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能进 《法音》1998,(11)
绵延千里的大别山脉,是我国少数几座南北走势的山脉之一,整个山脉从湖北省边境,经安徽、河南二省,一直延展到河北省境内。位于河北西南的武安市、涉县两地,就深处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上半年,应河北杨国英居士之请,笔者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从事房山石经研究多年...  相似文献   

2.
相励于江湖     
王飙 《思维与智慧》2014,(11):12-13
前一段时间,独自一人骑车穿越大别山。游罢吴楚雄关的天堂寨,又登峰擎日月的天柱山,我的骑行交响曲,在奏完了这两个高潮乐章之后就要落下帷幕了。回程的路上途经省城,本不想打扰任何人,然而,愈是接近省城,便愈是想见一个人。在距省城大约还有百十华里的时候,再也禁不住浓浓思念的撩拨,于是,便给一个在我心中特别珍视的手机号码发了一条短信:“我骑行大别山已十余天,今晚六点左右经过合肥。”  相似文献   

3.
惊闻噩耗突传来,无比悲伤无限哀。为国操劳离别后,人民永远在缅怀。长途跋涉逢多险,苦战一生志不衰。大别山中传喜讯,安邦治国有奇才。1997年2月20日永远缅怀邓小平同志@黎遇航  相似文献   

4.
1947年6月,蒋介石发动的全面进攻破产之后,改为重点进攻。蒋介石利用黄河从陕北到山东所构成的“乙”字形天堑,把主力集中于陕北、山东两翼,企图把我军压缩在“乙”字形的弧回内,然后聚而开之。这种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其中央部分“胸膛里露”,成了联接两端的要害和薄弱环节。以毛主席为首的党申央和中央军委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要打断这个“铃把”就要突破黄河天堑,进军大别山。大别山是敌人战略态势中最关键最敏感的地区,它雄峙于国民党的首都南京和武汉重镇的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东征南京,西送武…  相似文献   

5.
在大别山北麓河南省潢川县,提起“甲鱼大王”李开炯,远近有名。他是全县有名的“甲鱼状元”、养殖致富带头人。1993年以来,先后七次被县、乡政府评为劳动模范。他还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是县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担任县天主教“两会”秘书长职务。1996年...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3,(5):59-59
安徽神学院于2013年4月10日至11日,组织应届毕业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神学院师生来到安徽省六安大别山——金寨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了刘邓大军驻扎基地遗址,邓小平、刘伯承、李达等首长的起居室,感受到当年军人的艰辛、英勇和爱国情环。还参观了天堂寨风景区,浏览山水风光、红军文化、古寨风隋,赞美神创造的美好。  相似文献   

7.
在大别山南麓,流淌着一条小河,河流经一个小镇。小镇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那时,有一云游僧人,因迷恋于这里的美丽风光,在河边建起了一座廨院寺,河因而得名寺前河,镇也因而得名寺前镇。那里就是我的家乡,让我无限爱恋,还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们敬爱的赵朴初老先生,也就生长在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8.
麻城与麻姑     
麻城与麻姑彭从礼麻城位于大别山南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发生过著名的“黄麻起义”而享誉全国,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京九线上十大站之一的麻城,名扬海内外。在形成这座历史名城的同时,孕育了一位世人敬仰的女神──麻姑。说起麻姑,关于她的传说...  相似文献   

9.
<正>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汉子山村,地处大别山南麓,是集山区、老区、库区、边区于一体的贫困村。自2015年确定为结对帮扶对象后,武汉市民宗委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联系宗教界的独特优势,全力组织与策划,精准施策,措施得力,汉子山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效。一武汉市民宗委主任王献良多次带队到汉子山村走访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切实  相似文献   

10.
1987年的夏天,我和北京地区的其他同学去南方学习水产养殖,实习被安排在大别山脚下的一个养殖场.由于养殖场是新开辟的,没有我们住的地方,所以我们被安置在离场区和村庄较远的场院房内住宿.场院房虽然很破旧,但比较宽敞,只是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坟丘,有些坟丘不知什么原因被挖开,头骨和其他骨骼散落在墓坑中.  相似文献   

11.
李嶷 《中国宗教》2014,(9):67-69
一穿过河南信阳,越过大别山,是俗称的南方。广袤、舒缓的平原渐渐变成了层峦叠嶂、山川相朻的水乡泽国。继续往南过长江,八百里洞庭在望,我们来到了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湖南。湖南是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在唐代,怀让住衡山般若寺(今福严寺)开南岳一系(与青原行思法系同为南宗禅的二大法流),世称"南岳怀让"。怀让的弟子马祖道一继其法流,其下有临济、沩仰、黄龙等的演化;希迁居衡山南台寺,大扬宗风,  相似文献   

12.
龙年的正月初九,有幸参拜了湖北省的道教名山——木兰山。木兰山座落在湖北黄陂县城北三十公里处。主峰海拔六百余米,占地面积三十平方公里,带滠水,瞰长江,眺武汉,是我国大别山南麓的高峰之一。远眺木兰山,它活象一尊威武啸天的雄狮,固而古称之为青狮岭。又称牛头山,建明山。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更名木兰山。木兰山是我国历代道教活动的地方,山上的宫观殿堂依势而建,比比皆是。从隋唐至明代,先后建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面积达三万余平方米。宫观排列,从下往上,高低错落,紧密相连。我沿木兰山石阶而上,首先进入的是一天门,其左是雷祖大殿,内供有道教的护法大仙  相似文献   

13.
一、懵懂中感觉“鬼”。 我出生在大别山下一个山村里。小时候,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尤其在夏夜乘凉时,听故事是我的乐趣。记得六岁时,第一次听“鬼”的故事,是隔壁王大爷讲的,他说一次在夏夜他路过我们的村头时,听见村头的小河里有些东西在啪啪的击水声,他大声吆喝,那些东西“呼呼”地跑了,一会儿就消失了,那时我听罢觉得毛骨悚然;不久乘凉时,后院的宋老爹讲“鬼火”一事,说是人死后会变成“鬼魂”到处飘,并且当时他一边讲,一边手指着面前的大山上一闪一闪的光说,那就是的;随着听故事的内容增多。“鬼”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村前的小河逮鱼,一不小心栽到河里去,  相似文献   

14.
冬天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子。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  相似文献   

15.
轻轻地走路     
轻轻地走路,既保存了自己的体力,又不会打搅别人。轻轻地走路,可以听见最细微的声响,包括来自心灵山谷的回声。要想与另一个自我交谈,你必须轻轻地走路。悠闲散步的时候,从容喝茶的时候,他们都会光顾。如果你心急火燎,就来不及思,也来不及想了。而心灵的舒展需要时间。轻轻地走路,这样的姿态,非常优雅。  相似文献   

16.
生活家     
当不了厅长局长,当不了处长科长,那就当好家长。做不了专家作家,做不了歌唱家画家,那就做个生活家。家需要经营,也需要管理,家是个集体团队。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要增收节支,任务挺重。人情往来,对外联络,对内安稳,婆媳矛盾,夫妻冲突,教育子女,够忙一生的。  相似文献   

17.
王彧浓 《美与时代》2016,(10):56-57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这阙《苏幕遮·燎沉香》,描述了鸟雀鸣叫呼唤晴天,拂晓词人窃听鸟雀檐下呢喃的情景。雨过天晴,晴空万里,荷叶上初阳晨光,晒干昨夜喜雨,水面荷叶,一一清圆,挺出水面。如此良辰美景奈何天,不独周邦彦一人独享。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77年春,正逢大汉盛世。山东昌邑城内,酒肆林立,商贾如云,好一派繁荣景象。太平楼,是昌邑城内最热闹的一家酒楼。二楼临窗,一个年轻人穿着青布长衫,面容白皙俊朗,独自占了一张小桌,两碟小菜,一壶白酒。年轻人自斟自饮,不时凝神看着窗外,眉宇间,隐现忧思。窗外,柳色清新,一条小河清粼粼地穿城而过。这位年轻人姓王名吉,山东琅琊人氏。本是云阳县令,因为通经明事贤名远播,三个月前,被调到昌邑王府中担任中尉,由七品升到了五品,可谓"平步青云"。可是,昌邑王刘贺,虽然是汉  相似文献   

19.
从容日子     
有一只鸟,从空中飞过。须臾,又返回来。但已不是前面的那只鸟了。这,就是日子。日子是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鸟,日子也是那一只只相似的小鸟。惟其一去不返,才让人珍惜。惟其相似,才产生悠闲。朱自清写一篇《匆匆》,把日子描绘成一个小顽童,我总想,日子哪里会那么匆匆呢?日子是结在园圃中的花苞,似开未开;日子是凝在果实上的露珠,将滑不滑;日子是在云层间穿梭的太阳,欲休未休。日子不急,它不会受到惊吓,也不怕骚扰。它有天地的外表,圣贤的内心。它不会因为你跑它也跑,你  相似文献   

20.
    
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伤的疼痛——度日如年般地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伤心没有可能一次摊还,它是被迫的分期付款。即使人有本钱,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办法快速结账。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分纵容自己的哀怜。大悲,而后生存,胜于不死不活的跟那些小哀小怨讨价还价。有些人的怨叹是一种习惯,不要认真帮他们解决,这份不快乐,往往就是那些人日常生活中的享受。有时候我们因为受到了委屈而悲伤,却不肯明白,这种心情,实在是自找的。挫败使人痛苦,却很少有人利用挫败的经验修补自己的生命。就是这份苦痛,就白白地付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