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印木刻版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的版画形式,是中国民族艺术殿堂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杰出物化。文章所要探讨的永川水印木刻是四川地区建国后水印木刻艺术创作的杰出代表,笔者旨在文章中梳理永川水印木刻的发展经过、作品以及发展特点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动物图腾,我们的祖先选取十二种动物代表人的生肖,表达着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及对民族的希冀。在此次木刻集体创作活动中,选取十二生肖中的"羊"作为创作对象,秉承"返璞归真"的艺术创作理念,回顾民间美术中"生肖羊"的艺术形象与价值,以古老的云南纳西族东巴形象木刻艺术为表现形式,尝试创作全新的木刻生肖羊形象,对继承和发扬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刘利敏 《美与时代》2005,8(12):49-51
明朝是我国木刻版画的辉煌时期,留下了令人瞩目的艺术遗产.同时辉煌背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尽人意之处.版画作为我们的民族和传统艺术,在新时代也需要创新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木刻版画落款文字,不仅是文字,更是书法,是作者的心声,是故事内容的延续,是历史的再现。我们静静地欣赏它、阅读它将会被它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所吸引。这种独特的魅力也将会让我们对中国民间木刻版画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艺术发展史已经证明,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是一切上层文化艺术的肥沃土壤与丰富的宝库,是一切艺术形式得以成长、发展的源泉。美术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吸收与整合的过程,它可以把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文化,按自己的文化目的整合为有所发展的更适应其需要的新形式。木刻版画与传统绘画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也不例外,也存在着难分难解的血缘关系。民间木刻版画艺术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产生了许多式样,主要包括为适应书籍需要所作的插图,适应年节等需要所作的年画、纸马等,适应生活需要的纸牌、风筝、标志图解等。民间木刻版画艺术有着独…  相似文献   

6.
正生肖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古老形态,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洗礼与积淀后,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器具、剪纸、绘画、文学、宗教、信仰等领域。对生肖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此次"木刻十二生肖"研究与创作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智库建设项目(2015ZK06)研究成果,也是对我"民间美术与设计"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示。我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方式是通过高校教育。在此次研究中,我邀请了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艺术家阿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削弱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使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需植根民族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此为研究背景,追溯江南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文化历史,调研江南地区的传统历史街区,研究其对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影响,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没有被任何风暴摧垮和压倒,其文化传统亦未曾中断;恰恰相反,每次灾难和曲折,总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因此,有必要探索一下这一民族之凝聚力及其源泉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而民族舞蹈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篇章。由于舞蹈艺术不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就给舞蹈的记录和保存增加了难度。在传统的记录保存工作中,演员的舞蹈动作多通过文字、照片、录像进行记录。然而,这些手段只能从几个有限的角度以二维的方式对舞蹈动作进行记录保存,无法实现对舞蹈舞姿准确且全面的记录保护,而且传统方法保存下来的数据只能进行简单的复制传播,不能加以利用、开发和创新。因此,将运动捕捉技术应用到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保护工作中,运用运动捕捉技术获取该少数民族舞蹈的空间三维姿态,经数字化动作还原等优化处理,从而建立起该民族舞蹈艺术动作技术数据库,并结合原生态文化氛围及其他保护方式,准确全面地保存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的精华,为全国众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及体育实现数字化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以及为今后的创作和舞蹈还原提供精准的数字平台,对促进我国民族舞蹈艺术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蜡染艺术作为我国的一项民间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不可复制的冰纹闻名于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知识越来越丰富,通过技术与艺术、科学与美学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艺术与工艺,还可以使现代设计作品更具民族文化精神与内涵。通过提取少数民族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法则和数字技术,使用蜡染工艺创作民族风情手提包,赋予手提包文化内涵的同时,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段磊 《美与时代》2014,(1):32-32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但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文字”。这正是对苗族服饰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好的定位。正因为文字的缺席,苗族文化传承的历史需求催生了其发达的服饰文化。其中,银饰更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产业中湘西苗绣作为苗族文化的代表符号,在经历了国家主导文化、现代文明的冲击后,在商业利益的追逐中迷失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旅游文化生态建设中,传统手工艺价值观出现回归思潮,苗族人积极寻求湘西苗绣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对话中,重建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意义上看,绝版套色木刻只是作为艺术家们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是由于绝版套色木刻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同时运用绝版套色木刻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群体相对较少且大多集中于云南等原因造成的。绝版套色木刻不仅是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而存在,它也是符合设计师设计思维,在不同的设计阶段进行不断的设计行为而逐渐制作完成的一项手工艺设计产品。绝版套色木刻有着自己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艺术审美特色,更重要的是绝版套色木刻从产生到最终制作完成的各个环节,都是遵循着设计的理性思维去进行设计实践的。以绝版套色木刻技艺表现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为案例分析,意在阐述绝版套色木刻技艺存在社会运用价值,我们能够运用这一特有的工艺技术来展现具有科学性的古生物化石群。这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通过这种结合能够产生出新的社会价值而被我们所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一十二世纪初头,石林居士叶梦得对北宋之末天下的印刷书籍,曾下过评价说:杭州者最上,蜀本次之,福建者最下,这时京师(开封)的印刷物殆不劣于杭州,只是纸张不好而已。(译者按: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世言雕板印书始冯道,此不然;但监本五经板,道为之尔。……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板,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者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这里评价不太好的蜀之成都,在北宋之初,雕造过勃版的大藏经;福建之地,北宋之末却出  相似文献   

15.
超越后现代性:神圣文化和世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可能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文化传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传统,而是不同民族和时代传统的集合。比如,它包括拉丁民族、盎格鲁一萨克逊民族和北欧日耳曼民族的传统,也包括希腊文化、中世纪基督教、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些划时代的传统。我之所以首先强调西方文化传统的复合性,乃是有感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整体主义倾向而发的。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两个整体,两者的同异可用一个或几个本质特征来概括。实际上,属于“西方文化”范畴的大大小小传统之间的差异或许比中西文化的整体差异还要大。在这种情况下,整体主义、本质主义的比较方式难免要…  相似文献   

16.
在古丝路文明下,西域传统毡毯的装饰形式语言别具特色,承载着多元的艺术特质和民族审美情趣,见证了中原文化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在深层次上对西域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创造的影响。在文化交流融合不断加快的当下,努力避免传统丝绸、花毡、织毯在传承过程中被淡忘、丢失,甚至边缘化、异化,努力保持丝绸、花毡、织毯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使这种承载着民族审美意识的传统图案能够不断传承下去,这既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17.
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指出语言和民族主义的觉醒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欧洲民族主义国家的诞生大多得益于对自己语言和文化的信心,显示出了对自己国家语言和文化的认可与民族国家的建立之间紧密的联系.然而中国民族国家的建立则是在对自己语言的否定、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批判上诞生的,激进者甚至主张废除中国文字.表面看这似乎与欧洲民族主义国家建立所走的道路不同,但终其目的却一样.即建立一个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富强的民族国家.而当中国民族国家建立以后.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也激动着亿万中国人,当代中国人用其语言表达了他们的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18.
传统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内化的最好证明,可以说,在传统服饰中,传统服饰的图案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服饰美学本身,成为了见证与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作为考察对象,对赫哲族的传统服饰图案进行研究,以此追随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与赫哲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从服饰美学的角度上,以赫哲族的文化信仰作为切入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赫哲族传统服饰图案中蕴含的独特美学。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艺术特色,在建筑、装饰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特有的文化元素对现代设计的使用借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 ,这样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 :为什么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全盘肯定的国粹主义和采取全盘否定的民族虚无主义都始终不绝于世 ?怎样才能走出在“恢复传统”论与“与传统决裂”论两极之间跳跃的怪圈 ?针对这种情况 ,近些年来学术界进一步作了新的探索。由周安伯等同志撰写 ,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一书 ,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有价值的成果。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终成果 ,该论著的最大特点是从哲学的视野来审视和论述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论著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