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汪维藩 《天风》2011,(11):56-57
90年代初,周联华牧师首次访问“金陵”时,我曾送他一个小镜框,上书陶渊明的名句“乌倦飞而知还”。周牧师离宁前夕,在金陵饭店写了封信给我说:“我这只倦鸟又要飞回去了。人各有自己的本垒,南京是你的本垒,我的本垒则在台北。”“本垒”是棒球运动的一个术语,大意指一个人能够发挥潜力、取得业绩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11):45-45
寻找完美 一个愁容满面的老人,快70岁了还没结婚。牧师问:“您有独身的恩赐与呼召吗?”他说:“不,我无时不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并娶她为妻!”“你走过五湖四海,难道就没有遇到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吗?”“去年终于找到了一个,我好一阵激动。”“那你赶快娶她啊!”“噢!可是,她说她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3.
不记得是哪一位传道人在讲道时提到这样一件事。有兄弟两人吵架,彼此不肯饶恕。牧师得知后,到他们家劝勉兄弟俩要和睦,于是三人一同跪下祷告。老大祷告说:“主啊,今天我不应与兄弟吵架,这都是我的错,求你饶恕我。”牧师对老二说:“现在你应该祷告认错。”不料,老二却回答:“牧师,刚才我哥祷告说,今天吵架都是他的错,那我还有什么错?我不必祷告  相似文献   

4.
英国苏塞克斯那一个传教二十多年的费里曼牧师,出版了一本名为《上帝与我们》的书,表露他不信上帝的观点,遭教会当局炒鱿鱼。不过,他却因此而获得其他牧师和许多教徒的同情及支持,认为教会当局不该解雇他。现年48岁的安东尼·费里曼牧师,日前在苏塞克斯郡史  相似文献   

5.
黄幸平 《天风》2013,(3):48-49
《神学纲要(卷七)》是周联华牧师的新作,他在书中抽丝剥茧地讲解了末世论。从卷一神观、卷二圣子论、卷三圣灵论、卷四人论、卷五救恩论、卷六教会观,到这本卷七末世论,周牧师陆续完成了这个写作“系统工程”,他给自己的工程质量提出三“点”要求:比一般系统神学更“圣经”一点,比一般系统神学更“中国”一点,比一般系统神学更“平易”一点。周牧师把艰深的系统神学写得深入浅出,使西方神学变得很有“中国味”,这样的神学书籍可读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李栋 《天风》2009,(6):44-45
4月25日至5月2日,应台湾浸信会神学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周联华牧师和台湾浸信会神学院院长蔡瑞益牧师的邀请,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徐晓鸿牧师为团长的中国大陆神学教育代表团一行7人,出席了“海峡两岸基督教神学教育发展论坛”,并在台北、花莲等地参观访问。美丽的宝岛、热情的主人给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牧者的软弱     
李世峥 《天风》2008,(20):30-31
曾听一位牧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一位信主不久的肢体,问牧师:“你在这里探访吗?”牧师答道:“不是,是我自己看病。”那位肢体惊讶地说:“啊?牧师你怎么会生病?”这件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现实中类似的情况却不在少数。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牧者就不可能生病,但对很多人而言.却忽略了牧者也有软弱,也需要代祷的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8.
牧师也是人     
苏颖睿 《天风》2001,(9):53
记得在去年12月回港的时候,有机会在窝福证道。散会后,在教会楼下遇到一些窝福的青年人,大家有机会倾谈起来。其中一位青年人口快心快地说:“苏牧师,你好劲呀!”我当时不知怎样应对,已经很久没有人这样形容我了,这回得到这青年的赏识,心中自然高兴。但回心一想:“我真的是劲吗?假若他日发觉这个牧师只不过是纸老虎,岂不是令他感到大失所望。”顿时我心中感到有些压力。  相似文献   

9.
凌子 《天风》2012,(3):30-31
我所敬重的陈达农老牧师,是以下两节经文的最好诠释者与见证者。《诗篇》103篇4节至5节:“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  相似文献   

10.
李兰成 《天风》1994,(5):43-44
1993年5月1日清晨5时10分,南京市基督教协会会长兼市三自副主席郭乐牧师因病在南京离世归天,终年67岁。 郭牧师虽然离世已有一年了,但我们仍然怀念他。 一、走上奉献的道路 郭牧师是陕西临潼县人,1927年12月15日出生于基督教家庭。据他在《我的见证》(载55年11月四期《金陵协和神学志》48页)一文中知,他自幼受到祖母及父母在宗教上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古兰经》16:125) “关于使者们的消息,我把它告诉你,用来安定你的心。在这些消息中,真理以及对信士们的训戒和记念已降临你了。”(《古兰经》11:120)  相似文献   

12.
汪维藩 《天风》1994,(5):33-34
去年9月和沈承恩同工访台期间,曾与台湾一些基督徒有过一点接触。 8日星期三下午,承恩同工去看在台北的胞姐,周联华牧师带我去参加了一次“妇女祷告会”。但这不是一般妇女,而是台湾要员的夫人或女儿、儿媳。祷告会是宋美龄早年发起的,至今十余年从未间断,即便适逢春节或12级台风也照常举行。人数并不多,10余人而已。我去后,周牧师让我先讲20分钟,然后回答问题。第一位举手发问的是胡宗南的弟媳,问题是:“听说在大陆的真基督徒要受到迫害,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3.
计文 《天风》2010,(9):1-1
一次,我从医院出来,遇上一位来城打工的初信者。“牧师,你在这里探望吗?”“不,是我自己在求医。”“啊?”她的神色显得很惊讶:“牧师你怎么也会生病?”我或许能理解这位姊妹,也许在她看来,牧师是神的仆人,为神辛苦作工,神自然得格外照顾,怎么会生病呢?可是这位纯朴善良的姊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牧师也是人!”是的,“牧师也是人”这个事实常被一些人忘记。  相似文献   

14.
活泉 《天风》2017,(3):36-37
香港中文大学温伟耀教授在2008年痛失年仅26岁的爱女温晓华。在温牧师给女儿的一封信《再见,晓华》中,他给严重智力残障的女儿一生所受之苦作了总结:“自从你两岁半的那一天,爸爸紧抱着你突然抽筋的小身躯,吓得脑袋一片空白;到昨天在你弥留的床边,无助的我看着你挣扎着呼吸。  相似文献   

15.
智渭 《天风》2013,(3):F0002-F0002
基督教全国两会《天风》编辑部单渭祥牧师以及出版部包智敏牧师于2013年1月30日至2月3日,赴台与台湾基督教传媒、出版界进行交流,并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台北国际书展。  相似文献   

16.
你在我心里     
严青 《天风》2006,(18)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有一弟兄因为下岗,呆在家里发愁。一位牧师到他家探访,见弟兄正怀抱孩子,一点笑容也没有。牧师就问他:“弟兄啊,你会不会让你的  相似文献   

17.
宋老牧师 吉林市数以千计的基督徒,没有不知道宋老牧师的。九十多岁的宋牧师,虽然步履有些蹒跚,但精神健朗,事主之心依然不减。每当礼拜时,他都早早地来到教堂,安静地坐在一边。带着微笑,看着你。看着进进出出的信徒,那眼光是亲切的、仁爱的,一览无余的坦诚,给人以祥  相似文献   

18.
刘玉霞 《天风》2002,(1):24-25
去年9月份《天风》转载了香港苏颖睿牧师撰写的“牧师也是人”一文,文中说牧师也是人,也有人性的软弱,希望得到信徒的理解和谅解。而刘玉霞姊妹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苏牧师的文章,可看为未雨绸缪,善意而有益的补充吧。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天风》2010,(2):26-26
某牧师讲道时,发现一信徒总是歪着头不停地打瞌睡。礼拜结束后,牧师问他:“你礼拜时怎么总是闭着眼睛?”。  相似文献   

20.
田雨 《天风》1994,(8):14-15
与精神矍铄的郑牧师交谈,你会十分愉快。他不仅言简意赅地回答你提出的各种问题,且对人坦诚、热情。 “作为中国基督教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又是福建省基督教协会会长,您认为当前农村教会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