
在圣经的翻译中,不少名词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原因很难翻译,因而采取了“音译”而非“意译”的方式,所以,读者常会不明白这些较为特殊的名词的真正含义。如《马太福音》5章22节:“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有古卷在‘凡’字下添‘无缘无故地’五字)。  相似文献   

16.
学会欣赏人     
学军 《天风》2007,(12):45
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只有把别人的优点学过来,我们才能丰盛起来。当我们比不上别人,我们就会嫉妒他。圣经中,该隐因为没有得到上帝的称许而对兄弟亚伯产生嫉妒(创4:3-5);约瑟的兄弟们因为父亲“给约瑟作了一件新彩衣”而对约瑟产生嫉妒;扫罗因着妇女群体没有将“万万”这更高的冠冕加在自己的头上,而对  相似文献   

17.
<正>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侍奉耶稣基督,在大山深处见证神的荣美我的岳母王香兰家住晋南西北吕梁山区的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桑原村,村子距县城有七八公里,这里沟壑纵横,山大沟深。每逢主日,一大早,双目失明的岳母会和岳父一起把家里收拾干净,拿出圣经和《赞美诗》,准备迎接弟兄姊妹的到来。不一会儿,弟兄姊妹陆续来到,赞美的  相似文献   

18.
王三元 《天风》1995,(1):41-43
“初信栽培”栏1995年仍将刊登以造就初信的弟兄姊妹为对象,在信仰上属于基本常识,在写作上能深入浅出的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有帮助,并支持办好本栏目。 本期刊登的王三元牧师《信仰的根基》一文,是初信者必须搞懂的问题,这一问题上的偏差,已经给教会带来不少混乱或分裂,但愿我们能明白圣经,把信仰建立在牢固的磐石上。  相似文献   

19.
林希一 《天风》2011,(11):18-19
爱是基督教的精髓,圣经说:“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后1:7)“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罗12:17)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合乎圣经的教导,是基督徒的美德,也是发挥基督徒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的途径之一。2011年8月17日,邳州市政府在艾山后基督教堂召开全市“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推进会”,交流推广该堂的创建工作经验,让全市教牧同工和信徒代表一同分享该教会在和谐教堂创建中的先进事迹。使大家感受最深的是:艾山教会把爱国爱教的情怀、作光作盐的本色和创建和谐教堂的理念都化作了具体的行动,把炽热的爱心延伸到教堂之外。  相似文献   

20.
耶稣在圣经里教训跟随他的人必须“恼恨”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这是什么意思呢?跟随他的人果真应该“抛弃”家中一切所有以及自己有关联的人、地、事物,不再去“过问”他们,才能作他的门徒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