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道德的作用非常重要。道德对立法、司法、守法等法治的各个环节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道德还可以弥补法律的缺陷。因此 ,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 ,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法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法律伦理的时代使命:为法治建设提供道德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云林 《道德与文明》2007,(4):45-48,5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法律伦理担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这具体地表现在通过创制良法为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开端,为司法活动提供道德保障,为公民的守法道德确定具体的向度.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中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总体要求"中还指出: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相似文献   

4.
“法治”对“德治”的前提和规范作用一直被人们所关注,而“德治”对“法治”的基础和制约作用却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本文试图通过论证道德对法律的基础和制约作用,指出道德建设不足是当前我国遭遇法治困境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构建法制社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德与法有机结合--论和谐医患关系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赖于道德与法律的有机结合.既要发挥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又要发挥法律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在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设中,道德与法律相互作用,但道德是统帅.  相似文献   

6.
法治一般分为实质性的法治和程序性的法治,前者强调善法、良法,后者则更注重形式正义.新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朗·L.富勒的学说即为程序法治论的一种.富勒认为法律与道德密不可分,并将道德区分为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而义务的道德与法律相似.他提出法律具有内在的道德性,将法律的道德性分为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两个方面,而他主要阐述的是法律的内在道德,也称为"程序自然法",并将法律的这一道德定位于八项"法治原则"和达致法律的"目的性事业"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道德与法律具有原始共性,正义性和原则性是道德法律化的关键因素。道德法律化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基础,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一味地把道德法律化看成是建立法治国家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葛桦  李萍 《道德与文明》2005,1(4):50-54
影响个体道德选择的因素很多,从社会这个宏观角度来看,影响个体道德选择的因素有: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和道德情境。通过对影响个体道德选择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上和方法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了感知社会支持对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社会认知模型探讨了道德认同内在化和表征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387名中国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感知社会支持显著正向影响道德敏感性,仅道德认同内在化在感知社会支持和道德敏感性间起中介作用。这一研究结果拓展了有关道德敏感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增强个体道德敏感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是物质生产、民主法治、利益分配机制、人际交往方式、精神化生活等与不断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一致的理性社会。构筑时代道德、创建道德环境、完善道德化制度、注重道德教育、重视官德建设是当前加强道德建设,加快实现和谐社会的主要方法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