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逸山 《中国道教》2009,(1):62-62
春季三月,阳气长,阴气消,大地复苏,万物繁荣,故称"发陈",即万物生发之始.这时,人的肌体与思维也活跃起来,人应主动适应季节,调养生气,晚睡早起,适度运动;饮食要温清平淡,少油腻,以舒肝解郁理气助阳为主,多食谷物、绿色蔬菜,少食肉类,尤其少食动物内脏.病后体虚者、儿童体弱者,可适当进补,如用少量人参炖汤或粥,也可用党参、太子参、北芪、红枣、淮山炖汤或粥服用,达到养肝明目,健身抗病之功用.  相似文献   

2.
秋季养生     
逸山 《中国道教》2008,(4):50-50
<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四季变换乃自然之道,人体也须顺应自然,学会四季调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秋三月,天气干燥,冷热变化较大,也是旧病易发,容易患感冒之季节,故应早睡早起,保证休息,克服"秋乏";适当增减衣服,最好适当"秋冻"以增强肌体耐寒能力,防患感冒;古人云:饮食合度,寒温得宜,则诸疾不生.秋季饮食以清淡少辛多酸为好,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绿茶,以保养肝肺,以防秋燥.介绍小方数则.  相似文献   

3.
四季养生歌     
春暖花芬, 万物发陈。夜卧早起, 寻泉踏青。高歌披发, 缓步于庭。脱衣宜缓, 护阳养精。逆之伤肺, 夏变寒生。夏热汗多, 小心阳脱。早晚劳动, 中午静卧。勿贪寒凉, 谨避暑魔。多饮频食, 淡泊安和。逆之伤心, 秋为虐。秋气转凉, 燥症猖狂。甘润首选, 辛辣须防。寒衣慢添, 勿冒露霜。登高啖果, 养阴增酸。逆之伤肺, 咳痢惶惶。冬主闭藏,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避寒就暖, 忌汗阴伤。饮食忌辛, 精神耗亡。逆之伤肾, 春病痿慌。(本栏目责编:张 凯)四季养生歌@梅雨霖  相似文献   

4.
秋季养生     
逸山 《中国道教》2007,(5):32-32
秋季三月起于立秋,止于立冬前一日。据《内经》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相似文献   

5.
“养 心 经 ”云 : 于 每 日 静 养 之 时 , 须 先 静 其 心 、 平 其 肝 、 顺 其 长 生 法 门 万 万 千 ,修 真 妙 意 实 难 言 。 气 。 勿 思 可 喜 之 事 而 使 肝 气 散 ; 勿 思 可 怒 之 事 而 使 看 破 世 间 迷 眼 相 ,守 住 心 中 三 寸 间 。 之 肝 气 盛 ;勿 思 可 哀 之 事 而 使 肝 气 衰 ;勿 思 可 乐 之 事 长 生 之 法 ,奥 秘 无 穷 。 究 其 根 本 , 必 先 养 其 心 , 而 使 之 肝 气 弱 。 四 种 之 情 景 皆 为 心 中 之 用 , 却…  相似文献   

6.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4,(6):1-1
彭祖曰:人不知道,经服药损伤,血气不足,内理空疏,髓脑不实,内已先病,故为外物所犯,风寒酒色以发之耳,若本充实,岂有病乎?仙人曰: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谗。此三者祸之车,小则危身,大则危家。若欲延年少病者,诫勿施精,施精命天残。勿大温消骨髓,勿大寒伤肌肉,勿咳唾失肌汁,勿卒呼惊魂魄,勿久泣神悲蹙,勿恚怒,神不乐,勿念内志恍惚,能行此道,可以长生。《养性延命录》凡欲求仙,大法有三:保精、引气、服饵。凡此三事,亦阶浅至深,不遇至人,不涉勤苦,亦不可卒知之也。然保精之术。列叙百数;服饵之方,略有千种,皆以勤劳不强为务。故行气可…  相似文献   

7.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4,(3):1-1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谛听吾言,神钦鬼伏。《吕祖心经》夫养性之道,勿久行、久坐、久听、久视,不强食,不强饮,亦不可忧思愁哀,饥乃食,渴乃饮。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夜勿食,若食即行约五里,无病损。日夕有所营为,不住为佳,不可至疲极,不得大安无所为也。故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不息也。孙思邈《摄养枕中方》《老君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相似文献   

8.
帛书《要》篇的"万勿润"当读为"万物屯",也就是"万物化生"之义。依据帛书《要》篇的异文,《益》卦上六爻辞的"立心勿恒",只能解为"位心勿恒"。"赐缗■□之为也"是说我将"易筮""之为"视为昏乱。"察其要者"之"要",当训为要妙,精深微妙。"其要",指孔子"老而好《易》"的要妙,也就是本质。"纣乃无道"句之"乃"当读为"仍",在此应训为一再、频繁。  相似文献   

9.
孟子"浩然之气"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浩然之气"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特有的概念,养"浩然之气"是孟子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由论意志坚定的"不动心"而及"浩然之气",后者是精神心志之气而非生物之气;养"浩然之气"需"配义与道"、"集义而生"、"心勿忘"、勿止勿助,是一长期的道德积累和践履进程而非神秘不测的意志内省;孟子言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并非意在"以人合天",而是文学夸张、自信张扬.  相似文献   

10.
在我年长后,通过对道家文化的接触,认识到"神"之于技艺的重要.它是技艺的生命、也是生命的根本.可以引用贞白先生所言:"凡质象所结,不外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道家的观点历来是"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个也".它表明了这样一个普遍现象:万物神全则生机活泼,生生不息,如草木春发;失神则死气沉沉,若枯木寒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