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受生钱”习俗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传,它的具体操作仪式“预修填还”渊源于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唐末宋初出现的《阎罗王授记经》和不晚于宋代的《受生经》,至此奠定了预修填还的基本格局。预修填还仪式在后世发展迭出新说,如认为今人预寄钱财为后人受生所依赖,提出预修填还余钱利于异日来生得果,主张填寄册籍需载信人年貌等新说法。  相似文献   

2.
未为历代汉文大藏经收录的佛教斋供仪式文献中,发现了一大批明洪武年间已经出现的与《西游记》有密切关系的新资料,包括唐王入冥与回阳还受生钱、唐僧取经的时间和原因、取经诸人与取经历程、雷音寺取经与《大藏总经目录》等内容。将这些资料与诸本《西游记》内容作比较,可知《西游记》的成书明显受佛教斋供仪式文献的影响。世德堂本对佛教斋供仪式内容的增加,又影响了此后成书的诸本《西游记》。  相似文献   

3.
《先天勘合玄秘并填箓填引》系江西省铜鼓县棋坪镇坎溪白云山先天显应雷坛掌坛人戴礼辉道长收藏的祖传填箓秘诀抄本,此书是迄今所知透露填箓内秘最多的道书。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田野资料,对该抄本的传承历史、内容、版本以及可资考据的条目作了初步探讨,提供了若干新的材料和观点。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有一种历史现象,即很长一个时期没有汉文译著。至明末开始出现汉文译著,清代逐渐增多。汉文译著大大充实丰富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内容,是中国伊斯兰文化极重要的部分。伊斯兰教汉文译著也是中国古典文献的一部分,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应占一定地位。但是,清代官私所修各种书目中,很少著录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直至今日。  相似文献   

5.
文章详细介绍了物理概念图填图试题的出题样式和评分的具体方法,并对物理概念图填图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计算了物理概念图填图试题与传统物理题型共同组成的期末物理测验的信度。研究表明物理概念图填图试题的得分与传统测验题型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物理概念图填图试题的得分对传统测验题型的得分有显著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6.
道教科仪是进行道教仪式的规矩和程序,“科”可解作动作,在《说文》中科有程、条、本及品等仪,在《玉篇》中科亦作程,故“科”即程式。“仪”为典章制度的礼节程式、法式、礼式和仪式等。在《道藏》中将科仪分为四大类①:戒律(戒条、律文、授及传戒等)、威仪(斋醮、坛仪及法服等)、赞颂(经颂及诗歌)及表奏(榜文及奏疏等)。当中威仪、赞颂及表奏是道教斋醮仪式内容的骨干,包括了道教徒“做道场”的经典、规矩、程式和奏疏,所以也称为“道场科仪”或“斋醮科仪”。举行道场科仪是传统祭祀行为,同时,由於信众对於神仙崇拜和法事活动十分推崇,不…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隐修制度最早诞生于北非的埃及,而圣安东尼长期以来更被西方看做是隐修之父。其隐修经历、隐修方式与隐修思想都对早期埃及基督教隐修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学界一般认为 ,南、北禅宗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南顿北渐。本文认为 ,所谓渐修与顿悟 ,实际上是一个修行过程线上的两个不同点 ,即事物变化时的量变和质变。北宗所追求的也是刹那间的顿悟成佛 ,却强调渐修的重要 ;南宗默认渐修过程的存在 ,却强调顿悟。由于强调点不同 ,导致了南北二宗兴衰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5月10日,位于北京什刹海东岸的火神庙内仙乐飘飘,瑞气呈祥,"北京市文物局接受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赠还清代铁香炉暨地安门火神庙接收安放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此次赠还的香炉,从上世纪初至今的近百年时间里一直放置在荷兰驻华大使馆内。出于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尊重,荷兰驻华大使馆决定修复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了的弥勒佛,以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契此为原型发展而来,已为今人所认同。在研读五代史料的过程中,发现高僧行修的言行事迹颇有大肚笑口弥勒佛的某些特征。固然布袋和尚契此对大肚笑口弥勒佛形象的塑造有重要影响,但尚有一定差距。结合史实,笔者认为在大肚笑口弥勒佛演化过程中,除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外,也融入了高僧行修的某些体态相貌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施食是道教斋醮道场的一种,其主要内容是由斋主邀请道士设置神坛、摆设供品、由高功法师书写青词表章,诵念经咒语祈祷斋主的九世父母及一切亡灵从地狱幽冥中得到解脱,往生天界,脱离苦海。 在施食斋醮道场法事活动的科仪中,摆设向神灵进献的供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献祭的供品有香、花、灯、水、果及斋饭等。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供品的摆设,无非是使道场显得庄严肃穆。然而,在道教看来,上述6类供品在施食道场中还有着深刻的宗教神学涵义。香 香是道教祭祀神灵、供奉神仙、做法事道场时最重要的供品之一。所用的香以檀香、云香、沉…  相似文献   

12.
<正>玄门讲经不仅仅局限于讲经本身,它还配合着一整套的仪式。因此弄清玄门讲经科仪,有助于我们全方位认识道教。对于道教讲经仪式的研究,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卷二在介绍朱法满的《要修科仪戒律钞》时,略微提到该经书"卷二的内容主要是写经、诵经和讲经的仪式",1但并未对道教讲经科仪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说明;樊光春教授也指出讲经科仪活动在道门内历史久远,中间时断时续,但  相似文献   

13.
因果轮回说,是佛教存在的基础。世人多因无明所遮,未究此理。贾题韬居士在口述的《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一文,谈到学佛因缘,他就是从究竟人生、解决三世因果等核心问题入手,发心研读佛经。之后,他又从研究中观,接触唯识及与西藏大德的参学里,“思想上豁然产生一条把握透视人生的崭新途径”。如此的精进渐学,为刚入门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学佛因缘,殊胜且迥异,只要本着求真和正信为导向,了生脱死的根本同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号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闻名遐迩,举世瞩目。中央领导同志百忙之中还总是惦记着、关心着大家。常言讲"人杰地灵",要把五台山建设成为真正的佛教圣地,就得有一批杰出的僧人。惟贤老和尚(中国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曾对我说:"有庙就要有僧,有好庙就要有好僧,如果光修庙不见僧,  相似文献   

15.
如禅 《中国宗教》2022,(8):90-91
广东新兴国恩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少年住所、老年圆寂圣地,见证了惠能大师的生、寂圆满,被誉为“中国禅文化之源”,与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曲江曹溪南华寺,并称为惠能大师的三大祖庭。  相似文献   

16.
正宝卷是根据唐、五代时期的变文、讲经文本演变而成的一种地方宗教文本,是除《佛藏》《道藏》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中国宗教经典体系。宝卷往往图文并茂,多由韵文、散文相间组成,可讲可唱,引人视听,方便向普通百姓进行"宣卷"的教化。事实上宝卷还有着多样的名称,其中渊源于佛、道教,用于道场仪式的宝卷多称为"科仪""宝忏""科",与此类科仪文书类似的是以"偈""偈文"为名的宝卷。另一类宝卷承袭了佛道的经典传统,径直将宝卷名为"经""真经""妙经""宝经"。  相似文献   

17.
在佛教发展史上,“方便智”的思想内涵经历了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转变,最终成为大乘菩萨行者重要的修行内容之一,是菩萨从六地登七地之关键.本文考察了以善巧方便思想作为主题的汉传佛教经典,系统地分析了“善巧方便智”的内涵、与“般若智”关系之七种诠释、三数类9种分类,以及显、密二种修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功能分三个方面进行了现代性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者采用预注册的新型研究实践以应对出版偏倚等问题,包括未经同行评审的预注册、经过同行评审的注册报告和注册重复报告。诸多主流国际期刊采纳了注册报告,预注册平台和模板也趋于成熟。但预注册和注册报告也存在争议,为检验其效果,研究者对预注册与注册报告进行了元研究,结果发现注册报告有助于解决出版偏倚和提升研究整体质量;而未经同行评审的预注册则达不到类似的效果。采纳预注册与注册报告,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开放性与严谨性,需要研究人员、学术机构与出版机构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清华简《汤在啻门》中的"地祇"称"地真",容易使人联想到《楚帛书》的"女填"。"女填"应读为"女真",是"女娲"的另一种称法。"地真"和"女真"得名与"真人"有关。真人本指修真得道的人,引申表示圣人、至人或帝王。"地真"和"女真"这种称法是"真"在使用过程中意义泛化的结果,具有明显的道家色彩,对于判别文献的性质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晋南北朝时期天台山作为五百罗汉圣地的塑造,远早于中土山岳菩萨道场的构建。在中国传统东西神圣空间的对称格局下,借助道教"洞天福地—神仙治所"的理论,佛教中的阿耨达池五百罗汉实现了"东迁"与"南渡",最终变成天台山五百罗汉。北齐《赵郡王高叡修寺碑》中"远住东海"的"金台罗汉"就是天台山五百罗汉,他们也是《首罗比丘经》中得见月光童子出世的五百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