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圣经的权威性是麦格拉思福音派神学思想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福音派始终坚持的神学立场。但是圣经在面对世俗文化、理性主义、教会传统和圣经批判的冲击时,其权威性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和挑战。麦格拉思从福音派神学的立场出发为圣经的权威性进行了辩护。  相似文献   

2.
麦格拉思是英国福音派著名神学家,他的神学思想代表了现代福音派神学的风貌。本文从麦格拉思的学术历程、信仰历程、著述简介和他的影响力等方面对他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以期在国内推介其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郭台辉 《现代哲学》2007,(5):105-110
共同体主义是以批判自由主义而著称的一个政治哲学流派,而鲍曼却从经验层面质疑共同体主义本身的意义。共同体是安全和谐的象征,但被现代民族国家摧毁和置换之后,成为一种人们想象出来的安全感。当代社会对共同体的强烈向往是人们对自由与安全失衡的心理反应,是由于人们在民族国家衰微之后拥有更多的自由但却又陷入社会的不稳定状态中。共同体主义并不能解决自由主义面临的危机,二者都无法解除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人们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桑德尔(Michael Sandel)以批判自由主义闻名于世。在桑德尔对以罗尔斯(John Rawls)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批判中,他用共同体对抗个人,用善对抗权利,用德性对抗规则,确立了一种典型的社群主义批判模式。在桑德尔看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义务论自由主义:就方法论而言,这种义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7,(3):126-136
1989年,福山认为历史的终点是自由主义,而施特劳斯却指出自由主义危在旦夕。2016年川普当选美国总统,恰恰暴露了美国自由主义的危机,从而印证了施特劳斯的担忧。在施特劳斯看来,现代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自然权利理论与价值中立学说,前者以绝对主义为基础,而后者蕴含着相对主义。因此,现代自由主义陷于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然而,施特劳斯认为,现代自由主义选择相对主义的结果是,相对主义既摧毁了自然权利,又滋长了极权主义。因此,现代自由主义走出危机的起点是从相对主义转向绝对主义。  相似文献   

6.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古典自由主义进行了间接的批判。通过抨击德国封建特权与揭露普鲁士政府扼杀群众自由权利的丑恶行径,马克思间接批判了古典自由主义自然权利的抽象存在、自私本性和虚幻前提。《莱茵报》后期,马克思直面德国底层群众的贫困现实,在深入考察农民贫困问题、探究贫困根源及其解决措施时,间接批判了古典自由主义国家观的阶级属性、理论前提和现实局限。《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古典自由主义的间接批判表明其并不完全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他在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上的进步性,即在间接批判的过程中对现存的一切社会思潮保持审慎反思的态度,形成了积极探寻“建立新世界”的价值取向和为广大贫苦群众谋求普遍权利的政治立场,从而与古典自由主义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7.
论共同体主义对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作为西方主流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不断地受到挑战。滥觞于近代的自由主义,本身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危机,日益丧失了对西方政治现实的解释能力。六、七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与自由主义几乎分庭抗礼。随着法兰克福学派末流向自由主义立场倒退,形成两股思潮合流的局面,其地位日渐被对自由主义采取批判态度的共同体主义所取代。 一、共同体与个人 共同体主义英文为“communitarianism”,国内和港台一些学者也有译为“社群主义”的,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两种译法各有所长。用“共同体”的译法,更直接地表达了commun…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美国社会伦理学,除了以罗尔斯为领袖的新自由主义依旧强劲之外,与之相对立的共同体主义也蔚然成势,而缘于德国当代哲学巨擘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也在美国哲学和伦理学界渐入佳境、日见壮大。可以说,新自由主义、共同体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三派已经构成当今美国伦理学界三足鼎立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9.
"权利优先于善"是自由主义政治伦理观的价值立场.自由主义者都从个人自由及其权利出发来考量国家权力的来源和性质,规范"国家道德中立"的行为准则和制度安排.以个人自由为政治伦理的思维原点,导致自由主义理论上的悖论和道德上的虚无化,造成自由主义内部的严重分歧并遭到保守主义、社群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多维批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基督教新教福音派信众人数的大幅增长在传统天主教国家巴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福音派教会除了在宗教与文化领域带来改变外,还以新的方式积极参与巴西的制度化政治,在政治选举中推选教会官方候选人。福音派教会希望通过参与政治来巩固其制度化基础,在与天主教教会及本教派内众多教会的竞争中不断壮大;同时,福音派中政治参与最积极的五旬节运动教会也拥有有效的组织结构进行政治动员。由于福音派教会的广大信众基础及其参政意愿,他们越来越成为巴西党派政治竞争中重点拉拢的对象。他们在近年来加入并促成了右翼保守主义浪潮的兴盛,同时有可能导致政治庇护主义的滋生。  相似文献   

11.
刘一哲  王恒 《学海》2012,(4):79-84
自以赛亚·伯林提倡价值多元主义并将其与自由主义结合之后,价值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便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问题。伯林认为价值多元主义自然地证成自由的重要性;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坚持中立性原则,仍然遵循二者结合的思路。但格雷、凯克斯等人发现了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不相容性,甚至主张多元主义必然否定自由主义。笔者认为,"多元主义反对自由主义"虽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而如果以一种更现实的眼光看待二者的关系,不难发现自由主义是维护多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30年代,福音派作为一种思潮从英国国教会内部产生,后来扩展到其他不从国教教派中。福音思潮的勃兴促成了一场持续一个半世纪之久的英美基督教复兴运动(大觉醒),在此过程中,福音派逐渐形成并在随后的发展中出现了内在的转变。19世纪20年代成为一个分水岭,此前的福音派强调重生,其主流持正统的加尔文主义教义,促成了跨教区传教、跨教派联合等淡化宗派差异的新气象;而此后,福音派中的卫斯理循道宗社团发展迅速,他本人所持的阿米念主义教义也广为流传,循道宗成为之后复兴运动的主流和福音派的主要代表。福音派内涵上的转变使得复兴运动转为奋兴运动,失去了其早期的心灵冲击力。  相似文献   

13.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转向哲学共产主义之前,马克思的思想总体上属于自由主义;在《莱茵报》时期的早期,马克思有一个从一般自由主义向自由共和主义的转变,其契机是《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时产生的窘境。对利己主义的拒斥是青年黑格尔派共和主义的一般特征,也是推动马克思向自由共和主义转变的内在动力。共和主义的国家崇拜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被清算,随后自由共和主义在《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中被马克思与雅各宾派联系起来,受到了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4.
郑少翀 《伦理学研究》2007,(3):90-92,107
今天我们已进入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然则其理论基础价值多元主义却有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一元与多元,与逻辑悖论一普遍与特殊,并有着滑向相对主义的危险。走出多元主义的这种困境,可能的出路在于在反基础主义的视野中,在实践中解决价值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新自由主义是人类社会经济思想史演进和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大影响的重要的经济思潮,8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系列危机与新自由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本的贪婪性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推波助澜,是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之源.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主张与实践引发了我们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要正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影响和精神实质,不能忽视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不良渗透;要正视美国次贷危机后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美国政治上的破灭现象,不能偏离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走向;要正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合理内核,不断处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赵柯 《现代哲学》2020,(2):94-98
施特劳斯批评现代自由主义放弃了对德性的追求,不再把自由与德性联系起来。以霍布斯为视角批评现代自由主义的过程中,施特劳斯指出,作为现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霍布斯修正了西方传统道德法则,用有利于和平的习惯取代了传统意义上有利于灵魂完美的德性,造成节制等严肃德性的丧失。以古代自由主义为视角批评现代自由主义的过程中,施特劳斯指出,自由的原初含义是追求德性,古代自由主义追求德性,但现代自由主义不再将自由与德性联系起来,甚至不再认为自由与德性有何联系。施特劳斯表明,现代自由主义对德性的弃绝是坚定彻底的。  相似文献   

17.
在给自己下定义时,自由主义者遇到的困难可能要比社会主义者小一些,但是,其难度也不可低估。在这方面,各种党派及运动自定的名称都派不上什么用场。毫无疑问,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扎尔的自由党与希特勒的社会主义党一样毫无自由主义思想可言;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施里诺夫斯基所推行的政治及执政风格也与其名称风马牛不相及。因此,提到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时,必须要解释清楚其真实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但是这种客观性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战略是分不开的。我们在经验意义上描述全球化的同时,更需要规范性地作出倡议和行动。全球化和全球化理论应受到理性的辩护,但是全球化需要变革,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理论需要批判。而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并不意味着需要回到国家主义,全球化的新分析框架应该建立在一种超越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二元对立的立场上。这种新分析框架强调对世界秩序的重建,强调对政治作出新的理解和开始一个新的政治时代。“承认的政治”应该是全球化的政治含义。  相似文献   

19.
这是法国《智慧》杂志对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主任霍耐特的一次访谈,话题涉及承认原则同自由主义的关系、承认作为现代规范和道德原则之可能、承认规范在法兰克福学派史中的方法论突破、承认道德的心理学要素、从承认原则看新自由主义的不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如罗尔斯所说,他的正义理论已经回应并吸收了马克思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他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较好地解决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利己主义特性和私有财产权作为基本权利的缺陷;但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他依然未能克服自由主义所固有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