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福音是天主给予全人类的好消息(Good News)。福音三劝谕是人类藉着基督耶稣而决定的新的存在样式。同时,亦是在“自由”的基调上,三劝谕走向了终极圆满。 服从或听命在基督耶稣生命的存在样式或存有模式的光照下,在他与天父的动态位际关系自由的聆听与回应中得以诠释。当然,服从  相似文献   

2.
张远来 《天风》2004,(3):15-15
耶稣基督福音所到的地方,改变了多少人的生命,给绝望者信心,给浪子以新生;给迷途的旅客指引方向;给堕落的人重生的力量……本文所记叙一位弟兄孙以权就曾经痴迷于“法轮功”导致家破人亡。最后被耶稣的圣爱,教会信徒的爱心所召唤,成为神的儿女,使他重获新生。那个破碎的家庭也在基督里得到完全的更新。孙弟兄前几天在我们教会里接受了洗礼,本文正是他在洗礼时给我们的见  相似文献   

3.
邓福村 《天风》2007,(3):20-22
在华人教会中,有部分信徒对耶稣的认识存在着偏颇:只关注耶稣是基督,是神子,是救赎主,而忽略了耶稣同时也是人子。在基督教的信仰、教义和神学中都明确地指出: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既是神子,又是人子。在基督耶稣身上既有完全的神  相似文献   

4.
夏新穗 《天风》2007,(9):2-4
基督不是以色列人私有的财产,更不是西方教会的“专利品”,基督来为要拯救全世界那些愿意真诚悔改的人——以色列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神从列邦中所拣选出来的,他们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23:9),圣经因此称他们为“选民”(太24:22),“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罗9:4,5)。然而,因为他们弃绝了神的儿子耶稣,不承认他是基督,并且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救恩便临到外邦人”(罗11: 11),“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8:12)。以色列人迫切盼望基督来,甚至“百姓指望基督来的时候,人都心里猜疑,或者约翰是基督”(路3:15)。既然  相似文献   

5.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18):30-32
“先前两期皆谈论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受难、受死、埋葬。然而,耶稣基督的生命并非在十字架上划上句号。《尼西亚信经》宣告,耶稣基督“照圣经第三日复活,并升天,坐在父的右边……”我们若参与教会一段时间,熟悉信经的内容,往往容易习以为常:耶稣被钉十字架,受死、埋葬,第三日  相似文献   

6.
黄毅 《宗教学研究》2015,(2):204-211
启蒙运动转变了传统基督论的提问方式,它不再讨论神人二性如何在耶稣基督中共存的形而上学问题,转而讨论历史的耶稣与宗教理想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通过把宗教道德化,而把宗教理想设定为一种道德理想,并且他认为宗教理想只在实践理性中具有实在性,而历史的耶稣对于这种理想并非不可或缺。以此康德摧毁了基督教的根本信念:耶稣基督是唯一救主。施莱尔马赫对康德的超越表现在:一方面他论证了宗教的独立性,使宗教摆脱了对道德的依附性;更重要的是,他反对康德的先验基督论,试图表明历史的耶稣不仅是经验意义上的榜样而且是人类得救之所以可能的人性的原型。  相似文献   

7.
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我们在此过诸圣瞻礼,庆祝天堂上的所有圣人圣女,他们都在为我们求天主。其中也有徐家汇的教友,他们过去同我们一样生活,来堂念经、参与弥撒圣祭。如今他们在天堂上享见天主圣三,为我们求天主,为我们求得需要的大量圣宠。 今天弥撒中的福音,读的是耶稣山中圣训中的真福八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一端一端地讲,只讲第一端:“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耶稣讲神贫的人是有福的,没有讲贫穷的人是有福的,当然贫穷的人是有福的,但耶稣对所有的信徒,对整个人类,讲这道理。所以讲:“神贫的人是有福…  相似文献   

8.
雪峰 《天风》2023,(2):36-37
<正>道成肉身的耶稣既有完全的神性,又有完全的人性,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互不混淆、互不割裂、互不分开,这是基督教教义的奥秘、基督教神学的精髓。然而,历史上的基督教会却一直很难将“神人二性”的教义理解得“合乎中道”。纵观教会历史,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关于基督论的异端,这些异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耶稣的神子身份和人子身份的理解犯了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耶稣基督是每套基督教神学的核心,他既凸显了基督教的独特性,又影响着三位一体、人性、教会论等相关神学概念。但因初期教会强调基督的神性而损害了耶稣的人性、当代人文主义和立足于现世的世界观侵袭、启蒙运动的影响,致命现代神学重寻耶稣人性,由此而生的开始了批判性重估——迦克敦和其本质与位格用语的概念质素和清晰度;历史意识——对耶稣言行历史重构;全球意识——对耶稣生死神义论诠释。凯瑟琳·坦纳洞悉到现代基督论的问题所在:我们与现代性假设已出现批判性距离,人成为意识主体,自然和道德世界均按其角度被整理。但是,今天的大多数中国基督徒仍旧接受由传教士所带来的"传统的"或"教义的"基督论。这个基督论建立在认信"尼西亚信经"和"查尔西敦信经"的基础之上。如何针对这一问题现状进行回应并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对基督论诠释呢?笔者尝试以圣经和教会的实践,而不是以尼西亚和查尔西敦信经作为基督论思考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重生的真谛     
杨孔仿 《天风》2006,(2):30-31
基督徒的重生是藉着圣灵的工作,因信耶稣基督的救赎,而在神面前得到的,主耶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又说:“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见神的国。”(约3:5)水有的解释为神的道说,指福音真道(雅1:18,彼前1:23),圣灵因为人真心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是从死里复活的,而使人重生。“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而生,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神生的”(约壹5:1),约翰在此强调了只有那些信耶稣是基督,是道成肉身的主,才能得到属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靳云鹏 《天风》2001,(12):20-21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河北教会的方向在哪里?加强农村教会神学思想建设是今后如何办好教会的关键。 神学是基督徒对神、对教会的正确认识。“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这是我们的基本信仰,基本信仰不能改变。神对人的启示是渐进的,我们对神的认识也是渐进的。基督  相似文献   

12.
谭静芝 《天风》2013,2(2):42-43
《诗篇》在教会崇拜中的重要性 《诗篇》在耶稣口中非常重要,不但经常被引用,而且耶稣也唱颂。他期望门徒们因着他的复活,明白他被父派来的侍奉,能紧紧抓住耶稣属天的身份,发现耶稣的教训、基督的事件都有旧约——就是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与《诗篇》的依据。因此人能借信靠耶稣,明白先前一切指向他的预言,并在耶稣里找到应许的成就,更热切地盼望神指向将来一切应许的应验。单是《诗篇》,在新约就被引用超过一百次,可见它是如何深入新约众作者的心,也能帮助福音的听众明白宏阔的神观并因认识耶稣基督,发现在《诗篇》中一切用作指向与预表耶稣的谜语。  相似文献   

13.
怎样读圣经     
读圣经首先要知道圣经主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一、圣经的主题是 耶稣基督 圣经的中心是论到耶稣基督。三位一体的神创造天地万物(创1:1—2:25)。造物的主看“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1:31)。始祖犯罪之后,人与神之间有了间隔,罪人需要蒙拯救,才能回到神里面来。耶稣基督是神为人所设立的唯一救主。圣经旧约部分是论到基督要来拯救世人,新约四福音书是论到这位基督道成肉身  相似文献   

14.
任重道远     
孙锡培 《天风》2002,(3):1-1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4),这是路加对道成肉身的耶稣成长的描述,这里强调了“一齐增长”,说明作为人子的主耶稣的成长是全面的发展,既有“智慧”的增长,又有“身量”的增长,既有“神的喜爱”,又有“人的喜爱”。作为道成肉身的继续,教会的成长也应该是数量与质量的“一齐增长”。追求数量的增加而忽视质量的提高,这决非教会之福,也不是神所喜悦的。目前中国教会当务之急是如何努力  相似文献   

15.
经文:约1:14 初期教会关于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的神学论证曾经旷日持久,这是一场捍卫信仰纯正的论证。道成肉身是基督论的核心;基督神人二性是“道成肉身”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深受诺斯底主义影响的希利尼人,他们的二元论思想,总是将灵界与肉体,精神与物质分开甚至对立。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信、所传的生命之道,其重要的内容有主的降生(道成肉身)、受死(十架赎罪)、复活升天,再来,耶稣不是“教主”,而是救主。他死而复活,并且升天了。因为他是神的儿子,他是人类的救主。 耶稣基督的名是奇妙的:“耶稣”意思是“耶和华拯救”。他是救世主,“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基督”在旧约希伯来文称“弥赛亚”,意思是“受膏者”。圣经里有三种人受膏:一是君  相似文献   

17.
吴兵  吴新望 《天风》2015,(3):10-11
<正>经文:启5:1-14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基督教的核心就是敬拜基督,教会诚然是一个敬拜基督的团体。敬拜的中心,即是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斯托得牧师曾言:"基督徒的团体是十字架的团体,因为它是借十字架产生,它敬拜的中心是被杀并得荣耀的羔羊。因此这十字架团体又是欢颂的团体,感恩的团体,不断借基督向神献上我们赞美与感谢的祭。"因此,我们在过教会敬拜生活时,必须了解耶稣被钉十字架事件对于敬拜生活的意义。每一个主导和参与敬拜的人,必须明白如  相似文献   

18.
教友的使命     
我们受洗归于基督,便成为基督的门徒与传人。基督的使命是宣布天国的喜讯,将天主的福音传示给人:“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4:18—19)《圣经》曾多次明确告诉我们,基督将自己的使命完全托付给了教会,使教会按照他的意愿不断发展壮大。耶稣在玛窦福音中说过:“你们是世界的光”(玛5:14),这光是复活的期待,未来的希望,永生的光明。由此可见,教会分享着基督传报福音的神圣使命。同样,教友在教会…  相似文献   

19.
才德的妇人     
读经:箴31章10—31节 某次我读经刚读到这里,内心十分受感,连续读了很多遍,觉得很有滋味,给我所看见的有许多都是教会真理的教训。保罗向哥林多教会讲过:“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11:2)这里很明显基督的新妇是贞洁的童女,这里讲“才德的妇人”,距离似乎相差很远,但又回过来一想,童女是代表贞洁,才德的妇人是代表生儿育女、治好家庭的教训。教会应有童女的贞洁,也应有生儿育女、治好家庭的经历。再想到创世记中的亚当是代表基督,夏娃是代表教会,以撒是  相似文献   

20.
耶稣基督为了光荣天主大父,使人类分享救赎神恩,在人间建立了教会。教会是基督的奥体,"我们众人在基督内,也都是一个身体,彼此之间,每个都是肢体"(罗12:5)。在这个有生命的整体中,每一个肢体都共同参与活动,各尽其职,以使得这一身体结构紧凑,不断增长。教会的使命就是传播天国的福音,宣讲天父的慈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