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年轻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与预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北京市50个18-30岁以及2201个农村流动人口开展定性和定量调查,深入考察了北京市年轻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以及心理行为问题,分析在该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预防干预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预防干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探讨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北京市50个18-30岁以及2201个农村流动人口开展定性和定量调查,深入考察了北京市年轻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以及心理行为问题,分析在该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预防干预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预防干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农村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肖敏 《学海》2006,(2):129-133
本文从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职业持续状况、职业获得渠道、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就业现状特征,揭示了流动人口就业对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双重影响,分析了其正反功能,并从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区域协调、统筹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加强技能培训、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017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Fugate,Kinicki和Ashforth(2004)提出的就业能力结构理论:就业能力由适应性、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组成。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各因素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学校类别,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对大学毕业生所获得的录用通知数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类别,人力资本对大学生毕业后的起步工资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力资本、职业认同、适应性对大学毕业生对所签约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适应性对入职半年后的工作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成文  王修晓 《学海》2004,68(6):70-75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城市农民工就业有一定的关联性。对长沙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农民工的先赋因素对其职业声望的影响有限,相反,自致因素的作用十分显著,突出表现在工作经历和职业技能的积极影响上;原始社会资本(强关系)更多地与城市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相关,而新型社会资本(弱关系)则更多地与其职业声望相关。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城市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来看,要有效地解决城市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认真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积极营造良好的城市农民工就业环境,努力完善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加强非政府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6.
心理资本近年已成为研究大学生就业状况相关问题的热点之一.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性别、生源地、专业、实习经验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及两者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影响.具体采用列联表分析、£检验、方差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了心理资本各维度与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影响,发现专业和实习经历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心理资本中的乐观维度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有显著影响;建议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学校应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营造乐观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选择从农村流入到北京打工的18-30岁的年轻流动人口共2201人参加问卷调查,要求被试自我报告他们的饮酒行为、流动时间、流动城市数量以及抑郁和满意度状况,并根据他们所从事的13种职业的性质将之归类为“低危”和“高危”两类,以考察环境和个体因素与流动人口饮酒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过去1个月中,27%的流动人口曾醉过酒,男性流动人口的醉酒率是女性的2倍(35%vs.16%)。但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不存在显著的年龄、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的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高危职业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显著地高于低危职业的流动人口。同时,与没有醉过酒的流动人口相比,曾醉酒者的抑郁情绪更多,生活和工作满意度更低;(3)Amos结果表明,环境和个体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流动性通过满意度以及抑郁情绪间接地影响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职业性质对饮酒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职业性质又通过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情绪间接地作用于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荣 《学海》2003,4(6):22-26
根据 2 0 0 1年在福建省寿宁县和厦门市 10个乡镇 913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的资料 ,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随着农户收入的提高 ,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经济越是发达 ,收入差距也越大。地域因素和不同收入来源都对农户收入产生显著影响。统计分析表明 ,是否党员和是否担任村干部对农户收入并不具有显著影响 ,而受教育程度则对农户收入具有正面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海》2022,(1)
伴随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一批从事新职业和灵活就业的群体异军突起,特别是其中的城市青年和进城农民工将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人群。本文从劳动社会学、社会分层以及代际社会学等理论视角,使用全国新职业青年调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等数据,考察这一群体的发展特征、存在困境以及诉求等,试图为"扩中"提出政策思路。首先是中等收入特征,骑手的收入水平显著高于从事传统行业的农民工,不同指标测算显示60%~80%的骑手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其次是不稳定特征,骑手职业的"高收入"其实是建立在"高强度""低保障"的基础上的,因而其职业发展呈现焦虑性和短期性;第三是灵活性追求,重视工作与生活、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理解新就业青年乃至整个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是理解新兴就业群体、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的关键。基于实证分析,本文强调既要重视就业稳定性也要重视就业灵活性的"扩中"思路,在稳就业稳收入的同时也要适应灵活性和流动性。建议创新完善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职业培训和素质培养等措施,从而切实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山东省城乡居民医疗消费行为的差异,基于EKB模型设计城乡居民医疗消费行为调查问卷并入户调查,应用交叉表分析城乡居民医疗消费行为差异,运用路径分析法研究收入与受教育程度对居民医疗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医疗消费行为过程存在显著差异,且其收入、受教育程度差异显著影响医疗消费行为。建议政府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深化对农村的卫生政策支持及其医疗市场监管;医疗机构推进智慧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