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天主教的先辈们走出了一条在教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福传之路,这就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五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不仅不违背信仰,而且也是中国天主教唯一正确的选择。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指的是: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督教会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要全力打造平安教会,使教会与整个社会和谐共处。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方向不可偏离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关系到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3.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是50年代由爱国基督教、天主教界人士提出,得到党和政府大力的支持而确定下来的。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今天我们强调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宗教界与世界各国宗教界的友好交往日益增多,但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使中国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面临新的挑战。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从政府部门来讲,要加强依法管理,坚决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政策;从宗教界来讲,要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抵制境外渗透的意识,坚定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决心和信心。这里我们邀请国家宗教局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教会独立自主自办的涵义 此处的独立自主自办,首先是针对旧中 国教会处于殖民地状态时,被剥夺一个地方 教会应有的主权而言的。旧中国教会数百年 来,一直处于无权地位,甚至在我国教会成立 圣统制后,长期以来依然向外国传教士进行 统治。此外,国外教会内的敌对势力往往假借 宗教名义干涉我国内政,对这种违背我国家 尊严和教会原则的殖民主义现象,以及利用 宗教搞政治渗透的罪恶勾当,应予彻底清除。 因此为了维护我国国家和我国教会的尊严和 纯洁,并充分行使我们中国教会的主权,我国 教会就要独立自主自办。独立自主自办是…  相似文献   

5.
谈自办教会     
基督教会从初建到今天已经跨入了第三个千年,从小小的巴勒斯坦发展到成为分布世界各地,融入世界各地文化,进入世界各种民族的世界性的宗教。可每当我们谈论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时,还有为数不少的教会中人,自觉这样的教会是变调的教会,是走样的教会,是不纯的教会。更有些人认为自办教会是亵渎教会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的大公性,认为教会本应该是外来模式的教会、千篇一律的教会,中国教会也不可例外成为中国化的独立自主、自办的爱国教会等等。 其实,只要我们少许研读一下圣经,尤其是四福音、宗徒行传和书信,以…  相似文献   

6.
去年底,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在海南召开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教育授课经验交流会,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开展“独立自办教育”的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为更深入地反映他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4月2日,本刊记者与该院修生就“如何认识与落实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问题进行了座谈。滕昭智、李响、庞若望、曹伟、赵祥东、吴楠、曹旺、孙晓野等8位修生在会上作了发言,白国良、赵亮、朱爱军、卢安泥、刘方济、李建刚等6位修生作了很好的回应。我们感到,在这里讲“独立自主自办”,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习”和“表态”,而是青年修生发自心底的声音。在这里讲“独立自主自办”,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一种传统、一种强有力的主旋律。本次座谈活动得到了国家宗教局二司、北京市宗教局和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忱!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第一部分中已经阐明,以宗徒继位人——主教为首的地方教会,有独立自主地履行司训、司祭、司牧职务的权利。而地方教会独立自主自办又只能是在本地教会自选的主教领导下来办,因为自选主教是地方教会独立自主自办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所以独立自主自办问题主要是地方教会自选主教的问题。 1.地方教会自选主教符合宗徒传统精神。因为教会从宗徒时代开始,一直是由全体成员来选定神职人员的。在犹达斯出  相似文献   

8.
去年底,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在海南召开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教育授课经验交流会,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开展“独立自办教育”的经验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为更深入地反映他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4月2日,本刊记者与该院修生就“如何认识与落实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问题进行了座谈。滕昭智、李响、庞若望、曹伟、赵祥东、吴楠、曹旺、孙晓野等8位修生在会上作了发言,白国良、赵亮、朱爱军、卢安泥、刘方济、李建刚等6位修生作了很好的回应。我们感到,在这里讲“独立自主自办”,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习”和“表态”,而是青年修生发自心底的声音。在这里讲“独立自主自办”,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一种传统、一种强有力的主旋律。本次座谈活动得到了国家宗教局二司、北京市宗教局和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忱!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独立自主自办会? 就五十年前的中国天主教而言,主要是要求中国天主教会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控制,遵照吾主耶稣基督福音的精神和宗徒们的传教传统,采用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方法,由中国自己的神职人员和教徒群众办好教会,让基督教会在中华大地真正实现本土化。 1.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福音的精神和宗徒的传统。 耶稣升天时,谆嘱宗徒:“你们要到普天下去,教训万民,传播福音,使他们信而得救”(玛二十A:19)。这就要求福音的传播,要梵二大公会议所要求的教会“本地化”。此外,还要体现福音的教…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七年八月二日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诞生的日子。在中国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一九五七年六月中旬至八月初,中国天主教代表会议在首都北京举行。八月二日成立了中国天主教友爱国会,通过了关于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决议,从此,结束了殖民地状态的中国圣教会,揭开了中国天主教史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新篇章,使全国神长教友的爱国爱教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八月二日镌刻着天主赋予我国圣教会的恩宠,宣告了中国天主教的新生,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忘却,也不该忘却的日子。须  相似文献   

1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们就江西省广大神长教友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问题,谈谈工作中的体会,向大家汇报。一、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中国天主教唯一正确的道路。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出现了十分喜人的景象。我省教会在传达贯彻1980年中国天主教“两会”代表会议精神之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宗教  相似文献   

12.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从五十年代初的“三自“革新运动算起,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正义事业。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临近‘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五十年来,历史的风风雨雨非但没有动摇中国天主教广大神长教友爱国爱教的信念,相反地却磨项7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壮大了我们的队伍。发展了我们的事业更加坚定了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办好中国天主教会的信心。五十年的实践证明: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顺乎国情。合乎教义。符合教心和民心它既反映了中国天主教广大神长教友的意志和愿望也反映了全体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50年来,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文革”前的17年,主要任务是摆脱外国势力的控制,收回教会主权:第二个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1年,主要任务是落实宗教政策,重振教务: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的最后l0年,国盛教兴,中国天主教终于把如何办好独立自主的教会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年底,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下发了《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教材》。国家宗教事务局也发文要求全国各天主教院校把上述教材列入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佘山修院接到教材和相关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主教会是一个地方教会,和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教会一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当我们说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时候,我们是指在中国教会这个特定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背景而言的。  相似文献   

16.
独立自主自办的历史必然性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学习<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教育教材>,特别是其中有关教会历史的内容,使我澄清了许多错误的观念和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主教》2004,(1):34-36
中南神哲学院自2002年10月开始开设《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教育教材》课程以来,按照“一会一团”的统一计划,进展顺利,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1983年,在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三届二次(扩大)会议和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一届二次(扩大)会议,联席会议上一致通过的《关于中国天主教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决议》这个《决议》是我国神长教友爱国爱教的行动纲领。8年来,广  相似文献   

19.
正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值得总结和反思。前辈们通过努力,已经为我们找到了天主教会在中国大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经过60多年探索与实践,天主教的牧灵福传事业得到平稳发展,成为天主教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一、道路决定命运,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克服"水土不服"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梵蒂冈最近的`封圣'是破坏中国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与中国人民为敌.出于义愤,为正视听,为明是非特对中国教会独立自主的来由与意义作一论述.景教在唐代将基督福音传入中国,基督福音以`爱'为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极为融洽,为什么销声匿迹?孟高维诺东来,在元代北京建立中国第一个教区,为什么后继无人?其主要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地化、民族化.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以介绍西洋科学技术为切入口,引导人们认识天主教;以祭祖祀孔为结合点与中国人民和睦相处.这是一条广扬福音的适应当时国情的道路,竟遭到反对,引起漫长的礼仪之争.礼仪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