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爱菊 《孔子研究》2023,(1):77-82+158-159
曾子在思想史上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慎独”观念,其本质在于自我证成,其含义可从两个维度解读。从空间维度上分析,“慎独”既扬弃公、私之异,又超越两者之别,化私入公,融独为众,“慎”的一贯与一致性,消融弥合了人前私下的双重伦理空间,从而克服了异化与分裂。从精神维度而言,“慎独”指涉诚实守诺,对理念信仰、对礼义、对使命诺言的绝对坚守践行,追求的是一种极致化的道德自律和自我教化,从而实现自我统一,文质彬彬,俯仰均自足自信。曾子的“慎独”彰显了儒家安身立命思想,它以独特的自持与自省,既显示了儒家穷达不变修齐治平的入世信念,也深刻揭示了儒家力主“反身而诚”、成己成人的自信与自强;既沃润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丰富了中国古代儒家为仁由己的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2.
“慎”德有两个维度:慎微与慎独。慎微之德重“微”,慎独之德重“隐”,不愧屋漏是慎独要达到的很高标准,其建立以良心为心理基地,其意义在于人的自我制约。  相似文献   

3.
赵海丽  蔡先金 《管子学刊》2007,(2):86-89,111
“慎独”论来源于孔子及其儒门对《诗》之解读与阐发,然后由诗学话语转化为整个儒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即“慎独”儒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诗学到哲学的渐次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层累”递进的过程中,“慎独”被赋予了许多新的不同层次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也说"慎众"     
雷国斌 《天风》2006,(22):27
慎独,是古今中外先哲圣贤特有的一种美德和自我约束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严风律德生活中必备的内在涵养。“慎独”二字,大致可以理解为无监督、单独一人时,能固守正道、严于律己,不堕品行、不逆伦理、不失道德、不反常规、不做那些违法乱纪和有悖真理的事。  相似文献   

5.
慎独之道     
我们有时在人家的中堂看到两个大字“慎独”,主人大约是以此来自警自励、“慎独”,照字面理解,就是“独处时要谨慎”的意思。 “慎独”最早出自于先秦《礼记·大学》,我国2000年前  相似文献   

6.
慎独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用慎独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但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桐径庭,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和说明。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建斌  聂衍刚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48-1857
核心自我评价是一种潜在的、宽泛的人格结构, 被定义为个体对自我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和估计。在过去十余年里, 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重点从早期关注结构的验证与测量、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在工作领域中的功能, 到近期开始转向探讨与心理健康、学业行为等变量的关系。另外, 核心自我评价的预测作用和调节作用可从动机、图式、能力、应对与获益和自我验证五种机制进行解释。核心自我评价的起源、过高核心自我评价是好是坏、核心自我评价还应包括或排除哪些因素、核心自我评价是否只有高低之分、“参照框架”对核心自我评价的预测力有何影响等涉及核心自我评价性质的问题目前仍没有得到解决。未来的研究可着眼于扩大研究领域、解决与核心自我评价性质有关的问题以及对核心自我评价进行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恪守“慎独”牛敬业“慎独”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它强调了不仅要在“隐”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微”上下功夫。刘少奇同志讲:在思想上、言行上严格约束自己,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E-crossing任务和科学发明问题材料,探讨自我损耗对科学发明问题解决中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自我损耗在原型激活率、关键启发信息激活率和问题解决正确率上的主效应显著,损耗组的原型激活率、关键启发信息激活率和问题解决正确率均低于控制组;(2)问题解决范式在原型激活率、关键启发信息激活率和问题解决正确率上的主效应显著,“一对一”范式下的原型激活率、关键启发信息激活率和问题解决正确率均高于“十对十”范式。结果表明,自我损耗导致的自我控制资源消耗不利于原型启发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人的“自我和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除了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外,还应该包含人的自我和谐这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并且为理论界长期关注。这种分裂和矛盾在我国的现阶段又有其特殊表现。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就要面对现阶段还存在“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现实,追究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寻求在当前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的方式,使人的自我不断趋向统一、完整、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一自从人的自我意识产生,就开始有了人的自我分化乃至自我矛盾,这种分…  相似文献   

11.
慎独者心安     
刘行 《天风》2022,(7):38-39
<正>“慎独”最早出自儒家经典《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意思是一个人在单独行动时,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或法律之事。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因此,慎独者当有敬畏、警醒、谨守的心。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国家宗教局确定的“教风年”。教风建设既是伊协、寺管会今年工作的重点,也是宗教界人士要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它事关创建和谐清真寺的深入开展和伊斯兰教的社会形象问题。中国伊协在向伊斯兰教界发出《开展创建“和谐清真寺”活动的倡议书》中明确指出:教风端正就是主持教务活动的阿訇、伊玛目有较高的宗教学识、文化水平,宗教操守、品德修养好,能结合社会发展进步宣讲教义教规,弘扬伊斯兰教“和平、中道、团结、宽容”的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解决好移民贫困问题。移民由于水库建设影响,生产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与非移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成为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在“三农”,难点在贫困农民。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让人际间的是与非,人性中的善与伪显得分外立体.疫情防控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和伦理关怀需要肯定与弘扬,而暴露出的问题则需深入反思.纵观人类的灾疫史不难发现,看似自然灾害的瘟疫但其实问题的症结往往在人类自身,若要实现疫情的有效防控需要从根源上解决人的问题.疫情下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异化是工具理性主义思维的后果,需要用价值理性和伦理关怀加以克服和矫正.以爱为归依的行为表达是人价值理性的主张,而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共鸣、共情、共生则是伦理关怀的彰显.在科学防控疫情的过程中,面对诸多的伦理两难,需构建克服工具理性主义、彰显价值理性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福柯后期思想发生了“伦理转向”,即从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转向了以自我风格化为旨趣的主体诗学.他从“性经验史”中去发掘古希腊的“自我文化”,由此来思考主体如何构建自身的自我伦理学问题.结合古希腊人的“自我技术”和他投入同性恋的性试验,福柯企图把人的生命存在转变成一种审美化的自我塑造活动,因而提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促成新型...  相似文献   

16.
智宗 《法音》2001,(9):1-5
随着全球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由此也引起了各国佛教界的高度重视。为弘扬佛教的环保理念,兼为选拔参加中韩日三国佛教界拟于今年秋天在北京举办的“佛教与环保”演讲会的中方代表,8月25日至27日,中国佛教协会在浙江普陀山隆重举行“佛教与环保”演讲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青年法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佛教与环保”这一主题进行探讨,阐发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依正不二”、“不杀生”、“护生”、“素食”等佛教的环保理念,提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必须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这是大陆佛教界首次就环保问题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盛会。经由佛教界法师和学术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定,智宗、清远、道真三位法师获得本次演讲会优秀奖。本期特将他们的演讲稿发表于此,希望读者和广大佛教徒都来关心和参与环境保护,并就“佛教与环保”问题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算法决策是设计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工程设计人员通过算法模型构建人工道德主体的设计路径存在着“知”“情”“意”三重伦理困境,其产品应用会引发哲学上的主体性问题,即算法及其设计主体、用户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形成的决策行为引发主体责任分担的难题。在设计哲学看来,单纯以从自我出发与从他者出发为依据的设计思想,都不能很好地化解算法决策引发的主体性问题。列维纳斯的他者性伦理思想避免了设计者和用户的对象性关系,但绝对的他者性容易导致设计主体的自我迷失,从而降低设计主体的创新意识。经过批判的温和的他者性思想有助于解决创新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对立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算法决策中的主体性问题,并将主体性增强明晰为算法决策中的设计者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一种重要的修养方式叫“慎独”,意思是一人独处时,其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语出《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解释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古兰经》是规范穆斯林行为的准则,其中包括许多指导人们生活修养的...  相似文献   

19.
郭斯萍 《心理科学》2005,28(4):1020-1022
本文一方面从“生物性”与“精神性”两个人性层次透视自我,将自我视为一个由“生物自我”与“精神自我”组成的、以“生物自我”为基础“精神自我”为目标的对立统一体;另一方面又从“内容”与“功能”两个意识维度解析自我,将自我看成既是一个意义的存在又是一架认识的“机器”。自我便是一个由上述两个层次与维度有机组成的心理系统,这里的“有机”的涵义主要体现在,不仅生物自我与精神自我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结构,而且这两个层次又都各自表现为内容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认识主体。  相似文献   

20.
基于心理治疗实践提出了以“分析自我”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模型。模型假设心理治疗需要整体地分析自我,包括从需要、能力、感受和交互角色等不同角度的自我分析。提出了对该治疗模型的基于认知任务分析方法的过程性质性研究框架,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