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论证中的非形式谬误是与形式谬误相区别的一种由论据推不出论题的错误。 关于形式谬误的表现和实质,逻辑学界的认识比较一致,认为它是由于违反论证方式规则即推理规则而产生的思维形式(或称思维的逻辑形式)方面的“推不出”错误。 非形式谬误的表现和实质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它是除了论证中的形式谬误外的其他“推不出”错误。其实质在于违反论据规则,思维内容不合乎客观实际。但是,在许多逻辑教科书、论著中,却认为非  相似文献   

2.
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是寻求真理的工具。但是,正确的思维只有同谬误的思维相比照,才有实际意义,才能显示出它在认识中的作用和价值。因此,谬误研究应为逻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汉语中,“谬误”可泛指一般的错误、差错;也可用作与真理相对的反义词,指与客观现实不一致的认识。作为逻辑术语,“谬误”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谬误,指在思维议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错误,包括思维形式上完全违反形式逻辑的错误,言词上与形式逻辑有关的错误,以及实质的即关于事实或内容的错误。狭义的谬误,指貌似正确的错误推理,亦即违反形式逻辑规律、规则而产生的错误。中国古代逻辑中的谬误论,讨论广义的逻辑谬误。  相似文献   

3.
严格地说,谬误是指不正确的论证,尤指那些似是而非的论证。对谬误进行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有效地识别他人论证中的逻辑错误并在自己建构论证时避免出现谬误。谬误通常可分为形式的和非形式的两类。前者产生于对形式逻辑推理规则的违背(如使  相似文献   

4.
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逻辑学最富有成果的课题。逻辑学在后来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其理论视野基本上未超出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范围,人们正是根据逻辑科学发展的这一事实将逻辑学定义为“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科学”的。数理逻辑将普通思维的主要逻辑规律刻画成了有效演绎推理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将上述逻辑学的定义简化为“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科学”。但是,这个传统定义限制了逻辑理论研究的范围,使逻辑学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思维的需要。逻辑学不能仅仅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逻辑规律),还应当研究思维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易学的推类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中的逻辑问题,是一个在易学和逻辑学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关系到对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逻辑史的再认识的重要问题。易学中的逻辑是推类逻辑,本文给出了理由,同时以现代逻辑的方法给出了易学推类逻辑的形式系统,并作了讨论。指出易学逻辑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以汉字表述的特有逻辑形式,建立了中国古代的普遍语言,形成了自我满足的语义系统,其在为人们提供正确的认识方法和为古代科学提供认识工具方面与西方逻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三、思维与推理在历史上,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一直是与形式逻辑和数学的严密性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观点代表如此不完善的真理,不如说根本就不是真理。这一错误是把逻辑学和数学的形式推论规则,其本身的功能是检验已作出的推论是否有效,与发现可以从已有定律推论出来的新定律的过程相混淆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和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发展过程可分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大阶段。思维即理性认知。思维按其意识和复杂性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四种基本类型。逻辑学是描述思维的产物即思想的形式结构与其规律的科学,也是为思维提供思维形式与其变形规则的模规范性科学。当代逻辑学按其产生和适用的主要思维领域不同,可分为准逻辑、形象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8.
非形式论证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庆寅  赵利 《哲学动态》2003,22(4):34-36
一非形式论证 (informalargument)是与形式论证相区别的逻辑论证。形式论证是形式逻辑研究的内容 ,非形式论证是非形式逻辑 (informallogic)的研究内容。非形式逻辑于 2 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 ,用“非形式”命名这种逻辑 ,意指这是一种不严格的逻辑。形式论证具有固定的结构 ,要求结论从前提演绎得出 ,否则论证无效。非形式论证的结构常常不明显 ,它不单纯要求结论从前提必然得出 ,也允许结论得到前提足够的支持 ,仅当前提对结论的支持不足够时 ,才认为论证是谬误。对于论证 ,形式逻辑关注它的演绎有效性问题 ,非形式逻辑关注它的有效性程…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门学科,逻辑学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确立了逻辑学的学科地位。但作为一思想,逻辑还存在于古印度和古中国。一方面,虽然在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绎逻辑或形式逻辑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逻辑,但亚氏当时提出三段论理论的非形式动机相当清楚,那就是要规范日常生活中的论证与论辩。不过,亚氏之后,由于(形式)逻辑学的发展壮大,这一动机逐渐被逻辑学们淡忘了。另一方面,以真实论证为对象的古印度逻辑(因  相似文献   

10.
谬误作为思维方面的错误,不仅涉及经验科学和理论科学的每个领域,而且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与科学研究的一切方面。因此,开展对谬误问题的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国内有的同志已经开始从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角度对谬误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现将有关理论概述如下。一、谬误的定义“谬误”概念在不同的理论系统中可有不同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逻辑学和认识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下定义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表述。  相似文献   

11.
非形式谬误     
在日常语境中遇到的■,很少以严格、明确的形式出现,有些概念可能模棱两可,或者前提省略,或者真实性被认为十分明显以至不需要清楚地表示,带有省略命题的推论(常常是前提)是不全论证式,一些常见的非形式谬误或逻辑错误出现频繁,足应引起注意,它们往往表现为省略前提的(或虚假的)不全论证式: 1 诉诸个人 (直接攻击其人) 这类谬误出现在前提中,指攻击或贬低(直接攻击其人)一个人而不是指某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经常运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是逻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形式逻辑在对归纳和演绎作了长期的研究之后,达到了下述的成果:确定了归纳和演绎的一般规则,分析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或逻辑结构,规定了归纳过程和演绎过程所遵循的公理,并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直觉问题的研究十分热烈,现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一、关于直觉的定义直觉的定义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从国内哲学界讨论的情况看,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把直觉定义为认识中的飞跃。刘则渊同志认为:“直觉是思维对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作持续思考时,不受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洞察问题实质的一种认识突变(飞跃)。于祺明同志说:“直觉的实质在于它们是逻辑思维的中断,而采取了  相似文献   

14.
是“思想形式”还是“思维形式”? 我认为把“思维”和“思想”区别开来,指出逻辑学是研究“思想形式”而不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才是正确的。……我认为(判断)应该改为下述定义:判断是反映认识对象之间联系情况的思维形式(态)。《哲学研究》1982年第2期《注意逻辑理论的准确性》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先认为逻辑学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陈那、法称因明与西方传统的三段论相比较,指出佛教逻辑从推论前提是否为真的角度来建立推论的基本规则即因三相;西方传统的三段论从形式是否有效的角度来建立推论的一般规则,这反映了佛教逻辑与西方逻辑的根本差异。本文首先指出佛教逻辑中的典型谬误即似因并非形式谬误,其致误之由在于前提为假。佛教逻辑从实质的角度来探讨有效性,不同于西方逻辑形式有效性的概念。佛教逻辑所说的推论其实都是论证。推论前提的真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因三相的保证,又因陈那、法称因三相的不同而有区别。陈那的因后二相由于除宗有法的限制,只是前提为真的一种例证,其推论并非演绎;法称的因三相则全面保证了前提的真,其推论达到了演绎。法称恰恰是通过剖析推论前提为真的知识论基础从而改造了陈那因明,这体现了佛教逻辑的知识论性格。实际上,佛教逻辑关注前提的真,这已经预示了它在历史的发展中向佛教知识论(量论)的必然转化。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今改革的时代,在我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时刻,逻辑学的教学改革和现代化是逻辑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逻辑工作者感到,目前我国一般高校开设的逻辑课内容陈旧、落后,已不适应改革的需要,这种情况亟待改变。但究竟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逻辑课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对此,人们又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要搞好逻辑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解决好一个立足点和三个关系。一个立足点,就是以日常思维实际为立足点;三个关系,就是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系,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关系,规范思维与指导思维的关系。下面分别说明。  相似文献   

17.
论推类逻辑与中国古代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丰富的中国古代逻辑大致可以分为墨家逻辑、正名逻辑和论证逻辑三个传统,但处于主体地位的还是墨家逻辑,中国古代逻辑的基本内容也主要体现在墨家逻辑之中。正名逻辑以名家、儒家的“正名”思想与推知方法为主线,直指宋明理学的“正名”逻辑思想与方法。论证逻辑以王充的论证理论和方法为主体,主要是关于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与方法。墨家逻辑以“类”概念为基础,以“推类”为基本方法,主要推理成分是“名”、“辞”、“说”,主导推理范式是“推类”。什么是“名”?《墨辩》说:“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荀子.正名》说:“实不喻然…  相似文献   

18.
关于辩证法的逻辑起点问题,哲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些同志强调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从而认为“联系”是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有些同志强调矛盾法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从而认为“矛盾”是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有些同志强调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从而认为“个别和一般”的统一是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还有些同志把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全国逻辑学会辩证逻辑研究会、北京市逻辑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联合发起的辩证逻辑讨论会于1984年8月20日至26日在大连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全国60余所高校、党校、社会科学研究院、所的逻辑工作者80余人,提供论文16篇。会议期间,张世英教授应邀作了题为《黑格尔的<逻辑学>范畴体系和他的认识论》的学术报告,论证了辩证逻辑范畴体系和认识过程的一致,具体分析了黑格尔《逻辑学》范畴体系的性质、合理内核及其局限性,指出了辩证逻辑学就是关于存在和存在的本质的学说以及认识过程的学说,并就如何建立唯物主义辩证逻辑范畴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设想。此外,张巨青副教授还介绍了由他主编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实践的逻辑”要求的不断增长和数理逻辑对日常思维中逻辑问题的无能为力的日益显著,非形式逻辑越来越引起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的关注。非形式逻辑以论证为中心,力图回答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论证的分析,语言预设的特征以及谬误的类型等。其中对论证的分析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蒙诺·比尔兹利(Monroe Beardsley)采用图表的形式来分析论证的结构以帮助人们对论证进行评估,这种图表经过斯蒂·文·托马斯(S·N·Thomas)和诺尔特(J.E. Nolt)的发展和完善,就形成了所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