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基督教是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教会。据中国基督教协会统计,内地现有基督徒约1600万人。考虑到统计中的一些复杂因素,这个数字可能略有出入,或者多一些,或者少一些,但我相信这个统计数字比较接近实际,是目前为止最具有权威性的统计。国外有的机构或人士说中国内地有基督徒600  相似文献   

2.
1999年末及2000年初,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访问了一些上海和南京的教堂。我高兴地发现中国的教会如百花盛开,茁壮成长,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我最近刚开始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我研究的课题是20世纪上海基督教史。虽然我已去过中国多次,但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却几乎从来没有在中国的教堂做过礼拜,所以这一课题对我而言几乎是全新的。这次去中国前,我心里一点也没有数,在中国教堂怎么做礼  相似文献   

3.
艾洁信箱     
建议多关心打工的基督徒 编辑部: 我是一名外地来大连打工的基督徒,我也经常阅读《天风》杂志。打工经历中,我常感受到孤单无助,我想通过编辑部向各地教会特别是沿海开放的城市教会提个建议:多关心一下自己教会中的来本地打工的外来基督徒!据我所知,外出  相似文献   

4.
张剑民 《天风》2013,(1):44-45
如何关注基督徒职场,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教会信徒的状况 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上海常住人口2300万人,其中外省来沪常住人口近900万人。年龄结构:15至59岁人口有175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6%。可见,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化大城市,有着巨大的职场空间。  相似文献   

5.
赵志恩 《天风》1996,(9):11-13
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于1950年全国人民解放以后,在新中国发起的一个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运动。它虽然有明显的政治意义,但是40多年来的教会生活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基督徒认识到:它是一个有圣经根据,有教会历史传统,富有神学意义的,建设中国教会必备的一个爱国爱教的运动。它的目的是:使教会更加纯洁,更加符合神的心意,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它是中国基督徒不能不走的一条荣神益人的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五大宗教之中,基督教徒的人数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在解释基督徒人数为何增加的问题上,国内外学术界存在多种讨论,其相关数字之争,悬而不决,以至于形成了近年来中国宗教学、宗教社会学讨论的重大问题。但在中国基督徒人数增加的现象之中,始终存在着一种规律性特征,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基督徒人数尽管有所增加,但并不能说明基督教结构也同时发生了重大变迁;教会制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增加的只是基督徒的人数而已。更重要的规律性现象则是,中国基督徒人数的增长逻辑主要是基于私人化的基督教信仰方式,如同私人信仰方式与教会制度之间的"漏斗效应"。对此问题的讨论,说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重点是在于解释某种社会结构而不只是去描述宗教现象,重点是在对问题的解释,而不仅仅是去发现或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傅怡冰 《天风》2018,(10):11-12
各位尊敬的领导、教会同道、亲友、弟兄姊妹们:我敬爱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8月20日凌晨4时30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各位今天抽出时间前来参加父亲的追思礼拜,我本人和我先生,以及代表我母亲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父亲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沐浴主恩,5岁起就跟着家长来沐恩堂做礼拜。  相似文献   

8.
弟兄姊妹们,你们可知道内地贫困地区教会的艰苦!我曾听到一些贫困教会的信徒无钱买圣经,而几个人合读一本圣经。于是常有外面偷运圣经到内地的事。中国有1000万基督徒,曾印刷出版近2000万本圣经。在经济好的城市和地区,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正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基督徒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一些中国基督徒思想家和教会领袖,在寻求教会本色化的同时,曾努力在中国当时的处境中探讨中国基督教的本色神学,从而消除中国基督教的"洋教"色彩,应对基督教所受到的挑战,并从基督教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他们本色神学的思考,起点不同,方法不同,内容也各异,但都严肃地去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间飞逝,20世纪的背影渐行渐远,中国教会在不断的成长和发  相似文献   

10.
《天风》1996,(10):16-18
7月23日至8月5日,正值炎炎夏日,酷暑难当的季节。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接待了来自美国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的访华代表团。代表团在该联合会总干事琼·坎布尔博士的率领下,一行13人访问了我上海、杭州、宜兴、南京、西安、北京等地教会。该代表团代表了美国基督教33个不同宗派的5000多万基督徒,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天主教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70年来,中国天主教在充分享有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与全面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借助伟大的历史机遇"脱去旧我,穿上新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为天主教中国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今天我们对过去70年来天主教"中国化"历程进行回顾,重新疏理和认识基督徒共同努力探索出的适应国情开展牧灵福传的经验,对进一步推进天主教中  相似文献   

12.
<正>神使用圣经不断祝福着中国教会,而每一位中国基督徒也在经历着教会出版事工的不断发展,领受着从神而来的恩典和赐福自信耶稣以来,我的信仰历程就与圣经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和合本》圣经不仅领我认识神,也帮助我信仰成长,引导我人生道路。神使用圣经不断祝福着中国教会,而每一位中国基督徒也在经历着教会出版事工的不断发展,领受着从神而来的恩典和赐福。在我信仰成长经历的不同阶段中,都有圣经伴我一起度过。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9,(10)
<正>1950年9月30日,吴耀宗、陈崇桂、江长川、鲍哲庆等40位教会负责同工借《天风周刊》的"宣言专号"向全国基督徒发出"教会革新"的号召,庆祝国庆1周年。在该期的社论中说:"爱国民主的中国基督徒面前的特定使命……是努力完成中国基督教的革新,在新中国建设中,负起我们特定的责任,努力建设自治、自养、自传的中国本色教会。在庆祝国庆1周年纪念时,中国基督徒数千人连名签署,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文件,明确地指出了今后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应走的道  相似文献   

14.
陈丰盛 《天风》2012,(3):38-38
某间教会请了一位牧者来讲课,话题转到该教会的复兴情况时,该牧者大谈自己教会中那些值得炫耀的会友。他说:“我牧养的基督徒中,有××位明星,有××位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
文摘     
教会需要与人民共同分享喜乐与盼望梅康钧在《天风》2005年第1期撰写文章,提出宗教与社会和谐,从教会而言,则必须本着信、望、爱的原则,积极走进人民,走入社会,真实地体验上帝在社会生活中的旨意。今天的中国,中国基督徒自主地与人民团结,渐渐超越狭隘的自我意识,而教会致力于宣讲上帝就是爱的讯息,真正与人民共同分享喜乐和盼望。近年来,中国教会倡导和推进的神学思想建设,十分强调神学应成为与人民相和谐的理论支持。教会所传递的信息一直是鼓励中国基督徒在与人民共同创设的和谐社会中,进行极有社会价值的工作。中国基督徒有着这样的省觉…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7)
<正>《天风》,我与它有着不解之缘。不夸张地说,《天风》70年,我几乎翻遍每一期。这与我的成长、专业兴趣以及服侍经历分不开。阅读:成长的记忆我成长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为家族中第五代信徒、第四代传道人。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讲起"文革"时期的教会情况。而父亲则是经常不在家,总是受邀在各地开培灵会。在父亲的书桌上,每月都会有新的《天风》,而且他会将它们整齐地排在书架上。记忆中,我总是跟着哥哥姐姐去参加教会活动。正式参加主日  相似文献   

17.
礼仪是教会行动的顶峰,七件圣事中的感恩祭更是基督徒生活的源泉。教会教导我们:感恩祭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因此,让我们的生活感恩祭化。一、生活:身在福中不知福修道八年,我的修道生活却一团糟。原因是尽管对教会礼仪已经相当熟悉,实际上对礼仪精神却  相似文献   

18.
沈以藩 《天风》2001,(7):40-42
我和陈泽民教授非常荣幸地代表中国基督教协会参加本次会议,并会见来自德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天主教和新教友人。在过去的许多年中,你们用祷告托住中国的教会,还通过各种途径给予中国基督徒和中国人民大力支持,我们谨向你们致以真挚的谢意。同时,我们感谢你们筹办了本次会议,使得我们在面对现代化的前景和问题之际,有美好的机会在此分享各国的经验。应邀参加本次会议,我们将思考“在变化的中国和变化的欧洲中,我们的教会在神学上所遭遇的共同挑战”。我的发言旨在从中国的角度来思想中国基督教会和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单信 《天风》1999,(12)
每一个历史时期以及每一个地区的教会都会有各自处境中的神学思考见解,2000年教会史证明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全世界各个时代的基督徒都同读一本圣经,但对于神的认识以及对圣经的理解则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以“信仰不变”的理由来拒绝神学思考,固步自封,也不能视中国基督徒在坚持基本信仰的前提下,吸  相似文献   

20.
黄大卫 《天风》2012,(11):26-27
2011年8月访问中国基督教两会时,我第一次听说,中国基督徒比例最高的地方是在云南福贡。从那时候起,我就萌生了去福贡的念头,想去亲身体验基督徒之乡的感受。经过一年的祷告,在中国基督教两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于2012年8月22日至23日访问了福贡。通过实地考察,感触良多。福贡县邻接缅甸,属山区。面积为2756.44平方公里,约是上海面积的43.5%。地大却不物博,属中国的贫困区。福贡县主要居民是西傈僳族人,人口9万多,其中基督徒有6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