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意义问题是目前困扰着美英科学哲学界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西方科学哲学与生俱来的一个问题。科学哲学运动之初,逻辑经验主义把意义问题当作哲学基础之一进行探究并确立了其意义理论。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历史学派的科学哲学家们在研究科学进步问题时,提出了理论不可比、不可通约从而科学进步无法得到说明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理论的这种不可比、不可通约性的根源之一在于人们所用的语言,其理论基础即是语言哲学中日常语言学派  相似文献   

2.
《逻辑哲学论》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和经验主义解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哲学论》对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基本观点中。维也纳学派的奠基人莫里斯·石里克很早就在奥斯特瓦尔德的《哲学年鉴》(1921)上读到过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德文版,对这部著作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很快在维也纳学派内部传开和扩大了。数学家韩恩(Hans Hahn)  相似文献   

3.
与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之前的形式相比,逻辑和数学哲学是最具逻辑经验主义特征的。逻辑经验主义不仅因此得名,而且也为科学经验主义的成功点燃了希望。然而,经验主义者的心理主义与实证主义者的逻辑主义对数学本质的探讨始终不能达成共识。基于这种背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发表对于维也纳小组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逻辑经验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的数学哲学都是植根于《逻辑哲学论》的。本文在第一部分阐释了它何以成为该学派在"哲学上的转折点"。而维也纳学派从一开始就试图对《逻辑哲学论》进行革新,使之服务于其本身的纲领。本文在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他们关于这些问题所展开的激烈讨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1年卡尔纳普提出了"句法"纲领,该纲领从根本上超越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原有框架。但由于当时欧洲逻辑经验主义者受到纳粹的迫害而四分五散,"句法"观点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第三、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逻辑经验主义如何由《逻辑哲学论》向"句法"思想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费格尔(Herbert Feigl)是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后迁居美国,1940年起任明尼苏答大学哲学教授。此文是1954年他在科学的哲学国际大会上的一篇演说的修正和扩大稿。载《明尼苏答科学的哲学研究》第一卷(明尼苏答大学出版社,1956)。他首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以及它在当前的三大趋向。然后着重讨论了科学的哲学运动中三个主要争论:第一个争论是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别是否必要的问题,作者认为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区别形式科学和事实科学的基础;第二个争论是关于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问题;第三个争论是关于科学是否需要形而上学前提的问题。讨论是极其烦琐的,但从讨论中也反映出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如经验的证实,否认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等等。最后作者指出了当前逻辑经验主义的一些特点:更加逻辑的、更加肯定的、更加经验的。  相似文献   

5.
在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中,科学理性几乎等同于逻辑推理,科学推理只受形式逻辑规则支配,科学及其本质可以在忽略科学推理实践的历史脉络、社会背景以及科学家的思维活动和心理因素的条件下给予规定。在这种所谓“标准观点”的统治下,科学哲学家自觉地限于对科学的知识产品进行逻辑分析,致力于为科学寻找普遍的形式推理规则并构造科学推理的各种形式化系统。总之,在逻辑经验主义传统那里,科学哲学几乎成为与理解科学的特有现象和特有性质无关的认识论。然而,科学哲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形式逻辑并非像逻辑经验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是理…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科学哲学论战中,科学哲学家从自己的观点、立场出发,对科学的发展、成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式。逻辑经验主义者的累积模型,波普尔的证伪模型,库恩的  相似文献   

7.
逻辑实证主义是1931年布鲁姆伯格(A.E.BIumberg)和费格尔(H.Feigl)给维也纳学派提出来的一套哲学主张所取的名称。其同义语有:“一致的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科学经验主义”和“逻辑新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这个名称虽然比较常用,但容易引起误解,因为它的使用范围较广,包括剑桥和牛津提出的“分析”哲学或“日常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六十年代初,随着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1962),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个新派别——“历史学派”开始形成。它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在科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引起了世界各国知识界的广泛注意。许多人赞同这一派的基本论点,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标志着科学哲学发展的“新阶段”。但是这一派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哲学思索都有点命途多蹇。逻辑实证主义曾喧嚣一时 ,经蒯因对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的批判而走向衰弱。由它衍生出来的科学哲学也受到库恩和戴维森的猛烈冲击 :库恩的历史主义弥合了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论 ,留下了范式更替这种设想 ;而戴维森把范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又打得粉碎。技术哲学诞生于科学主义走下坡路的 2 0世纪 50年代 ,它始终没有达到其峰巅 ,究其原因主要是陷入了宗教末世论与技术末世论的二元对立。埃吉尔学派、海德格尔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都是以宗教末世论代替技术末世论 ,除了向人类展示了悲天悯人的…  相似文献   

10.
1983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巴黎举行了关于“维也纳学派”的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得到了巴黎第十二大学、奥地利科学院语言哲学研究室和奥地利国立科研中心的赞助。下面就是这次讨论会部分学术报告的内容摘要。《维也纳学派与奥地利哲学》(巴黎科学史研究所 J.塞巴斯蒂克)尽管维也纳学派的成员表示他们诚心实意地愿意同过去的哲学(且不提这些哲学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倾向)决裂,但这个学派却根深蒂固地承袭着十九世纪的奥地利哲学传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由来及其演进"发现"与"辩护"的关系是科学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按照经典归纳主义的观点,归纳法是科学发现的一条重要途径。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其结论的范围有可能超出前提,因此具有一种扩散和创造的可能性。逻辑经验主义继承了古典经验主义的观点,但只保留了归纳的辩护功能,却抛弃了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初,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刚刚发表,在科学哲学界旋即就掀起了一股解释和批判的浪潮。迄今经历了将近30年的风风雨雨,库恩的学说仍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库恩无疑已在科学哲学中竖起一座伟大的丰碑。一句常用来赞誉康德的话同样适合于库恩,“在科学哲学问题上,你可以赞同库恩,也可以反对库恩,但不能没有库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是库恩学说的某种延续和发展。本文简单地介绍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所呈现的诸家争鸣的格局,阐释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的观点和面临的问题,使我们对科学哲学研究的现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50年代兴起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瓦解了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 ,但因历史主义强调科学理论的建构性和主观性 ,而逐步形成了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为主导的科学哲学 ,从而导致了科学在文化中的权威性地位的丧失。所以 ,自 6 0年代开始 ,以W 塞拉斯和普特南为代表的科学实在论应运而生 ,他们对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 ,认为 ,科学理论的术语是有指称的 ,其指称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 ,成熟的科学理论比之以往的科学理论具有更多的真理性等实在论观点。 70年代末以来 ,美国科学哲学界出现了劳丹、范·弗拉森等人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的领军人物的诸多观点与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尤其是南茜·卡特莱特倡导的新经验主义的观点极其相似。比如说,他们认为基本定律是不存在的、大数据时代不需要理论;大数据时代相关性替代了因果性;世界是斑杂的,大数据时代世界的本质是数据,是混乱的。我们不否认大数据方法论,并认为数据和大数据在科学与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赞同大数据经验主义对大数据神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大卫·休谟(1711—1776)是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他的哲学观点曾对苏格兰常识学派的创始人托马斯·黎德(Thomas Reid)、德国哲学家康德等人的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成为现代西方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各种经验主义流派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对休谟哲学思想的研究是我们对西方哲学史和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的研究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江怡 《哲学动态》2005,(3):25-28
逻辑主义和实用主义是蒯因(Quine)哲学的两个主要特征.他的本体论承诺思想、翻译不确定性论题以及自然化的本体论,无不透露出蒯因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的实用主义.但在他的所有哲学思考中,逻辑主义却是他始终坚持的原则.因为在他看来,只有"从逻辑的观点出发",我们才能为经验主义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只有把逻辑看做整个科学大厦的基石,我们才能为哲学找到一个可靠的科学来源.  相似文献   

17.
亨普尔(C·G·Hemple,1905— ),德裔美籍人,维也纳柏林学派的重要成员。亨普尔的一生主要侧重于科学哲学研究,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现代科学哲学领域内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同时,他也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领域里新实证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他把科学解释中的“覆盖律”(Covering Law)模型运用于历史解释,引起了历史哲学内部长达数十年的争论,直到60年代,历史哲学争论的中心仍然是“覆盖律”问题。代表亨普尔历史哲学主要观点的是他于1942年发表的《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1942)一文,其中,他提出了历史解释中的“覆盖律”这一问题。后来,又在《历史解释中的理性和  相似文献   

18.
前期西方科学哲学是作为传统哲学的对立面出现的,一概否定“形而上学”,强调科学和科学方法的唯一正确性。标志着现代科学哲学基本形成的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则企图构建一个永恒的科学知识模型,以便把“形而上学”从科学中彻底驱逐出去。但不久就发现这类静态模型很难与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本身的性质相一致。卡尔纳普也承认他们的观点是在马赫、罗素和维  相似文献   

19.
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传统科学哲学的内在矛盾越来越尖锐,新的科学哲学传统的建立正处于探索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全面了解德国科学哲学的研究与发展状况,我们对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的汉斯·波塞尔(Hans Poser)(简称波)教授和德国自由大学哲学系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李文潮(简称李)先生进行了专访。问:英美科学哲学界普遍认为,科学哲学产生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形成于逻辑经验主义,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波:一般认为科学哲学起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这是分析哲学的看法,分析哲学的典型特征是坚持经验主义传统,从经验主义中…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的统一问题,一类是科学的“一般问题”。统一问题是指把各门科学统一起来,以形成一个融各门科学于一体的统一科学;“一般问题”指研究各门个别科学中具有共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总体划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可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维也纳学派时期,当时的主流方向是对科学统一问题的研究;二是维也纳学派以后,从波普到现在这段时期,其主流方向是对科学一般问题的研究。当前西方科学哲学的主流是:从波普起及其以后的一些比较有影响的西方科学哲学家的主要兴趣,都在“一般问题”的研究上,但同时他们对科学的统一问题也有某些兴趣。从当前西方科学哲学来看,科学统一问题也不失为一个方向,尽管不是主流。而在维也纳学派时期,正面提出“统一科学”这个目标,并使这项运动达到高潮的,乃是作为逻辑经验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