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7,(12)
<正>二、意趣佛陀根据不同的缘起、针对不同弟子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来结戒和说戒,而这些比丘戒的背后都蕴含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体现了佛陀对众生根机的深入观察以及对教团内修外弘、上求下化关系最恰当的把握。从当代英国学者鲁珀特·格辛(Rupert Gethin)的角度来看,佛陀制戒的意趣有以下四点:1.僧团的统一和凝聚,2.精神生活即修行的需要,3.僧团对社会大众的依赖,4.社会大  相似文献   

2.
慈悲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菩萨戒的制戒宗旨。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包含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重内容,意在止恶、修善、度众生,均未离开拔众生苦、与众生乐的本质,故而彰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菩萨戒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戒律,以戒为名是将佛教的慈悲精神以戒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制度的强制性保障慈悲精神的践行。《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以"孝名为戒"和慈悲精神贯通全文,处处强调"孝顺心"、"慈悲心",使《梵网经》脱颖而出,成为菩萨戒根本经典,也使梵网菩萨戒成为菩萨戒四大体系中最流行的一系。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7,(11)
<正>第一节戒法的产生一、缘起佛陀制戒依据时间顺序主要分为略教和广教两个阶段。略教是指在佛成道后开演化导众生之法的时候,有感于众生的求法之心应有所寄托,故先开示简要易行的教法(被称为"略教偈")令弟子奉持。由于此时跟随佛陀出家修行的弟子都是上根利智,众弟子皆能很好的依教奉行而没有犯戒  相似文献   

4.
一、梵行与正法--制戒的理想 佛陀在世时,以其崇高的精神影响力,成为僧伽的中心.佛陀在灭度前,阿难请示:此后僧团将要"以谁为师"?佛陀明确告诉阿难:"我涅槃后,所说法戒,即汝大师.""以戒为师"成为千年佛教延续发展的核心,成为无数佛教徒内修外弘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5.
乾空 《法音》2014,(3):23-28,33,34
正序言佛陀成道五年之内,僧团和合清白,行为清净。佛成道后第五年,有比丘造作有漏过失,佛陀开始制第一条淫戒,次年再制盗、杀、妄等诸广戒。佛陀成道十二年中,仅诵略戒:"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十二年后,有人违犯前制广戒,故佛不再诵戒,而将广戒交付弟子来诵。在其后的弘教岁月中,佛陀就弟  相似文献   

6.
<正>一、戒律的特色:教规不违国法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在制定戒条时便遵循"教规不违国法"的大原则。以不偷盗戒为例,该戒是佛陀在王舍城制定的,起因是一位比丘盗未生怨王的木料,被未生怨王抓住后呵责说:"汝当合死!"在呵责这位比丘后,佛陀询问曾在朝廷任大臣的迦楼比丘,依据摩揭陀国的国法,偷盗多少将被处以极刑。迦楼比丘回答说:"满五磨洒。"这在《四分律》中有明确记载。佛陀  相似文献   

7.
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陀灭后,以戒为师。作为佛教徒,不论在家出家,都必须受戒、学戒、持戒,以戒为师,才能自度度人,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为帮助初学佛者认识学习戒律、依戒修行的重要性,特从台湾圣严法师所著《戒律学纲要》一书中节录若干章节,编成《戒学讲座》,陆续在本刊发表,以资提倡。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虔诚地膜拜佛陀时,内心对佛陀有怎样的祈求呢?求福,求禄,求财,求寿,求平安,求顺利……乃至种种生活中的祈求。也许,佛陀也会用种种方便来满足众生的愿望,但是,这些终究不是佛陀真正想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5,(10)
<正>(2015年9月15日)引言在浩瀚的佛教经典中,众生平等、自他不二的和平理念,不仅是佛陀创教的根本与教化世间的重要思想,更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现实中,佛陀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佛陀住世时,摩羯陀国琉璃王子曾数次想要进攻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国,佛陀都以无言的威德感召,令战火熄灭,实现和平。正因为如此,践行佛陀的和平思想,便成为佛  相似文献   

10.
一诚 《法音》2007,(2):3-4
佛法住世,已越二千五百余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其间政治、社会等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沧海桑田,遽难陈述。而佛教犹法幢高悬,慧炬长明,历久而弥新。佛陀之遗教告诉我们要“以戒为师”,而僧团也正是以此为圭臬。“以戒为师”为佛陀金口所宣,从清净圣智之所流出,而“以戒摄僧”亦为寺院组织制度建设之特色。  相似文献   

11.
刀述仁 《法音》2006,(5):55-55
众生平等,人类和谐,世界和平,这是佛陀创教之初就确立的主张。佛陀看到蝼蚁受到伤害都悲悯不已,更何况面对人类的悲剧。因此,体会佛陀的大悲精神、大慈心愿,是我们每一个佛教徒的根本立场。从佛陀创教至今2500余年,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物质条件已经日新月异,但是人生的根本问题——生、老、病、死,仍然在困扰着人类。因此,佛陀的思想就永远不会过时。我们的历史重任,只是把佛陀的思想与当今的时代相结合,针对新时代的新问题,站在佛陀的立场上予以解答。佛教对于东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中国、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  相似文献   

12.
贺志韧  汪斌 《法音》2019,(8):32-35
正一、无作戒体思想的历史演变无作戒体,是大乘菩萨戒的一大核心要素,所谓"无作"是相对"作"而言的。"作戒",即小乘戒律对于众生身、口、意各个方面的具体约束、要求,因为存在行为表征,有所作为,故称"作戒"。"无作戒"则指不拘泥于外在的行为本身,而强调人的内心对  相似文献   

13.
正第二节戒法的发展一、五百结集佛在世时,随缘为诸弟子制戒,并且为了督促弟子持戒,又制定了半月说戒的制度,使弟子们能够经常忆念戒法,安住于净戒中。为了使戒法得到传持,佛陀还规定五腊比丘,应当诵戒、诵羯磨通利,否则将结罪。随着佛陀制戒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佛言祖语     
云何持戒能生戒?因五戒得沙弥戒,因沙弥戒得律仪戒,因律仪戒得禅定戒,因禅定戒得无漏戒,是为戒生戒。云何持戒能生于檀?檀有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持戒自检不,侵一切众生财物是,名财施。众生见者慕其所行又,为说法令其开悟。又自思惟:我当坚持净戒与,一切众生作供养福田令,诸众生得无量福。如是种种名为法施。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不害是,则无畏施。复次菩,萨自念:我当持戒以,此戒报为,诸众生作转轮圣王或,作阎浮提王若,作天王令,诸众生满足于财无,所乏短;然后坐佛树下降,伏魔王破,诸魔军成,无上道,云何持戒生禅?人有三业作…  相似文献   

15.
普仁 《法音》2010,(7):42-46
<正>佛陀在入灭时强调,佛灭度后,要以戒为师。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正是在"以戒为师"精神的指引下,才得以绵延传承,发扬光大。佛教在中国形成的八大宗派,有很多修行法门,就律宗而言,虽然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吴明 《法音》1990,(10)
三聚净戒律宗立有三聚净戒,以广摄一切戒法.一、摄律仪戒,一切诸恶悉皆断舍故.二、摄善法戒,一切诸善悉皆修行故.三、摄众生戒,亦谓饶益有情戒,荷负众生遍施利益故.戒律条文虽多,总的精神不外止恶、行善、利他三个方面,故三聚净戒即总括一切戒法.戒可分通戒别戒二类:通戒即三聚净戒;别戒即五戒、八戒、十戒、五百大戒乃至三千威仪.如上三聚净戒,亦有通受别受二种.别受摄律仪戒,即是别受,如今丛  相似文献   

17.
正《无量义经》中云:"船师、大船师,运载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医王、大医王,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乐服。"佛陀,犹如大医王、大船师,化解众生种种忧悲病苦,渡登生死彼岸。学佛者,亦应如是,当学习佛陀慈悲无我的精神,以大医王之心发愿,并行愿于拔除天下人之苦,抚慰天下人之身与心。"四大"之不调,是世间执迷未悟之人心的化现,并相互感召。天灾一到,不分国家、不分地域;无常所至,亦不分种族、宗派。佛弟子,应以救济众生为己任。将刹那间的善念恒以持之,将此一念心,安住  相似文献   

18.
流传至今的"食蒜戒",是佛陀时期制定的。其制戒的目的是防止俗众对僧尼的讥讽,增长俗众对佛教的信心,亦是为了僧尼在精进修行中脱离烦恼而达到圣证,最终实现佛法永住的理想。与佛教"食蒜戒"有关的本生故事,则是藉因果报应故事形象化地教育听众。  相似文献   

19.
净因 《法音》1999,(11)
佛陀亲手制订的律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三个组成部分:l。佛陀制戒的精神,2、指导个人修行的戒条,3、调和团体生活的戒条。在漫长的佛教发展历史长河中,律制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即沿三条主线平行发展:佛陀制戒精神演变成菩萨戒;指导个人修行戒条(波罗提木叉)演变成声闻...  相似文献   

20.
善植良缘     
《法华经》卷一<序品>中,佛陀以神力示现七大瑞相,引起会上诸大菩萨众等注目。弥勒菩萨对佛陀如此的示现神变,深知其中必有不可思议之因缘,遂把握当下,为众请法,因而捻亮法华之光! 当佛陀踏上人间的国土,娑婆世界的众生,又当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